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席,你怎么不休息了呢?"
"有点急事没办完呢。"
"你才睡了不大一会儿!"
"好了,疲劳已经消除了。这得感谢你们寻到的这块休息胜地!"
长林心里说:"什么休息胜地,应该叫工作胜地!夜里在那小坯屋工作,白天来这树林里工作,哪里有个休息!"他不敢说出口来,只是在心里发牢骚。
他看着主席专心致志的神态,一会儿读,一会儿写,放下笔又沉思起来……脸上没有丝毫疲倦的痕迹,比往日精神多了!也许那一会儿安静舒适的沉睡,真的解除了他的疲劳。长林的心里把牢骚又变为一种说不出的欣慰。
太阳沾上西山顶的时候,树林里变得凉森森的。长林走过来,对着仍然沉浸在"大战"中的毛泽东说:"主席,我们该走了!"
"该走了吗?再等一会儿吧?在这里的工作效率会要高一些的。
又等了一会儿。光线已经发暗了,长林再一次催促:
"再待久了,要着凉感冒呢!"
"好好,我们这就走。"
收拾好了东西,主席坐进了车子,却又返回头来看了一眼,对几个警卫员说:
"这个地方很好。明天天热,我们再来。"
一连几天都来这树林里"休息",每天还带来一顿饭,在这林中水边进行野餐。
这一天,长林他们准备好了携带的东西,来喊主席上车,主席却说:"今天不能去了!"为什么不能去了呢?已经工作了个通宵,难道把白天的休息时间也放弃了吗?何况到那里也是一半工作呢!长林只是心里琢磨,他不敢问。不过,他要观察,主席今天要干什么呢?
出现新的情况,警卫员是很快就会发现的。毛泽东在他那小坯屋里稍稍休息了一会儿,便起来接待和看望陆续由各地来的"客人"。他们是由华东、中原、西北与华北各战场来的部队与党的领导人。长林看见已经来到的有叶剑英、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聂荣臻、粟裕…….
怨不得主席在那清凉的树林里也"热"得睡不着觉呢,原来他那点"没办完的急事"是在准备这个重要会议。是什么会呢?会上不挂会标,对外不作公布,不过长林可以感觉出来,这是从解放战争打响那天起,一直到这个时候,开的一次最重要的会议。
这还用问吗?看看来的这些有名的人物不就清楚了。全是大首长,"大将领",不是政治局委员,也是中央委员,而且人数也最多,把个小饭厅都坐满了。
这又是西柏坡的优越性。它的位置比较适中,交通也方便。各个战场的领导人便有可能都到这里来开会。要在陕北,那就困难得多。坯房比不上窑洞凉爽,陕北却又比不上西柏坡的位置环境的适中与优美!美不美的倒不在乎,当紧的是这个总指挥部的位置所在!
中灶食堂的这两间屋,又是饭厅,又是会场,会议一停,不用挪窝儿就吃饭,真还是省事、方便,一举两得!不美的是:它也是小坯屋,阳光一照,也如个烘烤箱!时令又正值酷暑季节!
晚上,那些"大将领"们,几个人挤一个小坯屋。他们都把酷暑忘掉了,几个人围一盏灯,又是看,又是写,还有的滔滔不绝,说得蛮有兴味。好像每人心里都有说不完的大喜事!
会议的内容也不用打听,还不是书记处的"运筹",拿到这里来讨论、研究和部署。长林想,咱少动这个脑筋吧,反正还轮不到我去指挥大决战呢。他站在那个饭厅的外面做保卫,不要听也灌进耳朵几句:什么建设五百万解放军啦,准备三至四万干部啦,还有准备成立临时中央政府啦等等。
长林想,在陕北的时候,中央机关的人爱说:“五个杯子碰到一起(指五大书记),蒋介石就该倒霉了!”现在,不仅仅是五个杯子,而同几十个杯子碰到了一起,等着瞧吧,会有一场红火热闹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