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军在临、高地区,同数倍于我的敌人打了两个月。经过北上和过河西进后的连续作战,部队已几乎没有弹药;这时天寒地冻,夜间气温在零下二十度左右,许多指战员还单衣赤足;无论干部和战士体力都极其衰弱。[评点: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西路军打不成歼灭战,难以从战场上缴获物资,处此困境是必然的,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有人责怪西路军无后方作战,河东对河西援助不利。其实正是因为无后方作战,中央才要西路军建立根据地的。当时河东不仅面临着强敌,经济也极为困难,自顾不暇,根本就没有力量来援助西路军。]虽然已是久战之师,筋疲力尽,但仍顽强战斗,前后共歼敌一万余人。[评点:作者没有点明这是主要靠阵地战和消耗战消灭的敌人,这个时候连击溃战也打得很少了。为什么打不成歼灭战呢?从作战指导思想上又存在什么问题呢?作者却没有做出进一步的“说明”。按说当时作为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委员,红三十军的高级指挥员,作者应该是知道一些决策内幕的,为了汲取西路军失败的教训,对此作出深层次的剖析更是必要的,可是我们却看到作者没有这样做。这不禁使我们想起当年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失败后,方志敏被俘,身在狱中,虽已抱定牺牲的决心,但是毅然在拷问自己,念念不忘身负的重任与职责,努力求索抗日先遣队失败的原因。作为抗日先遣队失败的见证人,他自然知道其中斗争的情况与失败原因,以及抗日先遣队领导人在指挥上的功过是非,于是为了总结北上抗日先遣队失败的教训,方志敏在狱中用米汤写了抗日先遣队失败的检查报告,然后托人通过鲁迅先生转交党中央。两相比较,真让我们感慨万千,欲说无言。]终因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没有能改变战略上的敌强我弱为战役上的我强敌弱,因而不断失利。[评点:是什么条件限制?为什么作者老是这么模模糊糊的呢?再说,在这些条件当中,那些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因素呢?如果光说“各方面条件限制”,而不将主要因素指出来,这岂不是掩盖失利的真正原因吗?]大体过程是:1月20日高台失守,董振堂同志牺牲,五军基本损失。[评点:高台失守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董振堂事先在北城墙下挖好了地道,已经作好了突围的准备工作。可是这时红五军政委黄超派便衣侦察员送来了西路军领导人坚守高台的命令,董振堂明知这样做于事无补,但是也不得不放弃突围,执行了西路军领导人的命令,最终导致高台守军近乎全军覆没,“英雄战死错路上”。作者为什么要回避这个史实呢?是不知道呢,还是有意这样做?]这时全军尚有一万余人,集中在倪家营四十几个村寨里。[评点:当时西路军还有一万四千人,这有当时的电报为证。]西进还有很长一段冬季无法行军的路程,“二马”步骑又向西堵击,不能西进,于是在21日决定突围东返,从1月下旬毛主席发给恩来、博古、汉年的几次电报看,中央为解西路军之围想了许多办法,一方面想同于学忠商量,要他威胁“二马”或派一部策应西路军东返;另一方面想通过同蒋介石谈判,停止“二马”进攻,让出凉州以西各城,作为西路军驻地。但这些都未能实现。[评点:作者在这里讲了实话。他没有象有人将西路军东返与河东形势联系起来,说是河东形势紧张导致西路军东返,这是应该肯定的。]1月25日,军委主席团给徐、陈的电报说:“估计‘二马’仍不会停止对你们的追堵”,要西路军在战胜“二马”的条件下完成东进任务。[评点:作者在引用这封电报的时候,又回避了一月二十四日二十四时中央为西路军安全计,从保存西路军实力出发,下放了西路军行动方向自主权的电报。这封电报是重要的,因为这关系到以后西路军行动方向的选择,对西路军的失败有重要影响。]西路军在东返过程中,虽然打了一次胜仗,但28日到达山丹之沙河堡时,敌集中防堵,又不能东进。处境更加困难,又回到倪家营子打了二十多天,基本上是靠大刀长矛同敌人搏斗。[评点:作者以“敌集中防堵”来作为西路军不能东进的理由是没有说服力的。当时西路军有一万四千人的兵力,刚刚歼灭了青海宪兵团,小有缴获,又鼓舞了士气,震慑了马家军,中央利用统战关系要东北军协助西路军渡河,并表示界时派二十八军和三十二军到靖远河边接应西路军。在西路军急速东进的情况下,还有一部分马家军被甩在了后面,就是敌兵拦头,会有多少军队呢?这个时候要将伤病员、妇女和小孩就地安置,将机关后勤人员充实战斗部队,只要人人树立拚死作战的决心,采用变幻不定之战术,即使损失一半力量,也还可以有七千人左右的部队返回河东的。因而我们认为这个时候西路军放弃东进,只能是西路军领导人的意志和决心问题。作者作为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委员,红三十军政委,是参加了西路军放弃东进,重返倪家营子的决策会议的,他自然知道其中的是是非非,但是我们看到作者却对此采取了缄默态度。而他的搭档红三十军代军长程世才却在回忆录中透露了若干信息。]
2月23日、24日,西路军致电中央军委,要求派兵援助。提出如无援兵,则无法完成西进任务,决心在甘州、抚高地区等相机击敌,俟天气稍暖即转到大通、西宁一带活动。26日,军委主席团复电徐、陈:“固守五十天,我们正用各种有效方法援助你们。”此时中央着手组建援西军,任命刘伯承同志为总指挥,林育英同志为政委,准备援救;同时,继续同国民党谈判,要求划分防区,停止“二马”追击,但仍无成效。西路军在倪家营继续同敌人拚战,因敌我力量悬殊,遭到失败。[评点:作者在这里单纯罗列了一些史料,而没有做出进一步的分析和“说明”。作者显然是有意避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坚持的东进路线和张国焘主张的西退路线之间的斗争,以求为西路军摘掉张国焘路线的“帽子”。其实这是避不开的。如果避开了,好多问题就说不清楚了。中央的东进路线认为,鉴于河东河西在我党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地位,我党的根本利益在河东,因而红军主力必须置于河东,不能置于河西。张国焘主张的西退路线却正好相反。在西路军已经拉走红军三分之一力量的情况下,从中央东进路线的要求出发,河东红军是很难再为河西提供援助的。同时,从河东河西面临的敌我力量对比出发,河东显然比河西面临的敌情要严峻得多,因而河东向河西提供援助会更为困难。尽管这样,在西路军处于危难之际,中央也在克服困难,组织援西军,进行救援工作。但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援西军增援受到了影响,这也是事实。如果不对这些情况进行分析“说明”,就会使人认为西路军的失败是由于中央没有及时援助造成的,这就没有反映实际情况。单纯说“敌我力量悬殊”致使西路军失败也是没有说服力的,因为红军本身就是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过份强调这一点实际上就是掩盖西路军失败的主观原因。]
1937年3月初,西路军再次从倪家营突围。3月14日转移到祁连山脚下的康龙寺附近,开了一次领导干部会议,决定成立西路军工作委员会,李先念统一军事指挥,李卓然负责政治领导。[评点:这里既回避了徐、陈离队问题,也没有讲在西路军失败之际,西路军领导人认为中央应对西路军损失负责及西路军是执行中央正确路线的争论。据徐向前回忆,李先念是不愿意让他走的,从这个角度上看,作者在这里作出回避可能也有难言之处。]工作委员会决定余部翻越祁连山。[评点:这是一个明智而果断的决策,这个决策无疑凝结着作者的智慧。如果象右支队那样迎着马家军的方向行动,一千多人的左支队是难以顶得住马家军的冲击的,也会遭到右支队同样的命运。]后来根据中央3月23日电示,向新疆转移。[评点:根据业已公开的档案文献资料,此时中央要他们克服以前领导存在的靠人而不靠己的主观弱点,要将行动建立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而且就行动方向征求他们的意见,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去新疆?这里我们看到中央仍然没有强人所难,不顾实际地命令他们向什么方向转移。在西路军工委领导人表示愿意去新疆后,中央也是仅对他们的行动作了原则性的指示,至于行动路线要他们根据具体情况自己决定。]五月初,到了迪化(现乌鲁木齐),见到了陈云同志和滕代远同志。西路军到新疆的有四百多人。[评点:作者这里没有指出攻打安西和红柳园之战。这是一次错误的决策,这次战斗致使左支队减员四百余人。不然的话,左支队是会有八百余人到达新疆的。从现已公开的文献资料看,西路军工委是在已经发觉敌人增兵安西的迹象后,又在内部就攻打安西存在重大争议的情况下,最终作出了攻打安西的决定,作为西路军工委主要负责军事工作的作者显然是负有主要负责的。]
从军事看,西路军进入临高地区后,已陷入极大的困境。[评点:是这样。但是作者却没有“说明”是什么原因导致西路军“陷入极大的困境”?是马家军吗?马家军怎么就有那么大的神通致使西路军“陷入极大的困境”呢?还是象有些人说得那样马家军兵力占绝对优势,骑兵占绝大部分,内线作战,补给便利,而西路军外线作战,又是步兵,敌众我寡,有耗无补呢?这里有没有主观指导上的错误呢?如果没有主观指导上的错误马家军能把西路军逼入“困境”吗?实在不行,西路军三十六计—走为上,可以返回河东嘛!如果有主观指导上的错误,到底是西路军领导人呢,还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我们联系作者在这个“说明”中的主旨来分析,很显然是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不过,作者没有明确说出来而已。]在数倍于我的敌人包围之下,既不可能创立根据地,也不可能继续西进或东返。[评点:那就只有坐以待毙了。作者不是率领左支队到达新疆了吗?作者率领的左支队之所以能够脱险就是因为果断决策,选择了正确的行动方向,迅速摆脱了敌人。如果在高台陷落后,西路军领导人也能象作者这样果断东返,不是也可以保存西路军的基本骨干吗?这里主要是领导人的决心和判断能力问题,根源则是路线问题。]大部队也无法从北面冲出广阔的大沙漠或从南面翻越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如果分散打游击,后来的事实证明也难于站住脚跟。[评点:客观条件确实不利,但是如果不从主观上找原因,是无法汲取沉痛教训的。]
五、上述主要历史事实说明,西路军执行的任务是中央决定的
西路军自始至终都在中央军委领导之下,重要军事行动也是中央军委指示或经中央军委同意的。[评点:这里又一个“自始至终”,由于前文我们对徐向前的这个观点进行过评点,因而这里就不再重复了。]因此,西路军问题同张国焘1935年9月擅自命令四方面军南下的问题性质不同。[评点:是有重大不同。张国焘南下违背了中央政治局的北上决策,是在否定中央领导地位的情况下南下的,后来发展到分裂党,另立“中央”。而西路军领导人则是在承认中央领导地位的前提下,西退毕竟也获得了中央同意,不过是时时表现出一些独立性而已。尽管有这些不同,但是不论南下和西退,都是在退却路线的影响下进行的,同时也没有坚决执行中央的指示和命令(当然西路军的情况更为复杂一些,我们前文已有分析。)。因而,总的来看,是形式上有重大不同,实质上相似。]西路军根据中央指示在河西走廊创立根据地和打通苏联,不能说是执行的张国焘路线。[评点:这个问题确实比较复杂。如果单从形式上来看,西路军是执行中央的命令在河西走廊创立根据地和打通苏联的,但是如果我们从西路军的形成、西退及在河西转战直到失败的整个历程上来看,我们不能不承认张国焘路线对西路军有着实质性的影响。前文我们曾对此作了详细的考证。]问题的复杂性在于西路军为什么失败了?[评点:对,如果避开张国焘路线的影响,能够解释西路军失败的真实原因吗?作者看来也感到这个问题挺棘手。]从西路军的战斗历程看,失败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评点:对,但是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如果找不到主要原因,而把所谓的原因罗列到一起,这不就是掩盖失败的真实原因吗?]现在回想走来,宁夏战役计划放弃后,如果西路军急速西进,直插到肃州、玉门、安西地区,就可以保存部队的有生力量。[评点:就算西路军直插肃州、玉门、安西地区,如果苏联援助不能及时到位,西路军又难以进入新疆,马家军再蜂拥而来,居此荒僻之地,对西路军意味着什么呢?在永昌、山丹地区建立不了根据地,而肃州、安西地区建立根据地的条件更差,且又远离河东,难道在这个地区就能建立根据地吗?在这种情况下,又如何能够“保存部队的有生力量”呢?由此看来几十年后作者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还赶不上西路军失败后陈昌浩在延安写的检查报告中的认识。]如果又能得到苏联的援助,部队有了大炮和充足的枪支弹药,那么至少有可能再打回东边。[评点:问题是获得不了苏联的援助,那该怎么办呢?作为西路军的高级领导干部,总不能把西路军的安危放在能否及时获得苏联援助上吧。正是由于这样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才反复指示西路军领导人在永昌、山丹地区暂时留住一个时期,不要依靠外力援助,将立足点放在自我奋斗上,建立根据地,集中兵力,通过歼灭战来消灭敌人,不要远离河东,可是西路军领导人能听得进去吗?]但是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急剧变化,在河西走廊徘徊了三个多月,丧失了战机。[评点:原因呢?是谁导致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徘徊了三个多月呢?是西路军领导人,还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这关系到西路军失败的责任认定问题。]从国际关系看,当时苏联想拉住蒋介石政府和英、美一起反法西斯,公开援助我们有顾虑。[评点:是这样,作者在这里认识到苏联对我党援助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但这又与作者前文慨叹西路军没有直插肃州、玉门、安西地区发生了矛盾。既然苏联“公开援助我们有顾虑”,那么西路军直插肃州、玉门、安西地区能获得苏联的援助吗?获得不了苏联的援助,在这个地区建立根据地的条件更差,马家军再蜂拥而至,西路军能生存吗?]从国内形势看,我红军主力在河东与蒋介石主力作战,以及西安事变后可能再爆发内战,需要西路军在战略上予以配合。[评点:这是牵强的。关健要获得档案文献资料上的支持。我们承认中央确有让西路军配合河东形势的考虑,并且一度几乎付诸于行动,从现已公开的档案文献资料上来看,不就是十二月下旬中央应张学良要求让西路军东归这一个事件吗?但是我们要问这是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停留的主要原因吗?过份强调配合河东形势问题的用意是什么呢?]因此,中央要求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创立根据地,并几次考虑是否西进或东返。[评点:中央要求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创立根据地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呢?处于外线作战的西路军,如果不创立根据地,在河西又如何能够生存呢?如果创立根据地,保持东边回旋余地,从一旦遇到不测可以及时返回河东来看,到底是永昌、山丹地区更为有利,还是安西、肃州地区更为有利呢?作者说一说看,除去创立根据地外,还能不能再找到西路军的生存之道呢?作者既然认识到苏联公开援助我党有困难,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将西路军在河西的生存放在依靠苏联援助上能靠得住吗?]西路军自己在当时情况下直接西进也有顾虑。[评点:顾虑什么呢?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限制了西路军的行动吗?关于中央要西路军在永昌、山丹地区留住一个时期和要西路军在高台、临泽地区暂时勿在西进,我们在前文已有分析说明。西路军全军放弃永昌、山丹地区难道不是西路军领导人自己而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做出的决定吗?可以这么说,西路军放弃永昌、山丹地区,不要东边回旋余地,悬军甘西,是违背中央意图的。因为中央要求西路军将主力位于永昌、山丹地区,保留东边回旋余地,而以一部占领安西,这有中央的历次电报为证。西路军停于高台,是高台以西严酷的生存条件使西路军领导人望而却步,报经中央同意后才停止了西退的脚步。现在有人不顾当时高台以西严酷的生存条件,不顾西路军领导人当时在面临这种生存条件下向中央反映情况的意向,将中央要西路军暂时勿在西进的指示当作中央不要西路军西进的命令,并和河东形势联系起来,从而得出是由于中央的命令多变才导致西路军失败的结论,以便为西路军摘掉张国焘路线的“帽子”。请问,这是当时的历史真相吗?]指导思想上的这种多变是由于形势的变化造成的,是可以理解的。但行动方针摇摆不定,却犯了兵家大忌。[评点:这是指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问题是作者老是拿一些表象说事,而忽视了对问题的本质性分析。西路军的行动方针,就是开辟河西斗争新局面和适时打通国际联系。这个方针没有变化啊!中央要西路军领导人不要依靠外力援助,要依靠自我奋斗来战胜敌人,建立根据地,集中兵力,通过歼灭战来消灭敌人,保留东边回旋余地,不要向西深入过远,河西不利时,可以返回河东,这些指示始终未变啊!那么,问题出在那里呢?就是因为西路军领导人没有认识到苏联援助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苏联援助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老是想着获得苏联援助后,再与马家军决战,因而在获得苏联援助前,对马家军存在一种避战心理,这样就难以集中兵力,创造战机,通过歼灭战来消灭敌人。在没有消灭敌人的情况下,根据地是建立不起来的。在永昌、山丹地区站不住脚的情况下,不得不匆匆向西退却,到了高台发现高台上下的生存条件竟是如此不同,又不得不止步,这时马家军蜂拥而来,西路军领导人仍然象在永昌、山丹地区那样将西路军分散配置,最后被马家军各个击破,最终失败。]
在河西走廊创立根据地,条件也极其不利。[评点:是不利,但是能不能建立根据地呢?如果不能的话,为什么不返回河东呢?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不要西路军返回河东吗?]最主要的,一是这一带地区狭小,不利我重兵回旋,而且堡寨很多,城坚难破。二是历史上形成的回汉矛盾尖锐,“二马”反动势力控制很严,过去没有党的基础,我们要在短期内把群众争取过来很困难。三是马家骑兵部队机动性大,我们过去又没有同骑兵作战的经验。四是经济落后,红军取得给养也很困难。可以说,仅仅靠西路军本身的力量,要在这么一个长达近二千里的狭长地带,消灭“二马”主力,创立根据地,西面接通新疆,东面接通河东,是艰难的。[评点:作者说话很讲究分寸,他避开了可能不可能,而只说创立根据地“是艰难的”。他也回避了西路军领导人在河西作战和创立根据地方面,以及对战局发展的判断和预测方面主观指导上的失误。]
从西路军本身来看,虽然提出过一些可行主张,但也有许多弱点,当时张国焘虽然不在西路军,但他的错误还没有批判,更谈不上消除他的错误影响。[评点:这里作者虽然提到了张国焘路线对西路军的影响以及西路军自身存在的弱点,当然是应该肯定的。但是张国焘路线的影响及西路军领导人自身存在的弱点在西路军失败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呢?作者能不能对此作一个明确的界定呢?我们再往下面看。]西路军领导开始对在河西走廊创立根据地的困难和敌人的力量估计不足。到临高地区以前,总讲形势大好,敌人已被我基本击溃。[评点:问题是这对西路军的失败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不创立根据地西路军在河西走廊究竟如何生存呢?这样我们看到在西路军难以创立根据地的情况下,要想生存下去,或者是西退获得苏联援助,或者是返回河东,二者必居其一。在西路军领导人不愿意返回河东的情况下,也就只能将西路军战胜敌人的希望建立在获得苏联援助上,苏联援助一旦不能及时而至,西路军也就难以避免失败的命运了。]徐向前同志不同意这种估计,但是陈昌浩同志听不进去,严重轻敌。[评点:对,在这一点上徐向前是正确的。徐向前认为在河西创立不了根据地,但他不是主张返回河东,而是主张继续西退在获得苏联武器装备后,再与马家军决战,这样也就将战胜马家军的希望建立在获得苏联武器装备上,而不是依靠自我力量战胜敌人。这同样是危险的,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我们现在尚不知道在西路军放弃永昌、山丹地区向西退却过程中徐向前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有时兵力的使用也过于分散,有的战役也没有打好。这些对西路军的失败也有关系。[评点:是“有时兵力的使用也过于分散”吗?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平大古凉战役期间,红九军在古浪的失利,永昌、山丹期间,西路军在三百余里的战线上摆成了“一字长蛇阵”,高台、临泽期间,西路军又是在高台、临泽和倪家营子一百多里的战线上摆成了“一字长蛇阵”,一次又一次的吃亏,这能是偶然的因素吗?正是因为兵力分散,西路军才难以打成歼灭战,在作战上由主动逐渐变为被动,最后被打败的。这不仅是“对西路军的失败也有关系”,而是有相当大的关系,作者这样说显然就降低了西路军领导人主观指导上的失误对西路军失败的影响。]
我的这些说明,会有某些不周到的地方和遗漏之处,但基本事实是清楚的。[评点:“基本事实是清楚的”吗?为什么对在西路军的形成、西退和转战过程中的一些关健问题予以回避呢?]对西路军失败原因的分析,也不一定准确,作为总结历史经验,可以继续研究。[评点:作者最后作这样的交待是必要的,这里除了作者谦逊的美德,作出一种姿态以外,还表明作者可能对自己阐述的观点也并不自信,留下将来转弯的余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