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精神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种革命精神总是同一定时期的革命实践相适应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后期,中国历史处在两种前途的决战时期。在中国革命高潮行将到来之际,1947年5月,刘少奇率领中共中央工委先期进驻西柏坡。第二年5月,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移驻西柏坡。从此,西柏坡成为“毛主席、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1],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时期。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领导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不仅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而且为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开辟了通途,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丰富和发展。伟大的历史性转折的革命实践和理论思考,构成了西柏坡精神的特定历史底蕴。
(一)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
1.西柏坡悠久的历史文化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后期,产生了体现历史性转折的时代要求的革命精神,史称“西柏坡精神”。这是因为西柏坡当时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是西柏坡精神的发祥地。
西柏坡虽是太行山东麓的一个小山村,但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它坐落在河北、山西两省交界处,有一百多户人家,处于滹沱河畔黄土高原向华北平原流泻的要冲部位,滹沱河擦村而过,两岸滩地肥美,稻麦两熟。往东为丘陵平原,俯视着石家庄、保定、北平等大中城市。西部背靠莽莽太行,万山嵯峨,层峦叠嶂,地势险要,古长城断垣有多处关口,易守难攻,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宋代著名爱国将领文天祥行经此地,曾咏诗舒怀:“走过长江与大河,壁立千仞绝滹沱。”
据史书记载:西柏坡原称“柏卜”村。始建于唐代,因村后坡岭上翠柏苍郁而得名。村北有一个高高的圆形山,叫“唐塔垴”,山上曾建有一座唐塔。五代后周时,滹沱河水为患,冲毁了原柏卜村,居民散落各地。直到宋代初年,部分居民才迁回原址北坡岭重新立村,因于东柏卜村隔苇地相对而居,取名“西柏卜”。民国初年,该村的教书先生将“卜”改为“坡”,遂改名为“西柏坡”村。
西柏坡周围一带历史上隶属平山县。战国时平山为中山故地,方圆五百里,武力强盛,地位仅次于七雄而与东周、宋、卫并称“千乘之国”。历来民风淳厚,崇尚至真至坚。
平山县在大革命时期就有了共产党的组织,自抗日战争以来,为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根据地所环抱,革命发动较早,群众基础很好。平山一直是晋察冀边区第四军分区和第二军分区领导机关所在地,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晋察冀边区政府、晋察冀军区等党、政、军首脑机关也曾在这里居住长达三年半时间。平山是晋察冀边区的模范县,西柏坡是个模范村。在抗战时期,建立了人民政权,实行了减租减息和合理负担。日本投降以后,又实行了土地改革。
这一带人民群众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很高的政治觉悟。抗战一开始,就有一千五百名平山子弟组成了“平山团”,在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斗争中英勇顽强,连战连捷,被誉为“太行山上的铁的子弟兵”。这里还涌现出了“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战斗英雄韩增丰和模范群体“东回舍模范大枪班”。八年中,先后有五万平山儿女参加了八路军,几乎全县所有的青壮年和妇女儿童都参加了作战和支前。有成千上万的八路军干部、战士在这里战斗、学习和休养生息,与人民群众建立了生死与共、鱼水相依的深厚感情。西柏坡是一个“不平凡的”模范村,1937年冬建党,到1948年已有党员四十名,分布在三十三户,占全村人数的百分之十二点三,占全村户数的百分之三十三。八年抗战中,西柏坡每年做军鞋五千多双,军衣六百多套,支援前线;同时,为部队碾轧军粮二百多万斤,派出支前民工七百多人次;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西柏坡村民在自己六百亩的农田里辛勤劳作,为支前捐粮一千二百多万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