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周恩来和民主革命中的统一战线事业
周恩来在民主革命中对统一战线事业有着巨大的贡献,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历史阶段都有着辉煌体现,其中尤以抗日战争中的贡献最为突出。为了全面把握他对统一战线所作贡献的历史价值和历史地位,我们还是按照历史顺序,把他在不同时期的主要活动和主要贡献作一回溯,当然重点还是放在抗日战争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段历史上。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周恩来统一战线生涯从成长到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他和蒋介石以及廖仲恺、宋庆龄、邓演达、汪精卫、胡汉民、戴季陶、孙科等国民党左中右各派政治代表,和许崇智、谭延闿、李济深、程潜、朱培德等实力派军人,和王柏龄这类蒋介石的黄埔亲信直至胡宗南等国民党黄埔生,有过广泛的合作和接触,这使他能够对孙中山之后站在国民党旗下的各派政治势力和政治人物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因此,当蒋介石即将背叛、国共面临分裂之时,他的认识和判断是准确的,经得起历史检验。他曾经试图集中统一战线中(包括国民党左派)的多数力量来制止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的背叛,这不仅在战略上是必要的,而且在战术上也是可行的。他指出:北伐之前,由于我党领导人"机会主义领导",屡次错失了制止蒋介石篡夺领导权活动的机会。到北伐时,"蒋介石在政治上、军事上、党务上接连得到三次大胜利,但形势还不是不可挽回的。只要我们善于反击,蒋介石右派的力量还是可以压下去的。因为到这时为止,蒋介石的直系还只有六个师。总共八个军中,他只占一个军。第二军的党代表是李富春同志,第三军的党代表是朱克靖同志,第四军的党代表是罗汉(那时还是共产党员),第六军的党代表是林伯渠同志"。由于当时党内决策者的失误,他的努力功败垂成,不仅共产党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其他反蒋势力也从此陷于分崩离析的状态。不过,他却以面临大事变而展现的胆识和才智,反证了党的领导人指导中国革命应具有何种理论和实践的要求,而他的统一战线生涯也开始了从探索进入成熟的时期。
他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共产党对蒋介石国民党进行武装斗争的第一枪,也探索了新形势下如何实行统一战线的战略和策略,从此翻开了统一战线历史的新一页。共产党在南昌起义中实施的统一战线策略,是以小资产阶级为主要团结和争取对象,并成功实现了在争取方式上从起初采用国民党旗帜到后来公开打出共产党旗帜的转变。起义之前,他传达中共中央的意见,明确起义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口号即"以农民为主力,去进行土地革命",指出了革命的发展方向和今后统一战线的发展重点。南昌起义是在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但最初打的是国民党的旗帜。这个统一战线策略有两个优点,一是明确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二是广泛联合国民党左派和中间派。起义最近的目标,是用武装暴动反抗国民党上层的背叛,实现"以国民党的名义来赞助农工民主政权",以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权,实际便是组织一个以共产党占多数的与国民党左派的联合政权"。南昌起义后建立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是一个集党、政、军各种权力于一身的领导机关,二十五名委员的大部分是共产党员,其下属七个机构的负责人基本上都是共产党员,实际上具有共产党领导下的联合政府的性质。起义失败后,为保存革命的力量,他开展了对非蒋嫡系的国民党部队的统战工作,帮助朱德所部实现与驻扎湘南的范石生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的合作,为一年以后的朱毛井冈山会师创造了条件。朱德回忆说:"部队南下时,恩来同志就给我们写了组织介绍信,以备可能同范部发生联系时用。"他在南昌起义过程中的这些积极探索,尽管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但它对我党后来进行的组织建设、军队建设、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和发展统一战线的战略和策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无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重要一步。
1934年1月,为支持和帮助十九路军和福建人民革命政府的反蒋斗争,他代表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和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朱德起草电报,向福建人民革命政府及十九路军的领导人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人发出"紧急倡议",建议他们"向十九路军全体官兵宣布,为反日反蒋与苏维埃合作到底,并采取一切有效方法与联合一致的军事行动"。并进一步指出,这个"反日反蒋的民众的与武装的战线果能真实建立,即使福州失陷,蒋介石与日本帝国主义者必不能长治久安,而这一联合战线在全国亦必日益开展无疑。""九•一八"事变后,共产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蒋介石国民党却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结果,共产党的主张得到了察北同盟军、福建人民政府和十九路军的响应,这也成为共产党与其他党派和军队基于反蒋抗日的共同目标而建立统一战线的尝试,它为后来的逼蒋抗日、成功处理西安事变、与国民党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至于蒋介石及其国民党,也由历史证明了他们的政策根本行不通,其标志就是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及其由共产党促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旗帜下实现空前团结和统一的历史阶段,是中国革命力量快速成长壮大并积累取得最后胜利的综合实力的历史阶段,是统一战线事业从理论到实践全面走向成熟的历史阶段,周恩来为此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而他的统一战线生涯也开始了从成熟进入辉煌的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