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在这场战争结束之前,甚至连三大战役都没打响的时候,毛泽东大概就想到了这个结局。因为在那时,他已经开始做了战争结束后的准备工作。只不过他没想到会这样快!
他原打算是到哈尔滨召开政协会议的,即要在哈尔滨建立新中国。可是,过了没几个月,却把这个地点改在北平了。他也要动身到北平去。
这是1949年的3月23日。
绿汪汪的麦田,平展展,一望无际。一头连着滹沱大堤,一头顶住太行山脚。一双双南来的飞燕,旋过柏坡岭巅的翠柏,舞在河边的柳间。提筐刨草的小孩子们,将刚刚长出来的鲜嫩苇叶,拧成一个个大喇叭,也有的将柳条的皮拧下来,做成柳笛子。燕子的鸣叫声,喇叭的嘟哒声,还有柳笛的吱吱声,合奏在一起,显示着西柏坡这个小村庄春天到来时的独特气息。
今天的气息却又分外不同。除了柳笛、苇笛的声音,又加了许许多多、各式各样、大小汽车的喇叭声。西柏坡这里何时见过这么多的汽车!大路边、谷场上、街旁、房角,都停满了。除了中央机关原有的,听说是从北平和石家庄开来的。又要开大会吗?不,中央机关要搬家了!
一年前的今天,也是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和中央机关,由陕北东渡黄河,翻越太行,来到西柏坡。这么快,恰好一年,又要搬家了,要搬往北平。
下午两点,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登上吉普车,告别了这个大决战的总指挥部所在地。沿着太行山脚与华北平原相接壤的丘陵地带,沿着曲曲弯弯、高低不平的沙土路,朝着东北方向缓慢地驶去。后面是百余辆汽车的长长车队。
车队经过灵寿、行唐、曲阳,当日晚住在唐县城北的淑闾村。24日,经过保定时在河北省委院内休息一会儿,天黑到深州县城。次日早,毛泽东到街上走走,看不到几个人,不像个县城。问县里的干部:
"据说涿州城早年很繁华,如今为什么这样冷冷清清?"
"国民党九十四军在这里驻防时,为了'防共',把所有商户都赶到东关去了。不让人们到城里来。"县委书记回答。
"城内已经没有九十四军了,为什么还不迁回来?"
"正准备要迁。"
毛泽东这一句话,只过了三四天,那许多商户便都迁进了城内。
毛泽东等人与中央机关所有人员,于25日上午在源县改乘火车,进入北平。北平各界代表与民主党派知名人士, 一千多人到前门车站迎接。下午,在西苑机场举行阅兵式。晚上,毛泽东、周恩来、李维汉等,在颐和园益寿堂宴请柳亚子、郭沫若、陈叔通、沈钧儒、黄炎培、许德珩等二十多名民主党派代表与知名人士。
这些知名人士和民主党派代表为什么倒先行一步来到了北平呢?这就是毛泽东在这场大决战前的预见。那还是他从陕北到西柏坡的途中,在晋察冀军区所在地的城南庄,想到会有进京的这一天,那时即向他们发出了"请帖"——那不过是一次广泛的号召,说明中共要准备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希望他们能来参加。
不久,李济深、沈钧儒、马叙伦、郭沫若等即致电毛泽东,表示拥护,并祝贺中共所取得的胜利。住在美国的冯玉祥都发表了告同胞书,呼吁和平,表示拥护中共。甚至连美国作家史沫特莱,都在纽约一次大会上发表演讲,赞扬中共所取得的胜利,赞成中共建立新的中国。她在抗日战争中间曾作为记者来到中国,并克服许多困难到了延安。她见闻名于世的朱德将军博学识广,平易近人,给她很深印象,并决定写一部《朱德传》。在采访中她还目睹了国民党王永槐部制造磨擦,欲挑动内战的情景,在八路军可以全歼王部的情况下,却以团结抗日为重,将其放走了。这种博大的胸襟,使史沫特莱十分感动。1940年9月,她因患病,经香港返回了美国。
当她听说中共取得了胜利,并要建立新的中国时,她给朱德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无论如何,我已经知道,建立新的中国政府终于成为现实,世界再也不会是老样子了。我活着亲眼看见我最大的愿望实现了。我将支持新中国直到我死的那一天。假如那一天我能重返中国,我一定要亲一亲它的土地!"
1950年5月,史沫特莱病逝伦敦。她在遗嘱中写:"把我的遗骨埋在中国。葬礼上奏我生前爱唱的《义勇军进行曲》。把我的遗物交朱德将军处理。"朱德得知后十分悲痛。即照她的遗言,将她的骨灰葬在了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并为她的墓碑题词:"中国人民之友、美国革命作家史沫特莱女士之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