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在5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以事业为重而淡泊个人权位,始终能上能下,而且上不自傲,下不气馁(包括在受到错误的打击、排挤时也是如此),一切都是那么坦荡、那么自然。他完全超越了自我,把个人融人了人民的事业中。因此,他的业绩、他的品格万古长青。
3.重名誉,不重个人名位
周恩来"立大志,不存大己"的高尚人格,还表现在他能够正确对待个人名位上,他看重品德、名誉,不重个人名位。
周恩来青年时代就重视个人品德的修养,既努力学习"做事",又努力探索"做人"。做大事要立志"革新",做"伟人"要立志"革心"。他很珍惜道德意义上的个人名誉,甚至把个人名誉看做是"人生第二生命",但他反对追逐个人利益的名位,指出不能"有邀名之心,当以正义以绳其轻重",否则或"汲汲于名,犹汲汲于利之徒"(《周恩来年谱》第l9页)。
确立了共产主义信念,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必须组织起来,个人离开组织是微不足道的。他时时把自己看成党组织中的普通一员,在党安排的任何岗位上都竭尽全力地工作,毫不计较个人的名位。他从内心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尽的职责,都是党的领导和人民支持的结果,一切荣誉应归功于党、归功于人民。所以他从不宣扬自己,也不希望别人宣扬他。在重庆时,他不让《新华日报》刊登他的照片;他出国时,发现我驻外使馆挂有他的像,便恳切地让他们取下来;他坚决不同意把他在延安、淮安的故居辟为纪念馆;参观农民讲习所旧址,看到他的照片比别的教员大一些时,就要求换成小一些的,他说:"那几位同志都为革命牺牲了,我的像不应超过他们";他到工厂、农村、部队视察工作时,总是再三地对随行摄影记者说:"少拍我,多拍其他领导同志,多拍人民群众"等等,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
他不追求个人名位的行动,是高尚品质的自然流露,是崇高人格的外化,而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聂荣臻元帅回忆说,中共六届三中全会时,周恩来是这次会议的实际主持人,但他很谦虚,出头露面的事总是让别人干。他把瞿秋白推到前台,让他主持会议、做报告、发表总结性的意见。事实上,从l928年到第四次反"围剿"这一段时间内,他常常是全党工作的指导者和组织者,但他从来没有当过名义上的第一把手。红军长征时,张国焘以红四方面军人多为筹码,要挟中央:如不解决"组织问题"(要求给他更大的权力)便"无法顺利灭敌"。在非常危险的情况下,为了顾全大局,为团结张国焘,周恩来同毛泽东商议后,把自己担任的红军总政委的职务改由张国焘担任。这与那些延揽权位、争功诿过、突出个人、甚至欺世盗名的人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比。建国后,我国由供给制改为实行工资制时,有关部门制定了工资等级实施意见,把总理和国家副主席放在同一档内,当文件拿到周恩来那里传阅时,他把"总理"二字勾下来和副总理放在一起,在书记处成员传阅的过程中,有人把"总理"二字又勾上去,总理又勾下来,几次反复,反映出周总理不为名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在周恩来身边的日子》,第150一151页)。
周恩来淡泊名位,却很珍惜名誉,特别是处处注重维护党的声誉。50年代初,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制定了一个工作细则。其中提出"三保",即医生为总理保健康,警卫保安全,秘书保工作。周恩来看后又加了一保,即:"我、邓颖超同志及你们要共同保党的政治影响。"他要求自己和身边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都要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只能给党增添光彩,绝不能有损党的声誉。他终生实践了这一点。他不以权力为亲属谋取任何私利;不为家乡开后门,批任何"条子";到学校视察工作和学生一同排队在食堂买饭就餐;到外地出差不买、也不许身边工作人员买所住宾馆或招待所卖给他们的便宜东西。需要什么,到市场去买……l966年邢台地震时,他冒着危险3次前往震区。
有一次坐火车去,由于震区流行脑膜炎,下火车前,医生让总理吃两片抗菌素,周总理说:保健康是你的责任,但是绝不能脱离群众。周恩来到一家农户察看灾情时,见一中年妇女带了两三个孩子,丈夫不在家,家中乱糟糟的。他坐在炕上与这位农妇亲切交谈。农妇不认识他,只知是从北京来的客人,便拿起碗来倒了一碗水。医生一看,碗没有洗,上面还沾着玉米面糊糊,刚想张嘴劝总理不要喝,但看见总理瞪了自己一眼,于是没敢吭声。周恩来端起粗瓷大碗一边喝水,一边问寒问暖,亲如家人。晚上回到住地,总结一天的工作时,周恩来表扬了医生:你今天表现不错,没有干涉我的行动。他意味深长地说:我们所以能取得革命胜利,还不是靠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支持!战争年代,我们共产党人和老百姓滚在一个炕上,群众身上有多少虱子,我们身上有多少虱子。现在解放了,我当了总理了,连群众给我的水都不敢喝了,那还叫什么人民公仆?!在人民眼里我们还叫什么共产党员?!我们还如何得到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这是一个把群众观点、党的宗旨融入血肉,化为灵魂,把"保党的政治影响"视为义不容辞责任的共产党人的肺腑之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