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本书里着重写了周恩来在这8年里为中国革命所建树的丰功伟绩,并认为在党的历史上均是无与伦比的。综合起来,可以归纳为10大项。因为许多细节在书中都有详细叙述,这里只向大家作一个简要的勾画。
第一,周恩来及时纠正第一次“左”倾盲动主义错误,并创造性地向全党提出了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号召。由l927年11月起的第一次“左”倾盲动主义错误,是以瞿秋白为首的临时中央政治局在共产国际代表罗米纳兹直接指导下发生的。当时周恩来刚到中央工作。对全国形势一时还来不及有清楚的了解,在共产国际代表影响下也认为革命潮流仍是继续高涨。他参与了这次盲动主义错误的领导。但他很快察觉到盲目暴动的不妥,在中央领导人中,他第一个站出来制止和纠正不断扩大的盲目暴动,并和瞿秋白一起连续向各地发出指示。明令制止了两湖、江西、浙江、福建、陕西、江苏及广东等省的盲目暴动计划。过去曾认为共产国际l928年2月通过的《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指示中国党纠正了这次错误。事实上,中共中央于4月下旬(28日)才收到共产国际的这个决议案,而第一次盲动错误已在2月间普遍停止了。
特别是在纠正这次盲动错误中,周恩来(和瞿秋白)首次创造性地向全党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号召。他在代中央起草的致各省委的指示信中指出:充分发动群众,建立革命军队,进行游击战争,实行土地革命,“由日常斗争而达到工农暴动的割据局面,夺取政权,推翻乡村封建统治”,是各省“目前总的任务”。这一提法比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的提法要早近一年,是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即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相结合)理论的依据。
第二,周恩来是中国红军和农村根据地创建和发展的奠基者和指导者。党的六大后,中央常委分工周恩来负责指导红军战争和农村根据地的斗争,以后又兼中央军事部长。在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还坚持“城市中心论”的状况下,六大前后他就集中精力投入指导红军和农村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的工作中去。在他的具体指导下,中国的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特别是三大主力红军(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和三大农村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和鄂豫皖、湘鄂西根据地)得以创建和发展壮大。例如:他具体指导和促成了朱德部和毛泽东部的会师,精心克服了“朱毛矛盾”,才有红一方面军的建成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他坚持同意贺龙去湘西拉队伍,并派周逸群、郭亮、柳直荀、徐特立等去协助,终于开辟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红军后来发展成了红军第二方面军;他先派徐向前到鄂豫边,随后又派郭述申、许继慎、熊受暄去,终于开辟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创建发展了红军第四方面军。他当之无愧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发展的奠基者和指导者。
第三,周恩来为克服党内矛盾和维护党内和谐树立了最好的典范。在1929年到l930年间,他成功地解决了令中央感到“棘手”的“顺直省委问题”、“江苏省委问题”、 “朱毛矛盾”和李立三的第二次“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特别是在党的六届三中全会上,不但成功地纠正了“左”倾错误,而且教育了同志,团结了全党,并为实现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作了切实的准备。在这些工作中,周恩来所表现出来的高超的领导才能、博大胸怀,获得全党的一致好评。如果不是共产国际的干扰和王明、博古等的拼命攻击,六届三中全会后必将能成功地实现全党工作重心向农村的转移。不管怎样,周恩来维护党内和谐的努力和党的六届三中全会都将彪炳史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