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必武开完这次中央会议,要动身到烟堡去。
董老是于去年春季跟少奇、朱总等一起由陕北动身,先后到达西柏坡的。时年六十二岁,比总司令年长一岁。看他的相貌,比实际年龄还要高一些。最明显的,是他的头发脱落得厉害,头顶上只有稀疏的几根花发向后背着。不过,他倒是挺有精神的,经常一个人骑匹马到周围的村庄去,有时走出十里或二十里,到东面的郭苏镇,或西面的洪子店。连警卫员都不带。
也幸亏他精神好,这几年尽赶上了东西南北的奔波。日本投降以后的1946年5月,他跟周恩来一起,由重庆的红岩村,搬往南京的梅园新村三十号;1947年3月,又由南京梅园搬回延安;3月7日到的延安,仅仅待了四天,12日就撤出延安;陕北转战了不到一个月,又东渡黄河,翻过太行,来到华北战场的西柏坡。
这后一段路程,如果是乘车或坐飞机,自然不能算远。因为没有这个条件,毛泽东和周恩来打算用骑兵送他们,他们都不要。只是要了几匹马,后来还加了一头小毛驴,绕过或穿越敌人的占领区,翻山越岭,跋山涉水,饿了泡块干馍充饥,渴了回杯清泉解渴,好似又经历了一次"小长征"。
董老在西柏坡落下脚来的时候,住在村西头一户最贫穷的农民家里。跟这一家农民合挤在一个小院。院里堆放着柴草农具,还饲养着猪狗鸡鸭,几乎没个落脚的地方。董老夫人何连芝帮着整理整理,便愉快地住下来了。何连芝也带着不大的三个小孩子,加上房东的三个,不大不小一大群,真够热闹的!
房东的女人虽然不知道董老的身分,可她知道他是"八路军的大干部"。所以,她总觉得自己家里太脏太乱,"这么不干净,怎么叫人家住!"可又不是清扫清扫能解决的,她觉得自己家里太穷了。
日子不多,她跟何连芝混得像亲姐妹一样,才发现董老有条打了补丁的破毯子,说是董必武在长征路上,拾了别人扔掉的破毯子,补在自己毯子上的。他一家用的一条毛巾也打了补丁!……房东女人觉得她发现了意想不到的秘密,于是对何连芝说:
"原来你们家也是穷人啊!"
"是啊,咱们都是一样的。"何连芝回答。
没过几天,房东女人看见董老用毛笔往白纸上写字,警卫员刘国安帮着磨墨和晾晒。写了一条又一条……过喜事用红纸,过白事才……她问何连芝:
"他写的那是什么?"
"那是‘中国人民银行'几个字,是往人民币的钱票上印的。"
"啊呀呀,原来他是管银行的,我还当你们家真是穷人哩!"
"他是管财政经济的。那银行是咱们公家的……”
房东女人嘴里"哦哦"着,似懂非懂。她不明白,管银行的人为甚还是穷人?
两个女人正在说着话,周恩来的警员悄悄走进来,走在董老警卫员刘国安的跟前,小声问:"董老今天洗澡不?"话音虽低,却让董老听见了,他停下笔来说:
"是小成啊?我今天不洗澡,你把洗澡盆搬过去吧!"
原来董必武跟周恩来两家合用一个洗澡盆。洗澡间怎么办呢?好办,各自在院角落挡块苇席,便成了。院角落有下水道,院地铺过石头,越冲越干净,天又不冷,比那洗澡间还敞亮呢。
房东女人想,八路军的官儿都是穷人,连工资都不挣,哪来的钱。他们也跟咱老百姓一个样,置买不起就借着用呗,一凑合就过去了。
董老写完字就准备要动身了。他这次去的烟堡是个啥地方儿?华北人民政府所在地。是为统一全国政治经济打基础刚刚成立的,相当中央政府的一个雏形。由董必武担任主席。他已经走马上过任了,这次是回来开会,夫人和子女也还住这里。
房东女人不了解这个内幕,不然她又会"糊涂"起来。起码她会掐指算算:听说县太爷的官儿就够瞧的了,州官、府官要管多少县,省官呢,当然更大,这华北政府要管几个省呢?怕她是想不出这个官儿到了几品。这样的官竟然还跟;人合用一个洗澡盆,她能不"糊涂"!
由西柏坡到烟堡的这段路程并不远,东南方向七十里。这个村子距县城五里,往东再走几十里就到石家庄了。路本来好走,开车不一会儿就到的。可这雨季不行了,河水涨发,道路冲毁,根本开不了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