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批反冒进,周恩来的正确主张被排斥
周恩来在八届三中全会上的报告虽被全会通过,他的主张在当时却没有也不可能被推行下去。毛泽东在会议结束前所作的《做革命的促进派》的讲话,不仅同周恩来报告的指导思想有着明显的分歧,而且开始排斥周恩来的正确主张。毛泽东批评l956年反冒进是“来了一个右倾”、“来了一个松劲”,“扫掉了多、快、好、省”,扫掉了“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扫掉了促进委员会”。这同周恩来在报告中主张劳动就业主要是参加农业生产,工业的发展、城镇职工的增加、工资与劳保福利的增长必须以农业为基础是不同的,同周恩来等人的反冒进主张是相反的。在劳动就业与人口问题上,毛泽东此时也说:“还是要节制生育,我不是来奖励生育”,但又说:“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人多一点,还是有饭吃。”这同周恩来在大会上苦口婆心力主晚婚和节育相比决不是五十步和百步的问题。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批反冒进一次又一次升级。周恩来在重压之下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检讨。
“大跃进”是批判反冒进的产儿。“大跃进”的许多做法同周恩来在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解决劳动就业、劳动工资和劳保福利问题的正确主张是背道而驰的。“大跃进”中9000万人上山砍树、大炼钢铁,城镇人口比例突破20%,背离了周恩来强调以农业为基础,工业发展、城镇职工的增加必须与农业水平相适应的正确主张,造成自然资源的巨大破坏和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大跃进”中,不仅城镇职工的公费医疗和房租的改革化为泡影,而且广大农村也大办食堂,吃饭不要钱,使几个月就吃空了一年的粮食。这同周恩来尽量减少国家包下来的主张更是大相径庭。
周恩来在八届三中全会上的报告和讲话,对劳动就业和人口问题、工资问题、公费医疗和房租问题所提出的主张不仅在当时是切中时弊的治国良方,而且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仍然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三、对计划生育问题的探索
(一)我国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
据国民党政府统计局《中华民国统计提要》提供的数字,1947年全国人口为45559万。从1840年至l947年的l07年间,全国人口增加4278万,年平均增长率不过0.92%o。人口平均寿命短,农村平均35岁,城市不足40岁,具有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增长率低和平均寿命短的典型特征。对此,1957年6月6日,周恩来分析其原因是:
(1)劳动人民贫穷,生活极苦,不能结婚,或者结婚较晚,结过婚的因生活困难也无法生儿育女,常有弃婴或溺死婴儿。(2)由于卫生条件很差,无法求医就诊,婴儿及产妇死亡率很高,还有经常发生瘟疫的流行,因而死亡率很大。(3)113中国有着数不清的灾难,如水、旱灾荒,没有人管,很少治理,由于灾荒结果,人民生活不能安定,身体抵抗力降低。(4)由于长期的内战的原因,使得人口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