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呕心沥血,执政为民
中国共产党在神州大地出世,归根结底,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利益。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执政也是要为民谋利。抓好经济、发展兴国,说到底,也是为了人民。
对此,周恩来的思想始终非常明确。l954年9月,他在一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唯一目的,就在于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而为了充分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又必须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是我们的经常性和根本性的任务”。在1956年1月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中,他进一步指出:“我们所以要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归根结底,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这样一个目的性,也体现在处理国民经济的各种重大关系的认识,特别是工业和农业关系的认识之中。新中国刚成立,他就提出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关系的原则,指出:“我们要重视重工业,但决不能把它当作唯一的工业”;“工业离不开农业而且要以农业为基础”,“谁忽视了农民和农业,谁就要犯错误”。因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农民。在八大报告中,他继续指出:“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地进行的”,“我们应该继续努力发展农业,求得农业和工业的发展互相配合”,“妥善地安排重工业和轻工业之间的关系”,“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之间的关系”。在八届二中全会,他强调:“我们又要重工业,又要人民。这样结合起来,优先发展重工业才有基础”,“这一条经验也值得我们在建设中经常想到”。一句话,共产党执政时刻不能忘记人民,一切都要为人民着想。
周恩来的一生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利益的一生。他说:我们这些人一辈子就是为国家、为人民拉车啊!一息尚存,就得奋斗。在共和国总理这个位置上,他要日理万机:我是总理,就得什么事也要管啊!管不好怎么向党、向人民交代!我们的周总理交了最优答卷。他忠实地、彻底地实现了其胸前佩戴的“为人民服务”徽章。 周恩来执政为民,呕心沥血,从以下几件具体工作,可以窥见一般。
(一)关心人民健康
解放前,北京前门外的龙须沟,是条著名的臭水沟。周恩来亲任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主任,抓关系人民健康的卫生环境改造。他代表中央作了动员后,一场清理城市垃圾的运动在全国各地展开。他首先关注首都。北京市人民经过几次集中清理,将几十年来积存的垃圾扫除干净,龙须沟也很快得到治理,成为人们观赏游玩的好地方。随后,他请老舍先生创作话剧《龙须沟》。老舍也因此荣获“人民艺术家”光荣称号。
周恩来关心全国人民的健康,尤其关心基层、农村和边远地区人民的健康。我国广大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发病率高。他强调:卫生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为大多数人服务。60年代中期,在他的关怀下,北京第一批去大西北农村服务的医疗队组成。他接见说:要到地方病严重的地方去,到流行病高发的地方去,到灾区去,到疫区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在得知中国医学科学院派出科研小分队到河南林县食道癌高发地区调查研究防治工作以后,他指示说:癌症的发病因素很多,要有严格的科学态度,防止片面性和表面性。他详细询问林县人民的生活习惯以及河流、山脉等地理环境与发病的关系,还要看生物标本,要他们制作一个说明林县食道癌分布情况的沙盘。70年代初,为了研究慢性气管炎这种比较难治的常见病,在北京召开全国防治气管炎工作会议。他先后5次接见与会代表,指示说:对慢性气管炎的防治工作要抓好。这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健康的大事,要一抓到底。在他的关怀下,北京市开展了防治工作,在全民中进行普查,并筛选一些有效药物,防治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周恩来身患癌症后,对我国的肿瘤疾病状况更为关心。当时,有关方面正在组织做我国肿瘤地区分布的调查。这需要向分散在全国许多地方的800万人作调查,而间接和直接参与这项工作的医务人员近200万。这样的调查规模很大,时间很长。他对这个调查非常赞许,要求画一个分布图,做一个大沙盘,标出什么地方有什么肿瘤。这样一看,就知道在北方,食道癌比较多;在广东、广西、香港一带,鼻咽癌比较普遍。他在医院病房里,经常看这个沙盘,了解癌症在我国发生情况。l975年2月,他需要薇吴手术治疗。这时,他听到在云南个旧这个被称为“锡都”的地方,发生肺癌的工人比较多。在做完治疗之后,还在手术台上,他就把肿瘤医院的院长叫到跟前说:马上派人到那里的矿区去,了解是什么情况。l976年1月7日深夜,他的生命已经走到人世间的尽头。在弥留之际,他对身边的大夫说:我这里没什么事了,需要你的人很多,你去吧。这就是他最后的遗言。这使在场的工作人员无不呜咽、恸哭。这就是我们的共和国总理:心中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