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恩来民本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和历史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担任共和国总理长达26年,他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呕心沥血。他的民本思想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产生了深远的意义,具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1.周恩来民本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思想是第一代巾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周恩来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成员的重要一员,毛泽东同志的得力助手,参与领导了党和国家许多重大事件,提出了许多具有实际指导价值的好观点、好办法,特别是他以民为本的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周恩来是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是全党的楷模,他也是我党历史上第一个提倡群众路线的高级干部。大搞调查研究是周恩来最常用的工作方式,坚持实事求是是周恩来工作的最基本原则。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路线,调查研究和实事求是都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周恩来民本思想的这些主要内容无疑为毛泽东思想增光添彩,使毛泽东思想更为准确和完整,更具有生命力和战斗力。
2.周恩来民本思想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早在旅欧期间邓小平就和周恩来在一起工作,周恩来作为邓小平的兄长,处处爱护关心邓小平。邓小平对周恩来十分敬佩,他从周恩来那儿接受了许多新思想,特别是爱国爱民、救国救民的思想。在以后长达几十年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生涯中,周恩来与邓小平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相互影响。建国后,邓小平作为副总理协助周恩来工作,周恩来提出的方针、政策和工作方法,邓小平理解得非常透彻,落实得非常成功,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邓小平。
邓小平成为第二代党的领导核心后,继承了周恩来的优良作风,包括周恩来的民本思想,并加以了发展和完善,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和内容,最终形成了指导改革开放建设的邓小平理论。振兴中华,爱民强国,让人民过上小康生活。这是周恩来民本思想的目标,也是邓小平理论的出发点和目的。邓小平曾经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最后一条就是“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见邓小平理论是把国家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同周恩来的民本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邓小平坚持强调的实事求是,这同周恩来的民本思想的本质也是一致的。
3.周恩来民本思想对“三个代表”思想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虽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诞生时周恩来已经去世了20多年,但这并不意味着周恩来民本思想与“三个代表”思想毫无关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目的,是为了指导中国当今的工作,让人民全面达到小康。“三个代表”思想也是以人民的利益和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因为“三个代表”思想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同周恩来民本思想的本质是一样的,要想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利益,关键还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果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不可能得到很好的保障,那么“三个代表”思想就无法落到实处。如果不依靠群众,不坚持群众路线,全面达小康的目标就很有可能不能如期实现。如果不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就会犯主观主义错误,给国家和人民势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等都是周恩来民本思想的重要内容。因此,周恩来民本思想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周恩来的民本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无论任何时候,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以民为本的宗旨,始终不谕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所以周恩来一心为民的民本思想将永远是巾华民族的瑰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