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长篇连载>>《民族英魂》>>正文
《民族英魂》:周恩来谋略学(节选)
2010-08-25 14:21:34
作者:单夫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周恩来认为,作为一名领导者,要保持“总觉得自己对革命有所欠缺,总觉得工作做得不好,不能满意”的心理状态。在工作中,只要是出了问题,他总是首先承担责任,并有将自己的问题和不足袒露于公众的气魄。“首先领导上要自我批评,要多负一些责任,问题总是同上面有关系的。”对于害怕承担责任、诿过于人、逃避责任的态度,周恩来劝说:“领导威信不是从掩饰错误中,而是从改正错误中提高起来的。”

    三门峡水库建成后,由于事先对黄河泥沙估计不足,库区发生了严重淤积。面对有些人的互相埋怨、推卸责任,周恩来主动引咎自责:“三门峡工程研究不透,没有准备好就上马了,这个工程是我过问的,我有责任”。从1953年起的三年中,由于偏重积累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工资增长缓慢且部分职工工资还有所下降,职工群众很有意见。在1956年3月4日的3100多人的大会上,周恩来一发言就说:“我今天是来负荆请罪的”,“生产发展了,劳动生产力提高了,而职工的工资没有相应的增加,甚至下降了,作为总理,我是有责任的。”

    一位西方哲人曾说,“无论是谁,只有当你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之后,你才配称一个郑重的人。”周恩来认为:“错误要逢人便讲,既可取得同志的监督帮助,又可以给同志以借鉴。”1961年,他曾对一位请他写书的艺术家说:“如果我写书,就写我一生的错误。这可不是卢梭的《忏悔录》,而是要让活着的人都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二、民本思想赢心归

    一个好的领导者绝不是孤家寡人,他能处在那个显要位置并有如雷贯耳的声誉,要么是他“得道多助”,要么是他“众望所归”。

    “政声人去后,民意笑谈中。”无论生前和逝后,在中国现代的政治领袖人物中,周恩来一直有着亿万民众崇拜者。“一枝一叶总关情”,人们把美好的怀念送给了他:“四五运动”、《天安门诗抄》、“人民公仆的楷模”、“为人民服务的典范”、“魅力四射”、“完人”、“与日月同辉”、“周总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如果,“功绩和人格”是周恩来获得世人尊崇的根本;那么,“亲民和爱民”是周恩来争取人心拥戴的基石。

    1917年,受民主共和思想的影响,19岁的周恩来就有了自己民本意识的萌芽:“人民,国家之主人也”,“共和国之统治权在国民全体”。民主革命时期,周恩来把为民做真事谋利益上升到了人生敬业的境界,“对人民,我们要如孺子一样地为他们做牛的。要诚诚恳恳、老老实实为人民服务。”在经历了权利的困局、战争的艰险、立国的考量、政治的拼争,周恩来依然保持着政治上的勇气,“我从不灰心,革命的信心和革命的乐观主义鼓舞了自己,这个力量是从广大人民中间得到的”,“只有经常接近广大群众,才能增强自己的勇气”。

    得民心者,得天下。抗日战争爆发后,周恩来在山西临汾的一次群众大会上强调了人心的向背:“不怕战争失利,最怕战争失了人心!失掉民众,这是万劫不复的。”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此时国民党趁机在舆论上中伤共产党,说共产党失掉了靠山。对此,周恩来驳斥说,“中国共产党是失掉了靠山了么?不错,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及其发展,是得到了共产国际不少的指导和帮助的,但是共产党的靠山却不是共产国际,而是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是从中国劳动人民中生长起来的,它是存在在中国人民中间。”

    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为取得群众对中共革命的认同和支持,周恩来不遗余力地开展国统区的群众工作,“凡有群众的地方一定要进去做工作”。他认为,不仅要教育群众,还要向群众学习,具体做起来就是要:一、与群众接近和联系;二、倾听群众意见;三、向群众学习;四、教育群众,不做群众的尾巴。回顾中共革命的最后胜利,周恩来把民众的力量放在了第一位,“共产党是有一份,但是,离开了人民,共产党有什么本事?”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众一旦离心离德就等于为政权挖好了坟墓。1949年10月中共成为了执政党,而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脱离群众,“脱离了基本群众,就会丧失党的群众基础”,“没有了基础就成了沙滩上的建筑物。”周恩来疾呼:“离开了群众,我们就会枯死!锢死!”他推崇和怀念战争年代党的干部与老百姓“天天见面,不分彼此”,“平起平坐”的平等关系,反对“领导同志走到哪里,就把众人拦住”予以让路的特殊作法。一次,周恩来看画展时见到一幅画,画面上是毛泽东和朱德在公园里散步,背景上不见游人。他对这幅画的背景很不以为然,“群众哪里去了?难道公园里的游人都被撵走了?”

|<< << < 1 2 3 4 5 6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民族英魂》:周恩来精神的历史特点
·下一篇:《民族英魂》: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对党和国家的巨大贡献
·《民族英魂》简介(图)
·《民族英魂》:作为总理我应多拉几车
·《民族英魂》:遵循周总理的遗愿纪念周总理
·《民族英魂》:追忆周总理坚持实事求是搞建设的思想和实践
·《民族英魂》:周恩来尊重人才和重视教育的模范实践,为各级领导干部作出了表率
·《民族英魂》:周恩来总理视察邢台地震灾区纪实
·《民族英魂》:周恩来——中华民族道德理想的范型
·《民族英魂》:周恩来中国式的革命家(节选)
·《民族英魂》:周恩来在中国革命武装斗争中开创的十个最
·《民族英魂》:周恩来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九大贡献(缩编)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将军胸怀 书写天下——鉴赏赵勇田珍藏的中国人
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耿仲琳: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十八大提出要重视“智库建设”
努力推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探索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
红色文化与中国梦
黎荣华: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特稿: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黎荣华:永远的老兵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