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长篇连载>>《碧血黄沙白骨青山——关于红西路军问题的历史考察暨红西路军失败七十五周年祭》>>正文
第十一章:对几位历史当事人在西路军问题认识上的评述(三)
2012-06-27 17:42:10
作者:郭建波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6、对李先念在西路军问题认识上的评述。

    (1)对李先念在西路军问题认识上的评点。

    李先念组织人于一九八三年二月二十五日完成了《关于西路军历史上几个问题的说明》,全文如下:

    西路军的历史问题,在党内和军内的一些同志中有不少议论。[评点:从作者全文的立意来看,这里对西路军的历史问题议论的人是反对一九三七年三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议》中关于西路军失败定性的。]小平、陈云同志关心这件事。我想提供和说明一些情况,供中央备查和参考。[评点:作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从全文来看,是要修正中央已经做出的关于西路军问题的历史结论。在西路军问题上如果作者仅“提供和说明一些情况”就达到了修正中央已经做出的关于西路军问题的历史结论,这能是严肃地对待党史和军史的正确态度吗?特别是作者既是当事人,此时又在党内身居要职,对此事更要慎重,否则就会有以权谋私之嫌,授人以柄,传为笑谈。]由于时隔四十多年,记忆不一定准确,加上当时我只在三十军,对全面情况了解也不多,因此,花了点时间回忆,又派人查了一些档案。[评点:在这段话中作者说自己时隔四十多年,记忆不一定准确,当时在三十军,对全面情况了解不多,这是属实的。但其目的是为了引起下文“花了点时间回忆,又派人查了一些档案”,旨在说明作者对此事是慎重的。我们不禁要问,对中央已经做出的西路军历史结论的修正,仅“查了一些档案”能是慎重的态度吗?按作者的身份,是有条件查阅保存在中央档案馆中的有关西路军问题的全部档案文献资料的,为什么作者不派人查阅全部档案文献资料呢?作者在文中作这样的表述到底是作者的疏忽呢,还是由于作者本来就没有这样做呢?不过我们从下文有一些重要的档案文献资料被作者“遗漏”来看,显然是因为作者“查了一些档案”,而没有查阅全部档案文献造成的?]这份材料着重讲一讲党中央、中央军委对西路军的重要指示和西路军的主要战斗历程,重要的地方引证了一些历史文电来加以说明。[评点:让人惋惜的是作者对历史文电的引用上是有选择性的,我们可以继续往下看。]

    一、宁夏战役计划和四方面军一部的西渡黄河

    1936年秋,中央命令四方面军一部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这个时候,还不叫西路军。但西路军是渡河部队组成的,因此首先要说一下渡河的部队和历史背景。[评点:对,应该对西路军的形成作出必要交待,但是我们从这种交待中也可以看出李先念写作此文的意向。]

    党中央和一方面军1935年10月长征到陕北前后,为了促成抗日统一战线,迎接抗日高潮的到来,总的战略思想是,积极巩固和扩大西北根据地,并准备在适当时机打通苏联。[评点:对,总的情况是这样。]1936年5月一方面军东征回师后,中央确定向黄河以西发展,打通苏联,取得帮助。打通苏联的道路设想有两条:一是占领宁夏,接近外蒙,一是占领甘西,接近新疆。[评点:向黄河以西发展是建立在红军主力必须向东发展基础上的,这就要提到中央的东进路线。本文避开东进路线是一个缺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一旦提及中央的东进路线,就必然要涉及到张国焘的西退路线,这就与作者要为西路军摘掉张国焘路线“帽子”的意图发生了冲突,因而才有意识地避开了东进路线。可问题是如果避开了东进路线与西退路线的分歧与斗争,好些问题就说不清楚了,会导致用历史上庸俗的权力斗争说来解释中央与张国焘及西路军领导人之间的矛盾和分歧,使西路军研究走向歧途。]当二、四方面军还在甘孜的时候,毛主席6月29日给彭德怀的《关于打通苏联及其道路、时机问题》的电报,曾考虑由一方面军及十五军团执行打通苏联的任务。[评点:对,开始是这么考虑的。但是鉴于宁夏在西北地区从经济条件、人口状况、地缘位置均胜于甘西,共产国际又表示从宁夏方向提供援助,中央才决定由红一、四方面军共取宁夏。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集中兵力向宁夏进攻是红军发展中的权宜之计,并不能由此说明中央同意红军主力向河西发展。]在二、四方面军北上过程中,9月14日,育英、洛甫、恩来、博古、泽东给朱(德)、张(国焘)、任(弼时)的《胡宗南部的活动情况及我军占领宁夏的部署》的电报说,“国际来电同意占领宁夏及甘肃西部,我军占领宁夏地区后,即可给我们以帮助”,并确定由一、四方面军来执行这个任务。[评点:这里作者隐去了这封电报中“至于占领甘肃西部,候宁夏占领取得国际援助后,再分兵掠取之”这几句话,不知是有意还是疏忽?因为在这几句话中,中央明确规定是先取宁夏,后攻甘西,而后来张国焘及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领导人徐向前、陈昌浩却违背了中央的这个指示。]这时,朱德、陈昌浩和西北局大多数同志及在前方的徐向前同志都主张北上,张国焘却主张沿洮河西进青海,由于中央的命令和实际上这条路也走不通,张国焘才改变了主意。[评点:这种说法不符合史实。张国焘之所以在西北局漳县会议上能够改变岷县三十里铺会议作出的北上决定,显然仅靠张国焘一个人是难以实现的。张国焘之所以能够改变北上决定,是因为他获得了一部分红四方面军高级领导干部的支持,徐向前的回忆录可以证明这一点。当然从作者作为红四方面军高级干部的角度看他这样说也是可以理解的。]四方面军继续北上,1936年10月10日,三个方面军在会宁会师。[评点:这个会师时间有误。]10月11日,中央及中央军委发布了《十月份作战纲领》,提出“攻宁部队准备以一方面军西方野战军全部及定盐一部、四方面军三个军组成之,(四方面军)其余两个军及二方面军全部、一方面军之独四师组成向南防御部队”、“攻宁开始时机以造船情况决定,但至迟十一月十日前须完成一切攻宁准备”。[评点:这里要注意,《十月份作战纲领》和渡河计划、中央击破南敌的指示是什么关系呢?我们不能因为《十月份作战纲领》中有红四方面军三个军执行宁夏战役的计划,而西路军恰巧也是由红四方面军三个军组成的,因而就认为西路军是奉中央军委之命为执行宁夏战役渡河的,这显然是采取了一种简单化地处理办法,没有反映出红四方面军三个军在渡河时的真实情况。]

    关于渡河夺取宁夏,中央先后发过许多电报。其中有的电报,如1936年10月5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给朱、张、徐(向前)、陈(昌浩)的《同意从靖远、中卫渡河之意见》的电报,10月14日毛、周给朱、张的《搜集造船材料及分工问题》等电报,当时我确看过,至今还有深刻的印象。[评点:这些电报没有太大意义。关健是张国焘及红四方面军领导人违背中央击破南敌的指示令红九军、红五军,直至提出红四方面军全军西渡问题,这才是要害。避开这些问题不说,就有“喧宾夺主”之嫌。]

    根据中央和总部的命令,我们三十军十月中旬到靖远附近的黄河边上负责造船和准备渡河事宜。10月23日晚,三十军先头部队开始渡河,由于河面情况没有侦察清楚,渡到了河中的一个沙洲上,未能过去又回到东岸,但敌人也丝毫也没有发觉。24日晚改在虎豹口渡河,获得成功。[评点:这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九军大部和方面军总部26日晚开始渡河。五军在守渡口,敌人大部队上来后,30日也过了河。[评点:对红四方面军三个军渡河作了一个简介,大概作者也觉得这种解释没有说服力,所以才作了下面的说明。]

    在渡河的问题上,有些复杂情况。[评点:对,是什么样的复杂情况呢?作者是否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了呢?]正当我军准备渡河的时候,蒋介石的几十万军队加紧向我进攻。毛主席10月24日指出:“我处南北两敌之间,非击破南敌无法向北。”[评点:好,这里作者提到了中央击破南敌的指示。]25日,毛、周对部队行动部署作了调整。[评点:是如何调整的呢?又为什么作出了调整,特别是在红九军渡河问题上?鉴于红九军是红四方面军的主力军,中央明确要求以红九军为中心的红四方面军三个军留在河东,可是随后却又同意了红九军过河,这是为什么呢?当时作者是三十军政委,可能不太清楚,难道这时仍然不清楚吗?鉴于红九军过河对河东击破南敌有重要影响,也关系到对西路军形成及其失败责任归属方面的认定,如果作者不清楚的话,不是应该有弄清楚的必要吗?如果清楚却在这里避而不谈,隐蔽这个史实,用意又是什么呢?]这几天,毛周、朱张彭、徐陈之间来往电报比较多,具体军事部署变化也比较大。[评点:是这样,中央的指示多次被违背,不得不做出变更,例如在红九军、红三十一军渡河问题上,甚至张国焘及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领导人一度提出红四方面军全军西渡的建议。在红四方面军尚未置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绝对领导的情况下,在不违犯东进路线的前提下,中央从大局出发,还是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同意了张国焘及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领导人的提议。而作者却用一个概况性的说法,有意避开了这一点。]情况虽然比较复杂,但中央命令四方面军一部渡河攻宁这条主线是很清楚的,并不是哪一个人的决定。[评点:是“清楚”,但是作者忽略了如果不击破南敌又如何攻打宁夏呢?中央可是在电报中告诉了张国焘及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领导人的啊!以致于我们不能不说既然不击破南敌无法进攻宁夏,而张国焘及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领导人置中央击破南敌的指示于不顾,令红四方面军红九军、红五军过河,到底是为执行宁夏战役呢,还是准备向甘西退却呢,难道这种作法不值得人怀疑吗?作者用“复杂”两个字遮盖了对问题的深入分析,从而也就难以搞清历史真相,确定责任的归属了。]至于张国焘,有的同志有这样的看法,认为张国焘在长征路上曾经分裂党,分裂红军,另立中央,这次他也可能心怀鬼胎,企图乘中央决定渡河攻宁之机,到河西去发展势力,与中央分庭抗礼。这种看法,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评点:作者实际上承认了张国焘有乘渡河之机实现向西退却的动机。为什么作者不是直接揭示张国焘的这种西退动机,而是采用别人之口说出来呢?看来作者这样做是有深意的。因为把这个问题说重了,就又把西路军与张国焘路线扯到一起了,就不好为西路军摘掉张国焘路线的“帽子”了。如果我们回归到当时的历史氛围中可以看到,在渡河问题上有着“复杂”心态的决不是张国焘一个人(当然性质可能有所不同)。在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与中央电讯联系畅通的背景下,在知道中央击破南敌指示的情况下,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领导人多次提出违背中央击破南敌的指示,而张国焘的指示却能够见之于他们的行动,这又是为什么呢?当然,我们客观上也承认,当中央的指示与张国焘的主张出现分歧的时候,他们夹在中间确实很不好办,但是他们却多次置中央的命令和指示于不顾,和张国焘站在了一起,这能是偶然性的因素吗?]

    二、宁夏战役计划的放弃,西路军的组成和向新疆方面前进

    我三个军渡河后,即向宁夏方面前进,准备夺取内蒙古的定远营,先后占领区了五佛寺、一条山、寺儿滩一带,同马步芳、马步青的部队打得很激烈。[评点:这是指景泰一条山战斗。这里又回避了一个史实,毛泽东明确要求红九军必须占领定远营,而张国焘则建议红一方面军攻占定远营。双方围绕攻占定远营的斗争,实质上反映了红四方面军在发展方向上是进行宁夏战役还是向甘西退却。]但是,南面的敌人也很快压到黄河边上,占领了我渡河地区及中卫一带,不久,中央就决定放弃宁夏战役计划。[评点:这里应该对宁夏战役被迫中止的原因作一些分析,从分析中我们就可以发现责任的归属问题了。]

    从前方来看,由于一方面军没能过河,加上一条山这一带人户稀少,粮缺水苦,大部队难久作战,因此徐、陈于11月2日向朱、张、毛、周请示行动方针。[评点:是有这些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呢?]11月3日,毛、周复电:“所部主力西进,占领永登、古浪一线。”[评点:这里对电报的引用有断章取义之嫌。因为在电报原文中“古浪一线”后面是一个逗号,可是在引用的时候为了隐去后面的内容却用了一个句号。隐去的内容是:“但一条山、五佛寺宜留一部扼守,并附电台,以利交通后行动。”这个电报表明中央并没有放手让河西红军向西退却,而是为了改变河西红军背河而战的不利态势,从安全出发,才同意河西红军向西适度展开。作者对电报断章取义的引用显然是为了说明河西红军是在中央的命令下向西退却的。]11月5日,朱、张复电:“首先占领大靖、古浪、永登地区,必要时应迅速占领凉州地区”。[评点:对这个电报作者又是采取了节录式的引用,在引文前面隐去了:“你们之河北纵队目前最主要任务是消灭马步芳部,独立开展一个新局面。乘敌人尚未十分注意你们的时候,站稳脚跟,”,在引文后面隐去了:“行动要迅速、秘密、坚决和机断专行。”后面还隐去了:“敌人可能隔断你们与河左面主力之联络。你们尽可能派一部带电台保持黄河五佛寺渡口在我手,但不可因此妨碍你们主力的行动,不得已时不必留兵力守渡口,如有必要当由三十一军、四军负责来接通你们。”“你们应不受一切牵制独立去完成你们的任务”。从作者隐去的文字来看,张国焘在西路军向西退却问题上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显然是有重大区别的。这里让人深思的是,作者为什么在引用电报的时候,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内容,回避对自己观点不利的内容呢?既然想将西路军问题弄个水落石出,为什么不引用电报的全部内容,来说清西路军在退却问题上的来龙去脉呢?这能是客观、公正地研究历史问题吗?]11月6日,徐、陈致电中央军委,报告《平、大、古、凉战役计划》,遵军委电令,提出向平番、大靖、古浪、凉州地区发展,创立甘北抗日后方,靠近外蒙、新疆,打通苏联。[评点:这里又略去了在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领导人上报的《平大古凉战役计划》的批准问题上,张国焘所在的红军总部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不同态度。这是中央在河西红军向西退却问题上持什么态度的又一例证,作者为什么又略去了呢?]7日,徐、陈等又致电洛甫同志转党中央并毛、周、张,提议左岸部队组织党的西北前敌委员会和军委西北军分会。[评点:从徐、陈二人的提议看,他们是准备在河西大干一场的,如果要是准备返回河东,是没有必要向中央要求成立这些领导机构的。]
从中央来看,这时正酝酿整个红军新的行动部署。11月8日,中央发出的有关河西部队的电报有两份,一份是张(闻天)、毛、周、博古、林(育英)发给朱、张、彭、任(弼时)、贺龙,征求意见的《作战新计划》,其中讲到“胡、毛、王、关各部北进,我宁夏计划暂时已无执行之可能”,“徐、陈所部组成西路军,以在河西创立根据地,直接打通远方为任务,准备以一年完成之”;一份是张、毛发给朱、张的,征求对西路军及其领导组成的意见:“徐、陈、李等七同志提议河西部队称西路军,领导机关称西路军军政委员会,管理军事、政治与党务,以昌浩为主席,向前为副,其余名单照他们来电批准。二兄有何意见请复。”十日,朱、张复电“完全同意” 。[评点:历史文献是这样,还存在一个如何解读的问题。]

    11月11日,中央发给徐、陈两份电报,一份是中央及中央军委正式下达命令,河西部队组成西路军,并任命了军政委员会领导成员;一份是毛、周发给徐、陈的,对西路军的行动方向征求意见:“由于河东还未能战胜胡、毛、王各军,妨碍宁夏计划之执行。我们正考虑新计划,但河东主力将与西路军暂时地隔离着,请考虑并电告下列各点:(一)你们依据敌我情况,有单独西进接近新疆取得接济的把握否?(二)如果返河东有何困难情形?(三)你们能否解决衣服问题?”[评点: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先发布部队番号,组建领导机构,任命领导人,然后再就东返和西退征求意见。这就说明西路军西退是张国焘及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领导人的主动行动,也说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是充分尊重前方指挥员的意见的,是民主的,而没有丝毫强加于人的成份。如果是中央命令西路军向甘西进军的,就应当在发布部队番号、组建指挥机构和任命领导人前征求意见,而不是在此后征求意见。]

|<< << < 1 2 3 4 5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第十一章:对几位历史当事人在西路军问题认识上的评述(二)
·下一篇:第八章:重返故地—西路军败局已定(二)
·第九章:石窝分兵—西路军近乎覆没(三)
·第九章:石窝分兵—西路军近乎覆没(二)
·第九章:石窝分兵—西路军近乎覆没(一)
·第十章:西路军失败的原因及责任问题(三)
·第十章:西路军失败的原因及责任问题(二)
·第十章:西路军失败的原因及责任问题(一)
·第十一章:对几位历史当事人在西路军问题认识上的评述(二)
·第十一章:对几位历史当事人在西路军问题认识上的评述(一)
·第十二章:历史的启示与教训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将军胸怀 书写天下——鉴赏赵勇田珍藏的中国人
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耿仲琳: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十八大提出要重视“智库建设”
努力推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探索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
红色文化与中国梦
黎荣华: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特稿: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黎荣华:永远的老兵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