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是我们党始终坚持正确认识和对待知识分子问题,对党的知识分子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做出巨大贡献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具体说,他有九大贡献:
(一)从建党初期起,就一直认为中国知识分子是革命的基本力量之一。周恩来早在巴黎勤工俭学期间,就在《革命救国论》一文中,明确把中国知识界列为国民革命运动中“最值得注意的五派革命势力”之一。他还从经济地位上分析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知识分子迟早都要走到无产阶级革命队伍中来的原因。1928年他回国后,广泛动员和组织青年知识分子参加国民革命军。并且指出:“革命的只有左派,只有工农、学生群众。”大革命失败后,我党在一段时间内把知识分子排除在革命力量之外,周恩来坚持对知识分子的正确分析,批评把反机会主义变成反知识分子的错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他特别强调组织学生和知识分子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反蒋斗争。在丰富的革命实践基础上,周恩来论述了中国知识分子成为革命动力的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指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队伍中,知识分子是一个“基本的力量”,把知识分子放在劳动者联盟内是我们估计知识分子的“纲”。
(二)第一个提出知识分子不是一个独立阶级的科学观点。党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党内普遍认为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一样是一个单独的阶级。1925年6月,周恩来指出,“知识阶级”的说法不符合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他说,知识分子完全不是一个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有大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而没有知识阶级。压迫者利用知识分子来想法压迫人,被压迫者也可以利用知识分子反抗压迫者,因此,知识分子不是一个阶级,只可说是知识分子或知识界。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对知识分子的分析吸取了这个理论成果。
(三)亲自对高级知识分子和知名人士做团结争取工作,大大扩展了我党知识分子工作的范围。我党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比较重视做青年学生工作,对广大知识界,特别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工作有所忽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周恩来把包括青年学生和高级知识分子在内的广大知识界作为工作对象,不仅组织进步知识分子参加革命斗争,而且积极争取暂时处于中间状态乃至落后状态的知识分子。他亲自用大量时间做知名人士的工作,还创造了座谈形势、学术讨论、研究文艺创作以及“做生日”、“开纪念会”(即“红白喜事”)等许多成功的经验,使我党的知识分子工作有了重大的突破,出现了广大知识界向党靠拢的局面。
(四)在解放初期就尖锐地提出了要十分重视知识分子和科学技术问题。新中国建立前后,周恩来一再告诉全党要十分重视人才和科学技术问题,指出“今天最大的不足是知识分子不足”。“我国要建设,干部、人才就成为一个决定性的因素”。l956年他进一步提出,“科学是关系我们的国防、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有决定性的因素”,把正确解决知识分子问题作为实现党的总纲领、总任务的一个重要条件,并且发出向科学进军,力争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末使我国最急需的科学部门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伟大号召。
(五)提出了建立一支包括原有知识分子、知识化的工农干部、大中专毕业生和出国留学生在内的宏大的知识分子队伍的任务。周恩来指出,我们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出发点,是团结一切爱国知识分子,逐步地建立起一支劳动人民知识分子的宏大队伍。如何建立这个宏大队伍?他在1951年提出了提高工农干部文化水平、训练旧公务人员和知识分子、有步骤地改革现有高等和中等学校三条措施。对于派遣出国留学生,他早在1944年初就提出要组织倾向党的理、工、农、医科大学生争取机会出国学习。解放后,他把派遣出国留学人员的工作列入了科学发展规划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