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关于我国的教育方针问题。从《周恩来教育文选》中可以看出,教育方针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凝固的东西。在我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在社会主义时期,有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而且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也要向前发展。关于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周恩来同志在《关于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在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的报告》和《全面发展,做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中,分别作过专门的论述,同时,在其它文章中也常常谈到有关教育方针的问题。在这里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1958年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之后,有些人对之认识不清,甚至有些片面的、不正确的认识,并出现了一些“左”的苗头。这时,周恩来同志用简明而通俗的语言对它作了恰如其分的解释。他说: “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就是要使受教育的人具有社会主义觉悟,愿意为社会主义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就是要使受教育的人经过生产劳动,锻炼成为一个既有社会主义觉悟又有文化的劳动者。”他还特别指出:“这里所指的劳动者是就广义而言的,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包括“为劳动人民服务的属于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在另一篇文章中,他还鲜明地指出: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是主导方面,因为学生来学校就是为了学习。我们一定要认清主导方面,认不清主导就没有方向,认不清主导就没有重点。”这在当时是很有针对性的,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同时,这也是我们研究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理论和实践的珍贵史料。
四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和教育体系问题。早在1951年,在周恩来同志的亲自主持下,我国政务院就制订和公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周恩来同志当时在关于新学制的讲话中,一开始就指出: “这个学制是我们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学制,不是很完善的,也不是长期不变的。”这就一方面为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新学制奠定了一个初步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在教育制度问题上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发展的观点。现在,我们的教育制度和教育体系也还正在发展和改革的过程之中。但是,决不能认为我们的教育制度和教育体系还没有“定型”,因此就不能对之进行研究。恰好相反,正是由于我们的教育制度和教育体系还没有“定型”,还正在发展,正在改革,所以就更加需要进行研究。周恩来同志关于教育制度问题的理论性的和综合性的论述,关于各级各类学校的论述等,为我们研究这个问题提供了很多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依据。将这些和我们当前的实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五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的教育史和关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律及历史经验的问题。《周恩来教育文选》收集了周恩来同志自1949年到l972年有关教育问题的重要论著,它不仅可以反映这一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变化,而且可以使我们比较深入地了解关于这一时期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当时的政治形势、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情况。实际上,通读《周恩来教育文选》,很自然地就会回顾起这一时期的历史,并且会感到这一时期在教育上确实有许多历史经验值得总结,应当总结,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很好地总结。尤其是自1959年以后,周恩来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述明显地减少了。不过,篇目虽少,意义却是很重要的。因为在这个阶段,周恩来同志的论著,如《要保证教育质量》、《论知识分子问题》、《知识分子应当受到国家和人民的尊重》以至《关于外语教学的谈话》、《讲历史,多出书》、《重势基础科学和理论研究》、《中学毕业生可以直接上大学》等,都是同“左”的倾向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做斗争的产物。也正是在这个阶段,特别是在所谓的“文化大革命"中,我们的教育事业遭到了严重的摧残。这也就从反面证明了周恩来同志的教育思想是正确的。只有认真地、深入细致地总结好这一段历史经验,才能在教育领域清除“左”的影响,贯彻周恩来同志的正确的指导思想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使教育工作得到很好的发展,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以上只是从几个大的方面说明周恩来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著的理论意义。从《周恩来教育文选》中,我们可以看到,周恩来同志对知识分子问题,对青年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对教育改革问题,对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问题,对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对德育、智育、体育以至外语教育等等,都有论述。这些都很值得我们进行专题研究。
总之,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教育体系,我们应该对周恩来同志的教育论著进行认真的学习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