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关于“周恩来学”研究
1.我从心里感谢你们共同研究的提议。
周恩来研究是先生们的专业。你们学识的深度、研究的积累都有着他人难以匹敌的优势。
对先生们的深厚情谊,我深表感谢。
2.关于“留学日本期间的周恩来”,我很关心,并很有兴趣。
自1917年9月至l919年4月的一年半里,总理留学日本,当时是l9至21岁。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总理是抱着这样一种考虑决心留学日本的,即:日本为什么会兴盛起来?要去当地考察一下。并且,从中发现中国今后的发展方向。
正值其时,日中之间缔结了关于留学的协定,中国学生在日本指定的学校学习合格即可完成学业归国,在此之前,享受官费待遇。
总理决定,首先赴日,申请指定学校的考试,专心学习。
据有关记载,他虽有超群的悟性、才能、人格,但家庭苦于经济拮据。在向友人借了旅费后,方如愿抵达日本。
总理在那种情况下,依然决意来日本,这对我们是最大的荣耀。
可是,当时的日本并不是适合总理青春奋斗的国家。傲慢的军国主义使总理等贵国的纯真的青年们陷入苦境。总理不能不在呼喊祖国危机的运动中站在最前线。为此,总理没能实现当初定下的学习目标。不久,他将斗争的舞台移往祖国,挺身于爱国运动之中。
与总理会见后的翌年(1975年)春,我创立的创价大学首次迎来了来自贵国的6名留学生。这是为了以某种形式回报总理不能不在留学中途回国的艰辛。
今日,当时的这批留学生现已成为中日友好的骨干,正在努力工作。周总理若看到他们的这种情况,将会多么地高兴啊。
3.总之,贵国的人们十分幸运。你们有“人民之父”、“国家之师”这样的令人景仰的伟人。
尤其是贵研究中心学习、研究伟大总理的业绩,不断发掘宝贵资料,并向现代、向下一代、向世界广泛宣传。我确信,没有比这更加荣耀的工作,没有比这更有价值的事业。
对应称为导师的周总理,应怎样进行研究呢?怎样才能进一步开展宣传呢?我们正在认真地摸索和探究。
也许是僭越的话,我认为先生们的工作和精神是令人尊敬、令人感动的。
我想,无论何时,都要追求导师的理想,追随导师的心而奋斗——这才是周恩来研究的精髓。
先生们研究的业绩是使人类永久觉醒的“精神的灯塔”。
先生们的人生是与伟人一道贯穿万里的“使命的旅程”。
先生们是运载伟人精神的“光之船”。
是在黑暗中战战兢兢的人们心中点燃希望之火的“灵魂的使者”。
给人民生存的价值!给青年以勇气!
给母亲们以希望!
辛苦与充实、忍耐与欢欣——先生们的研究事业是伟人不朽人生的继续。
因此,我想要说:“研究伟人将使研究者自身伟大。并且,为人类奉上了‘不灭的光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