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林彪提出的“顶峰”、“最高最活”、“最高指示”这一类言辞,周恩来是听不顺、看不惯的。在1966年7月26日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他同毛泽东谈过,也同林彪交换过意见,用词应当力求科学、准确、恰当。结果是忠言逆耳。个人崇拜反而疯狂发展下去。毛泽东后来同斯诺交了个底,说这是政治上打垮刘少奇的需要。
1970年庐山会议以后,周恩来利用毛泽东《我的一点意见》批“天才论”的观点,指示邮政部门:今后在邮票上不许再印毛主席像、语录和诗词了。这一年秋天召开全国外贸计划会议期间,周恩来专门询问:出口商品包装上是否还有毛主席语录?这样到处印毛主席的话是不严肃的,是对毛主席不尊重。前几年讲这种话是泼冷水,现在应该讲了。什么事情搞极端了,总是走向反面。
1970年12月18日毛泽东接见斯诺,说“四个伟大讨嫌”。一个多月后的1971年1月26日,周恩来找出“文化大革命”初期中共中央所发的两个文件,内容都是有关毛泽东批评、制止宣扬个人崇拜的。在原报告中所写“主席指示:今后不用这类语言(即‘最高最活’、‘顶峰’、‘最高指示’等)。大家认为这是伟大领袖的谦逊态度,我们应当照主席的指示办”一处批注:“照毛泽东思想,主要不是谦逊,而是不科学。因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要发展的,无止境的,永远不能说‘顶峰’,说‘最高最活’。”
1973年8月5日,毛泽东向江青讲了中国历史儒法斗争情况,提出历代有作为“有成就的政治家都是法家,他们都主张法治,厚今薄古;而儒家则满口仁义道德,主张厚古薄今,开历史倒车。毛泽东还念了他一首《读〈封建论〉呈郭老》诗。次日,江青就在周恩来主持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要求将毛主席以上观点写入十大政治报告。周恩来表示:对此需要理解,消化一段时间,不必马上公布。这说明,周恩来没有绝对服从个人崇拜。他是在沉默中保持一定程度的距离和稍微的抵制。
总之,周恩来在自己的一生中,一贯秉持了民主原则、民主精神搞革命、搞建设。革命本来是无程序的,通过民主,逐步走向程序化,建设本来应该有程序,通过民主,更加法治化。这些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起到了无法估量的意义。他的这种民主作风影响了我们党、我们国家的几代人,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建设民主政治中,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过去有、现在有漠视民主的陈词滥调,什么近20年,发展民主的国家经济的发展不快啊!民主是手段啊!民主不适合中国国情啊!等等不一而足。其实,是一些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特权,并没有别的原因。周恩来一生实践民主的实际告诉人们,那些反对民主的人,其实是反对人民的。践踏民主的人往往是违法乱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