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一起,只吃米糠、秕谷和瓜果合在一起再加几把黑豆片熬成的“钱钱饭”。 时隔两个月零10天,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国土地法大纲》在陕北神泉堡公布。土地改革——中国历史上一场亘古未有的大变革轰轰烈烈地开始了。后来的1948年9月,当毛泽东得知在过去的两年里,有160万左右分得土地的农民参加了人民解放军,满怀分到土地的巨大喜悦奋勇作战时,漫步在西柏坡村外一望无垠、稻浪•滚的田里,他的心情是何等的欢愉呀!
即使许多年以后,当人们翻开解放战争的史册,都不能不为其宏大瑰丽和神奇而由衷赞叹。天下兴亡,一朝定论,这其中的道理,竟被西柏坡诠释的清清楚楚、一目了然!共产党人是把人民当作靠山的,顺应民心就能克服困难战胜强敌,推进事业争取胜利,广大的老百姓都是通过共产党人的所作所为进行主动选择的,他们坚信跟着共产党就能争取到生存的权利就能过上好日子。如果再表达的理性化一点,就是所谓“民心所向”的目标,永远都是朝着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古今中外盖莫能违。那么,执意要背逆这民心潮流的蒋介石,尽管拥有一国之权杖,再加上美国大老板的支持,最终也还是被淘汰出局了。
淮海战役中,一位被俘的国民党高级将领被押下战场时,看到浩浩荡荡的支前大军,有的挑着扁担,有的推着小车,有的赶着满载物资的大车,在曲折的道路上艰难而又坚定地向着战场的方向行进时,他非常震惊,继而不无感慨地说:“国民党失去了老百姓的支持,气数尽矣!”
陈毅元帅曾感慨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山东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这是身临其境的高级指挥员深有所感的话。聂荣臻在他的回忆录中记载了平津战役中,华北人民支援前线的动人情景:“那时候,正值隆冬,冰天雪地,他们听说要解放北平、天津、张家口,立即掀起了支援前线的热潮。那情景真是非常感人,非常壮观!当我从孙庄去孟家楼平津战役指挥部的时候,一路上看到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和广大民兵,赶着满载物资的大车,不分昼夜地朝北平、天津方向前进,真是前不见头,后不见尾,一眼看不到头呵!我还得知大清河两岸的人民群众,昼夜组织 40000多人参加突击破冰队,两天内砸了100多里冰河,使白洋淀和大清河两岸的船只,能够将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
在西柏坡纪念馆,至今仍保存着哈尔滨市顾乡区靠山屯全体翻身农民写给毛主席的一封信,时间是:民国三十六年九月十日。换成公元纪年就当是1947年的10月份了,正是全国土地会议结束不久。信是这样的:“毛主席啊!没有您我们真的饿死了,这回我们都翻身了,分了地,分了马,分了衣服、粮食,都有吃有穿也都抱团了,一定打倒大地主,打倒反动派!眼看冬天到了,你那里很冷吗?给你捎去了一件皮大氅,一双鞋子,一双毛袜,一顶帽子,这是我们的翻身果实,也是我们的一点点心意,请您收下吧。我们都想看看您,离的又这样远,也见不着你,请你把最近的照片给捎一张吧。”
西柏坡是个诠释民心的地方,刚走近它时,你看到一座座小院,会觉得很平凡,但,那怕再稍靠近一点儿,你就能痛快酣畅地亲身感受它的强大和震撼!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指出:“我们已经在北方约有一亿六千万人口的地区完成土地改革,要肯定这个伟大的成绩。我们的解放战争,主要就是靠这一亿六千万人民打胜的。有了土地改革这个胜利,才有了打倒蒋介石的胜利。”
1948年,粟裕同朱德等在城南庄合影。左起:薄一波、蔡树潘、李先念、粟裕、彭真、朱德、陈毅、聂荣臻。
距中共中央在西柏坡进行土地改革40年之后,中共党史界资深专家胡绳曾这样评述道:“在如此广阔的范围内进行土地制度改革,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一次翻天覆地的大变革,它从根本上废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