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恩来关于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制的早期认识与实践
- 周恩来五、六十年代对破坏民主集中制行为的规劝、批评与抵制
- 周恩来关于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制理论与实践方面的主要贡献
周恩来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包括维护集体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理论和实践,是毛泽东党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他们二人这方面有相当大的重迭,但他们毕竟各自具有鲜明的个性、风格,而且他们还有大同之下的小异:在某些方面存在着细微的不同的认识,在某些问题上强调不同的倾向性,甚至在一些个别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分歧。对于他们的“大同”与“小异”之处,细心的研究者是不难发现的。
一、周恩来关于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制的早期认识与实践
无政府主义和专制集权主义,是国家政体、领导体制方面的两个极端,在这方面,周恩来很早就有所认识。l916年作为学生的周恩来就在他的习作《诚能动物论》一文中指出“故一人智慧有限,万民之督察綦严。其以一手欲掩天下目者,实不啻作法自毙”,对专制制度提出尖锐批评。1919年,他在《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刊名下用英文写道:“民主: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一我们的箴言”。他还提出:“本民主主义的精神发表一切主张”。在创建旅欧党团组织过程中,他针对无政府主义、国家主义等各种思潮在留法学生中的影响,经冷静的观察和剖析,得出自己的结论:无政府主义的“自由作用太无限制”,处在旧势力盘踞的社会里,而要解除一切压迫,解除一切束缚,容易流为空谈;……英国的基尔特主义“近已见衰”,并且“在英国始终也没太兴盛过”。他在《宗教精神与共产主义》一文中指出:“共产党当然不要‘既不能令又不受命’的自由论者,但共产党也决未曾想造出蠢如鹿豕,只知服从的党员”。他指出:马克思主义顺应社会变迁的客观趋势,得出“最公平的分配方法,最有效的生产制度,使生产者公有其生产品,而公同分享之”。他针对当时在留法学生中颇有影响的“绝对平等”、“绝对自由”、“反对任何权威”、“国家至上”等错误观点,在《少年》、《赤光》上发表《共产主义与中国》、《革命救国论》等文,提出国民革命应首先弄清敌我友,强调反对极端民主化、反对奴隶主义;提出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领袖和集体的关系。在留法学生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大革命失败,党内思想混乱,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意识抬头,中共提出改造党的口号。八•七会议,周恩来针对陈独秀的家长制和瞿秋白、李立三脱离实际的官僚主义在党内造成的严重后果时指出:“党的组织日益脱离群众,隔绝社会,上级党部机关尤多形成空架子,完全与群众生活相隔绝”而倡导党内民主、联系群众,并提出应从基层恢复党的组织等意见。1928年11月11日,周恩来在由他起草的《告全体同志书》中,提出坚决肃清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意识,并指出“从前组织上有‘家长制’的形成,党员群众对于党部,下级机关对于上级,只有机械地服从,而无活泼的党的生活。及到改造党的时候,许多地方又走向极端民主化的方向”。坚持集体领导和民主集中制,需要以党内民主、党员的广泛参与为基础,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家长制、极端民主化的错误倾向。周恩来在《告全体同志书》中强调“各级党部都要尽可能地讨论一切党的政治问题,引导每一个同志都尽量发表对于政治问题的意见”。1929年9月28 日,他在由他审定的给红四军前委指示信(“九月来信”)中,就军队中的极端民主化倾向,指出“军队中民主化要有限度,否则于斗争是有害的”;红军的“指挥应该集中”“绝不能动摇指挥集中这个原则”。军队中民主化只能在集中指导下存在”。“党的一切权力集中于前委指导机关,这是正确的,绝不能动摇。不能机械地引用“家长制”这个名词来削弱指导机关的权力,来作极端民主化的掩护。在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制问题中,“九月来信”明确指出“党管一切这口号,在原则上事实上都是不通,党只能经过党团作政治的领导”。“前委对日常行政事务不要去管理,应交由行政机关去办,由政治委员会监督,前委应着眼在红军的政治军事经济及群众斗争的领导上。一切工作归支部的这个口号是对的,是作经过支部去工作的解释,但不是与党的民主集权制相对立”。其后,周恩来在关于坚持集体领导和民主集中制方面,较多地侧重于制度建设。他在《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中指出:“要进行革命的政治工作,获得政治工作的完满效果,必须建立严格的政治工作制度与健全的政治工作组织”。l943年4月22日,周恩来为南方局干部做报告时,就怎样做一个好的领导者,而写的提纲:
(一)集体领导与按级领导——领导的一元化,集中化与民主生活(讨论与分工)。
(二)个人负责制与个人领导——大后方环境更需要这一方式,但在集体领导下也并不取消这一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