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长篇连载>>《民族英魂》>>正文
《民族英魂》:声誉
2010-08-24 14:18:00
作者:汪淑钧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丧心病狂的“四人帮”极端仇视坚决和他们篡党夺权的阴谋作斗争的周恩来,一直处心积虑地想把他打倒。看到人们沉痛哀悼和深切怀念周总理的情景,他们气急败坏地企图利用手中的权力加以压制。他们不仅使群众的悼念活动受到诸多限制,而且控制舆论,不让报道悼念周恩来的活动,也不让宣传周恩来的丰功伟绩。可是,他们倒行逆施的结果,是激起了群众的公愤,使大家更加深切地怀念周总理,憎恨“四人帮”的卑鄙行径。从3月19日起,人们又不断地涌向天安门广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献上悼念周总理的花圈。到了清明节前后,人民群众再次自发悼念周总理的洪流,汇成了一股汹涌澎湃的巨潮,冲向肆意践踏民心的“四人帮”。有人曾记下这场动人的情景中的一个片段:一天下午,有一位老人来到天安门广场,看样子像是郊区的农民,因为他的脸晒得黝黑,身穿棉袄、棉裤,裤腿上还沾有泥土。他找到一块僻静的地方,站在那里低头默哀了几分钟,然后从没有系扣的棉袄里掏出两个桔子,毕恭毕敬地放在纪念碑前的栏杆附近。他对着纪念碑鞠了三个躬,低声说着:“周总理啊,周总理……”说完,就走开了。虽然他很想表示对周总理的悼念,大概因为不识字,就用他自己的特殊方式写下了这样一首悼念总理的诗。

    4月4日是清明节,又是星期天,天安门广场的悼念活动达到了高潮。据童小鹏回忆,这一天去悼念的人数达到了200万人次。整个广场到处是精制的花圈,张贴的诗词,成了一片花山诗海。由纪念碑往南的两排柏树墙上,挂满了白花。连旗杆、灯柱和华表上也吊满了条幅、花篮和花圈。“哀思念总理,誓言动天地,鬼蜮欲出笼,九天有霹雳!”一时间,卷起了哀曲和愤歌的浪潮。接着就发生了被“四人帮”肆无忌惮地血腥镇压的所谓“天安门事件”。后来被称为“四五”运动的这场声势浩大的群众悼念活动,集中地表现了全国人民对周恩来极其深厚的敬仰与爱戴,并在政治上宣判了胡作非为的“四人帮”的死刑。

    许多人怀着悲痛的心情参加了哀悼活动后,还纷纷拿起笔来抒发对周恩来的怀念之情,藉以寄托哀思。仅在逝世一年后,全国报刊上登载的怀念文章就不计其数。各地先后出版的记述周恩来的革命生涯的书籍和有关的文献资料,也浩如烟海。这说明周恩来的伟大形象一直活在人们的心里。那些怀念文章的作者,有工人、农民、解放军,也有知识分子、民主人士、革命战友,还有文教、卫生、医疗、体育、交通、运输、公安、邮电、水利、地质、气象、外事、科技、商业、财贸等各条战线上的工作人员。他们都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追忆周总理为国操劳的光辉业绩和他的高风亮节。例如:钢铁厂的工人回忆说,周总理生前十分关怀钢铁工人,曾多次到各地的钢铁厂去视察。他每到一处,不仅详细地了解生产情况,还问到工人的劳动和生活情况,甚至对工人们的家属都十分关心。l956年他到鞍钢第一炼钢厂视察时,坚持要到车间去看看工人们炼钢的情况。他看到工人们一个个热得头上冒着气,脸上淌着汗,十分紧张的劳动场面时,就关切地说:“工人同志很艰苦啊!”出钢时,钢花飞溅,热浪翻滚,周总理不怕烟熏火烤,热情地走过去,一边和工人们握手,一边亲切地说:“辛苦啦!”他从车间出来时,已热得脸色通红,挂着汗珠,但面露笑容,显得很欣慰。后来他还到工人住宅区去了解工人的生活与住房情况。他走到一个工人的家里,知道他的妻子到农村去了,只有他一个人在家,就和他唠了一会家常,问起他的生活情况。周总理瞅了一下他清瘦的面容,关切地说:要注意身体。见到他的桌子上搁着代数书和作业本,周总理认真地翻看了一会,又鼓励他说:要好好学技术,现在国家缺钢材,更缺炼钢的人才,你们炼钢工人的担子不轻啊!他的亲切关怀使这个工人感动得热泪直流。

    大寨的贫下中农回忆说,人们说,我们大寨贫下中农对周总理有特殊的感情。是的!我们大寨人哪能不怀念周总理,崇敬周总理呢?春天播种时,抓起种籽,我们就想起是他嘱咐我们要引进良种,要培育自己的优良品种;给庄稼施肥时,拿起肥料,我们就想起周总理曾抓起一把秸杆肥,高兴地说:要多施农家肥土办法就很好;干活时,拿起农具,我们又想起是他鼓励我们改革农具,向机械化要劳动力。敬爱的周总理关心我们的粮食种植比例,关心我们的林牧业,关心我们的多种经营,关心我们的计划生育工作。凡是有关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事,他都给我们操够了心。而且他三次来大寨视察时,总是不让惊动群众,不让影响生产。他对我们大寨的一草一木都十分爱护。记得l973年那一次,他走到后底沟,发现有人在麦地里行走,就招呼说:不要在麦地里走,小麦长得这么好,小心踩坏了麦苗。参观回来,他还问负责同志:他们踩坏了麦苗没有?听到回答说没有,他才放心了。周总理经历了长期的革命斗争,经验丰富,知识渊博,可是在群众面前,他永远是那么谦虚。有一次,一个外宾听他讲了如何修建大寨田后,当场赞扬说:您不仅是一个外交家、政治家,而且是一个农业专家。周总理连连摇头说:外行,外行!我来大寨是向他们学习的。我是学生,他们是我的老师。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民族英魂》:神州洒泪
·下一篇:《民族英魂》: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对党和国家的巨大贡献
·《民族英魂》简介(图)
·《民族英魂》:作为总理我应多拉几车
·《民族英魂》:遵循周总理的遗愿纪念周总理
·《民族英魂》:追忆周总理坚持实事求是搞建设的思想和实践
·《民族英魂》:周恩来尊重人才和重视教育的模范实践,为各级领导干部作出了表率
·《民族英魂》:周恩来总理视察邢台地震灾区纪实
·《民族英魂》:周恩来——中华民族道德理想的范型
·《民族英魂》:周恩来中国式的革命家(节选)
·《民族英魂》:周恩来在中国革命武装斗争中开创的十个最
·《民族英魂》:周恩来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九大贡献(缩编)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将军胸怀 书写天下——鉴赏赵勇田珍藏的中国人
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耿仲琳: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十八大提出要重视“智库建设”
努力推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探索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
红色文化与中国梦
黎荣华: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特稿: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黎荣华:永远的老兵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