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是当代世界伟大的政治家。他的品德著称于世。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爱民为民,无私无畏,德泽寰宇。其道德之纯厚,堪为天下先。
一、周恩来道德观的形成和发展
周恩来道德观的形成,大抵分三个阶段,即家庭、私塾对其童幼时期教养熏陶阶段,中小学时期中国社会现实对少年周恩来的影响阶段,“五四”运动至留法时期则是青年周恩来道德观在原基础上自我更新完善的阶段。可以说,周恩来的道德观形成年限,是从他诞生至留学法国的20余年间。
他道德观的形成与其世界观是密不可分的,二者互为作用,相辅相成,是统一的整体。周恩来道德观之纯美,是世所罕见,为世人所钦佩。戴高乐总统临终前,犹为未能访华而不能会晤周恩来而遗憾终生;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则认为“儒雅之士所具有的个人素质,则赋予他(指周恩来)以超人的品德”;日本友人称誉周恩来“具有毫无私心、诚实而又有容人雅量的罕见的品格”;联合国前秘书长哈马舍尔德为能同周恩来会面,引为一生最大的幸事。他说:“周总理的人品,早已有了国际性的定评,在周恩来面前,竟无法不感觉到自己是个野蛮人。”
那么,周恩来的道德观是何属性,怎样形成的?中外人士众说纷纭。本人拙见:周恩来的道德观,是他的共产主义信仰和他自身具有的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精华交互作用的结晶,即大公无私与仁厚纯朴的结合,再加之渊博的学识和西方民主思想的作用,便造就了周恩来的完美道德修养。
《周礼》云:道德,即“人之才艺善行”。周恩来从孩提时就受到“才艺、善行”的教育。幼年才德的培养,往往是人生道德观的基石。周恩来诞生予一个破落的封建大家庭,先后受过三位母亲的教诲。生母为官宦闺秀,过继母出身名门书香,乳母忠。厚朴实,她们各以自己的思想行为、品格情操对其施以教育和影响。因此,他受到才能智慧、淳古笃诚、文雅温善、勤劳和洽等道德规范的陶铸。
当时,封建社会的中国动荡不安,阶级、民族矛盾异常尖锐,整个旧中国社会濒临土崩瓦解。在这风雨飘摇的年代,周门也沦于以典当借债度日。此时期,过继母为周恩来讲故事、教读,使周恩来从梁红玉、文天祥、关天培、林则徐、洪秀全等故事中受到了爱国主义、品行节操、反抗压迫的教益和启迪。秦桧等反面人物的故事,则培养了周恩来疾恶如仇、爱憎分明的朴素感情。过继母常以诗文陶冶其情操。“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等诗句,使周恩来明了社会的不平并产生了对劳动者的极大同情。
周恩来6岁在淮安家乡私塾读“四书”、“五经,,等诸子百家之书。儒家的德治、仁政、仁礼、爱人、孝悌等道德观念,墨家的举义、尚贤、兼爱等学说,道家的德论、柔和、俭约、无私、寡欲等观念、法家的积德、方廉、质美等论述,对幼年的周恩来有着浸染与熏陶。从他一生的立身行事中,不难看出中国古代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痕迹。
童幼时期的周恩来所接受的教育是多方面的,他有着良好的教养和道德素质。他的气质是非凡的。他的善良、质朴、诚实、爽直、文雅、正义……,绝非儒门一家之德所具有的,而是整个民族精神道德所铸造的。
周恩来9岁时,家境急遽败落,其生母、过继母相继去世,他为度日奔波,典当借债,求亲拜友,受尽了白眼和羞辱。因之,得以与寒门子弟为友,从而对为富不仁者充满了仇恨。这为他的道德观在原基础上更新开辟了道路,成为他冲出家庭、奔向革命的起跑线。前面,将是他世界观、道德观飞跃的新阶段。
1910年夏,周恩来离家,先后在东北铁岭银冈书院和沈阳关东模范小学校就读。适逢辛亥革命,社会在动荡中发生了巨大变革:清帝逊位,民国始兴。爱国思想、改革言论、革命行动,激励着周恩来。伴随辛亥革命而风行的新学,则带来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爱国主义的新思潮。少年周恩来表现极大的政治热情,爱国情绪无比高涨。他在《东关模范小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中,慷慨激昂地写道:“吾人何人,非即负将来国家责任之国民耶!”把他的伟大抱负明告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