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精神的科学体系
读了上面十二个专题,人们对西柏坡精神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可能会问:能不能从理论的高度,构建一个西柏坡精神的科学体系呢?我们认为,这是西柏坡精神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使西柏坡精神研究更科学、更系统,提高学习、宣传西柏坡精神的水平,更好地发挥西柏坡精神的社会效应,是至关紧要的。同时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要比较全面地、科学地解决这个课题,需要长期、深入的研究。我们学习和研究西柏坡精神才刚刚起步,头脑中只是形成了一个粗略的轮廓。尽管这样,我们还是愿意把它整理出来,也可以看作是我们的研究结论吧。
(一) 西柏坡精神的逻辑结构
西柏坡精神研究的任务,是探求其产生、发展的规律,揭示其本质和内涵,阐明其历史地位,探讨其弘扬的途径和方法,构建其科学体系。这里包括纵、横两方面关系,纵的关系主要是其产生和演变的规律;横的关系主要是其本质与内涵的内在联系即逻辑结构。可以从这两个方面着手,来构建西柏坡精神的科学体系。下面,先从横的关系,来谈谈对西柏坡精神的逻辑结构的初步看法:
1.如何探求西柏坡精神的逻辑结构
目前,学术界对西柏坡精神诸项内涵的内在联系,看法不尽相同。这不仅在于西柏坡精神本身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而且主要在于研究者的视角不同。有的从大决战来界定,认为西柏坡精神的突出表现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和严守纪律的精神,并以此为核心来探讨西柏坡精神的逻辑结构。有的从执政党建设来界定,认为西柏坡精神的突出表现是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和严格执行政策的精神,并以此为主旨来说明西柏坡精神的体系。有的从建设新中国来界定,认为西柏坡精神的突出表现是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精神,并以此为核心来构建西柏坡精神的框架。这种现象,不仅表明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研究西柏坡精神,来建立各自的理论体系;而且表明,西柏坡精神作为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思考的总结和结晶,作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总结和结晶,它尽管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但毫无疑问,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党魂、军魂、民族魂的统一,具有可以把握的有机联系。
那么,应当如何探求西柏坡精神的逻辑结构呢?
我们认为,既然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思考的总的历史特征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性转折,既然基于这种革命实践和理论思考之上的西柏坡精神总的讲是一种代表历史转折的时代要求的革命精神,因此,只要围绕着“什么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性转折”,“为什么要实现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性转折”,“怎样实现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性转折”等问题,弄清楚西柏坡精神的来龙去脉,由表及里,发现其规律性,就能够弄清楚西柏坡精神诸项内涵的有机联系,把握西柏坡精神的逻辑结构。这是因为:第一,围绕“什么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性转折”的问题进行研究,才能弄清楚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概而言之,是夺取革命的全国胜利,实现从乡村到城市、从革命战争到和平建设、准备进而从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从而,牢牢把握“革命的历史性转折”这一革命实践和理论思考的总的历史特征,这一点正是我们打开西柏坡精神科学含义之门的一把金钥匙。第二,围绕“为什么要实现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性转折”的问题来研究,才能弄清楚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理想目标,简而言之,是把新民主义革命进行到底,准备进而向社会主义转变,即走完中国式的革命道路、走上中国式的建设道路,从而,把握其革命实践和理论思考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正是能否矫正视角,站在历史之巅峰,透晰西柏坡精神的本质或核心内涵的关键。第三,围绕“怎样实现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性转折”的问题来考察,才能弄清楚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为实现特定的理想目标,虽然所面对的问题繁多,任务繁重,百事待举,但归纳起来,主要是四个重大课题,即:如何组织战略决战,解放全中国;如何组织阶级和人民,建立新中国;如何按照国情,建设新中国;如何使党经受住胜利与执政的考验,保持先锋队本色。从而,把握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思考的基本点,这些基本点,正是透过现象,拨开支节,审视西柏坡精神的基本内涵的坦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