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把立德、立功、立言当做人生不朽之盛事,周恩来可以说三者兼而有之。他之所以赢得人民特殊的爱戴和持久的怀念,不仅是因为他功勋卓著、学识渊博、才智过人,而且还因为他品德纯美、人格高尚。中华民族、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共产党人一切最优秀的品质,在他身上得到了集中、完美的体现。他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奋斗中,谱写了一部共产党人的德典,登上了中华民族道德人格的峰巅。胡耀邦为淮安周恩来故居的题词是:"全党楷模";李先念高度评价他:"中国共产党确实因为有周恩来同志而增添了光荣,中国人民确实因为有周恩来同志而增添了自豪感。"(《不尽的思念》,第5页)所有这些,表达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心声。
研究学习周恩来的人格风范,继承发扬周恩来精神,对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造就大批具有高尚道德人格的领导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争做大事 不争当大官
古今中外,凡干大事者,最不易处理好的可能就是伟大事业与个人功名权位的关系问题。鲁迅曾写道:"夫激荡之气,利于乘时,劲风盘空。轻蓬振翮,故以豪杰称一时者多矣,而品节卓异之士,盖难得一。"(《鲁迅全集》第6卷,第196页)周恩来品节卓异,光彩照人,事业与道德都流芳千古,他很好地解决了伟大事业与个人功名权位的关系。
1.立大"志",不存大"己"
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周恩来在立大志及为实现大志的奋斗中,形成了他"卓异"的人格,从青少年时代起就自觉地把"立大志"与"不存大己"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什么是大志?当大官、赚大钱不是大志,真正的大志,是在认清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按照社会发展规律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做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人。周恩来与毛泽东一样,都是从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来确立自己的志向的。
周恩来出生于一个败落的封建仕宦家庭。两个妈妈对他的成长产生了积极影响。生母万氏性格开朗,办事精明;继母陈氏性格文静,才学出众,从小教周恩来读书写字,5岁时就给他讲《天雨花》、《西游记》等爱国性和人民性很强的故事。乳母蒋江氏是淳朴的劳动妇女,她培养了周恩来对劳动群众的感情和敦厚朴实的品质。在这种家庭环境影响下,周恩来从小就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
周恩来的故乡淮安是人才荟萃、文化昌明之乡。南宋抗金英雄梁红玉,抗英名将关天培等均是淮安人。这些民族英雄的故事在幼小的周恩来的心灵里深深地扎了根。
周恩来的青少年时代,已是中国濒临列强分割,中华民族处于存亡危急之时,这激发了他忧国忧民的爱国之情。他l2岁到东北上学,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下阅读了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韵《革命军》等著作,更增强了他救国救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当他还是个13岁的孩子时,老师问:"读书为了什么?"他就能这样回答:"为了中华之崛起。"由此可看出,他立志的起点比较高,从一开始就把个人志向与国家、人民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
从忧国忧民出发,周恩来开始了艰苦的救国之路的探索。他东渡日本去寻找救国良方,后失望而归。经过五四运动革命实践的锻炼,又远渡重洋到马克思的故乡探寻救国之路。经过博览群书,攻读马列,探求比较以及对日本、西欧社会和工人运动的实地考察,他认清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各种主义、各种思潮中,马克思主义最科学,由此把自己的志向"定格"在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上,从不动摇,从不退缩,从不消极,终生向着青年时代确定的既定目标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