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奇伟遵义败绩后,蒋介石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一九三五年三月三日,蒋下令:“本委员长已进驻重庆,凡我驻川黔各军,概由本委员长统一指挥。”(86)然而,“委员长统一指挥”不但行不通,而且引来了更大的混乱。率队追击红军的川军郭勋祺与黔军何知重相遇,双方一阵混战,健亡枕籍。蒋介石的飞机搜寻红军,国事先不了解各部位置,见黔军后一通乱炸。
指挥的混乱,联系的缺乏,交错的矛盾,各派军阀的不同打算,这一切事实的存在都为我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提供了可能。
遵义战设后,南渡乌江前,中央红军在遵义一带寻战,三渡赤水、四渡赤水,在川黔边前进、后退几达—月。在此期间,蒋介石数电吴、周两纵队取守势防御。于三月五日,蒋命吴奇伟在“乌江南岸暂秘其行动”;令周浑元“暂取守势防御”。(87)三月十三日,蒋介石又电令周纵队“必待匪情明了,方可大举”;吴纵队“须搜索前进,不可随意轻进”。(88)川军不南下,滇军不北进,“中央军”坐守碉垒。此时出现了难逢的所谓“朱毛仍据北岸地区,无军进剿”(89)的大好时机。就是因为薛岳同时执行监视桂军(90)、收拾黔军、追堵红军的三重任务,无暇顾及,而蒋、桂则斗法贵州,川、滇卫护本省,湘何意在湘西,黔王彻底垮台。在此反革命营垒内部矛盾纷乱复杂的情况下,中央红军四渡赤水,调头南下,巧妙地从敌军间隙中穿插疾进。三月二十七日,中央军委及时作出“我野战军主力决南移寻求机动”(91)的决定。三十一日红军主力由刀靶水再次渡过乌江,并以一个团伪装主力东进,另以红军四团佯攻贵阳,掩护大军南下,四月九日,中央军委指挥红军主力在贵阳、龙里之间通过,然后全军向西奔去,于四月十五日至十七日渡过北盘江,直向云南挺进。
总结红军长征的这段历史,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在蒋介石看来,红军长征是他扫除异已,扩展势力范围的一次难得的机会。地方军阀各个集团在红军突围、蒋介石严令堵截的形势下,意识到蒋介石一定会玩弄一箭双雕的伎俩。综观蒋介石的所作所为,他确实是双管齐下,既要“围剿”红军,又要收拾地方军阀;而防止红军进入其统治地盘,拒阻蒋介石的渗透和并吞,则是地方军阀相应的两手。由此引来了国民党中央和地方军阀激烈的明争暗斗。这样一来就削弱了国民党反动派对付红军的力量,造成了红军实现战略转移的有利条件。
遵义会议后,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指挥下,红军成功地把握了蒋介石与贵州军阀的矛盾以及川、黔、滇等省地方军阀之间的矛盾,运动迂回,进行了长征中著名的四渡赤水之战,从而冲破了敌人的重围,而在湘江战役中红军遭受严重损失的教训,就在于当时中央的“左”倾错误领导,没有能够利用敌人内部矛盾。
中央红军长征的史实生动地表明,要夺取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善于利用和把握敌人的内部的矛盾,遵义大捷和四渡赤水就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正因为如此,总结和分析红军长征中在这方面的得失,是非常有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