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的话,我们今天回味起来都觉得十分亲切感人,他是我党干部廉洁奉公的楷模。
四、行路:约法三章处处爱民
周恩来的行路当然不是指平常的走路。自从他当上总理后,工作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因此,他外出办事,总是希望所占时间越少越好。建国初,由于我国的航空事业还处于初创阶段,周恩来外出多是乘火车,后来航空事业发展了,他更多的则是乘飞机。
周恩来乘坐专列时,总要事先和铁道部打招呼,要他们调配好运行线路,尽量不影响其他列车的正常运营。何谦曾对笔者回忆说:“总理说,铁路好比我们国家的大动脉,不能让它受任何的干扰。”何谦还说,1964年4月21日清晨5点多,总理从长春乘车到吉林市时,吉林市的领导请总理下车到宾馆休息,这是原来计划安排好的。可是,总理望着车窗外乌朦朦的夜空,关切地说:“不用了吧,这时人们正在休息,我们不去打扰了,就在车上休息一下吧。”就这样,周恩来和他随行的80多位同志在车上打个盹,吃点东西后,就又启程上路了。
笔者在周恩来纪念馆工作10余年内,曾多次会见周恩来的最后一位司机杨金铭的儿子杨毓祥和女儿杨毓秋、杨毓华。他们都深情地告诉我,听他们爸爸说,总理对司机的要求也十分严格。除了要求司机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外,还另外规定了一个“约法三章”
一、车开到影剧院、医院、学校等附近时,不许按喇叭。总理说,这些地方是人们休息、学习和娱乐的场所,必须保持绝对的安静。后来总理自己生病了,他去医院,也不让把车开到病房区。而是提前下车,步行到病房。
二、车开到交叉道口时(周恩来的车一般不受红绿灯控制),必须减速行驶,慢慢通过。总理说,你把车子开快了,那会惊吓群众。
三、在阴雪雨天行车时,如果车旁有行人或骑车的群众,不许开快车。总理说,这时车速一快,就难免把泥水溅到路旁行人身上,他们对着你的车骂娘还是小事,常此下去,我们的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就会越拉越远。周总理说:“一个脱离群众的政党是绝对没有前途和希望的。”
周恩来,时时刻刻想着的都是党的事业、国家的利益和人民大众的饥饿冷暖。在他的心中,唯独没有他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