二十世纪的政治家必须是民主的政治家,民主是评价二十世纪政治家的最高标准,是评价社会进步的最终尺度。
无论哪个国家,只要实行民主,社会就进步;破坏民主,社会就倒退。中国缺乏民主爆发了文化大革命,有了一定程度的民主,制止了文化大革命。
周恩来是中国寻求民主的伟大政治家。他之所以在人民群众中留下了美好的形象,英明长留天地之间,与一直实行民主的原则息息相关。从周恩来的一生中总结他为民主而战斗的历程,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青年时期对民主价值的掌握
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民主理念那么坚定,民主知识那么充分,民主实践那么广泛,民主追求那么热忱,把一般民主和社会主义人民民主结合得那么好,恐怕非周恩来莫属了。如果找出原因,固然很多,但其青年时的准备则是主要的。
我们现在获得的资料说明,青年周恩来看了大量启蒙主义思潮的书报,把握了民主的基本理论。周恩来同学等人回忆他在南开经常阅读宣传民主思想的《民权报》、《民立报》、《大公报》以及启蒙思想家卢梭《民约论》、孟德斯鸠的《法意》等。最能体现周恩来民主理论学习的成果是他1915年的一篇作文,题目是《共和政体者,人人皆治人,人人皆治于人论》。这篇近千字的关于政体的论文,反映了周恩来对于民主的掌握程度。如细察之,大概有七层含义。
(1)民主是人类政体发展史一个阶段。
(2)民主共和始倡盛于十八九世纪,今日成世界潮流。
(3)引用了孟德斯鸠关于共和的论述。
(4)民主制优于君主制。 (5)民主共和制存在权力制衡。
(6)人人平等,废除终身制。
(7)君主立宪制不若民主共和制。
以上这七点,把民主共和政体的基本要求都概括出来了。
1917年,他又提出:“人民国家之主人也”及“共和国之统治权在国民全体”的论点。
19岁的周恩来赴日留学。贤人耶?民主耶?肯定是他准备去寻求的一个答案。他终于认识了民主与贤人政治的区别,“想去行那贤人政治的方法,排斥真正的民本主义。”“我从前所想的‘军国’、‘贤人政治’这两种主义可以救中国的,现在想想实在是大错了。”他说:“我们二千年的历史,思想学术全都是一孔之见。泰东西的文化比较我们的文化,可以说是新的太多。”他发现了西方的思想自由,痛感自己民族文化的单调。
1919年7月,周恩来创办了《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在刊头下面用英文写着:“民主: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我们的箴言。”在发刊旨趣中写着:“本民主主义的精神发表一切主张。”这两句话,是周恩来相信民主的庄严宣言与响亮的口号。这样简洁有力的语言,在那个时代是很少见的。今天我们读起来,还会感受到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他把民主作为一个最高的原则,最高的理念,其它原则、理念都要用民主去衡量,看其有无存在价值。
1921年春,周恩来决定用共产主义来代替民主主义。但是,他并没有把民主抛掉,而是把它作为思想发展的一个阶梯,保留在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中,并把共产主义和民主主义结合起来。特别在后来政治生涯中,各种专制主义向人们袭来时,他总是善于用民主保护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