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同存异”是周恩来外交哲学的核心,反映了周恩来的内心世界:宽宏、仁慈、平和、平等、博爱和克制,也展示了他的外在世界,对真善美的酷爱,对人类进步的奉献,对世界和平的追求。“求同存异”是一种交际风格,是一种斗争艺术,更是一种思想方法。在周恩来长期的外交实践中“求同存异”作为一种策略,屡试不爽,他将这一艺术运用得炉火纯青,令外交对手无不折服。在当代世界政治舞台上,周恩来纵横捭阖,于错综复杂的国际矛盾中游刃有余,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周恩来成功地运用“求同存异”,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开拓了中国走向世界的道路,体现了一种全球意识——在国家关系的所有外交议程中,纵然各自的思维信仰和价值观念截然不同,但在坚守国家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必须努力寻求共同点,必须坚持合作精神。事实证明“求同存异”是解决国际矛盾的合理的、现实的途径。
四、豁达大度 独创艺术
说到周恩来的外交杰作中美建交,必然谈到杰作的序曲——乒乓外交,这是开创人类世界外交先河的周恩来独创的外交艺术。他以独具慧眼的外交家的精明老练,准确及时地抓住了l971年春在日本名古屋举行世乒赛的时机。1971年4月14 日他在北京会见了应邀从日本来访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出神入化地翻开了中美关系的新的一页。
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从纽约港起航穿过大西洋,绕过好望角,到达中国的黄埔港,便揭开了中美关系的序幕。然而,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之后,美国政府公然支持蒋介石打内战。朝鲜战争爆发后,又为其自身的战略利益,执意与中国人民为敌,企图制造“两个中国”的局面。由于这些尽人皆知的原因,中美两国关系和人民交往隔断了。
早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坚持不准美方人员同中方握手,会议一开始,中美关系十分紧张,尖锐对立。周恩来运筹帷幄,他在休息室里豁达大度地向美国代表团团长史密斯伸出手,促成了中美大使级会谈。周总理以伟大政治家的胸怀和远大眼光郑重声明:“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是友好的,中国人民不要打仗,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这是周恩来主持下的新中国外交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独创,使中美有了一个沟通的渠道。
“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二十五年没有交往啊!”随着周恩来l972年2月21日与理查德.尼克松的握手,中美坚冰渐次融化,标志着周恩来在中美间巨大鸿沟之上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架起了一座历史的桥梁,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周恩来的乒乓外交从地球这边打到那边,小小的银球带动了偌大的地球,不能不说是开天辟地的外交史上的奇迹。尼克松对周恩来的外交谋略,心悦诚服地终生感慨:周恩来是“我们时代最有造诣的外交家”。 周恩来同志的外交思想和理论博大精深,周恩来仰之弥高、探之弥深的外交艺术与人格风采,在20世纪即将落下帷幕之际,依然影响着世界。他留给世界实事求是、相交以诚、设身处地体谅对方的谦和平易的笑容;留给世界既坚定持重又灵活机智,既谈锋犀利又温文尔雅的印象;由他首创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如今已获得国际社会愈来愈多的拥护和推崇,作为一份外交艺术遗产,为中华民族和人类永远珍藏。
见《周恩来研究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