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统战艺术方面,他是第一个走出根据地,进入国统区,面向中国、全世界展示共产党人风貌的领袖人物。他在全党从事统一战线工作的时间最长,结交面最广,始终处在第一线,是举世公认的推进统一战线政策的一面旗帜。他通过自己的工作和表率作用,树立了共产党的形象,团结了各方面人士。他襟怀博大,作风民主,坚持原则,善于妥协,认为:求同存异是广交朋友的基础,尊重人格是建立友谊的前提,以诚相待是结识朋友的纽带,取长补短是发展友谊的风帆,心灵勾通是联络感情的桥梁,目标一致是巩固友谊的基石。他说:“善于团结的人,就是善于在共同点上统一矛盾”,并以钢铁和水泥为例,说明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加水搅拌,把它们结合起来就变成钢筋水泥那样强而有力的新材料,以此比喻统一战线的威力。
在语言艺术方面,他重视宣传,长于谈判,用语通俗,生动幽默,措词得体,语意贴切,是一位众口皆碑的语言艺术大师。语言是事实和思想的外衣,只有用语简洁准确,才能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他博古通今,融贯中西,思维敏捷,才智过人,常常妙语连珠,佳句连篇。他逻辑严密,说理透彻,信仰坚定,精力充沛,连外国人都称道他有一张难以应付的“铁嘴”。他机智灵活,随机应变,诙谐幽默,谈笑风声,在任何复杂场合都能从容自若,应付自如。他待人坦诚,话语亲切,亦雅亦俗,由情达理,能一下缩短高级领导人和普通老百姓之间的感情距离。总之,他那精湛的语言艺术,是他施展领导才华得心应手的工具。他的“知识的力量和个人魅力使许多人着了迷”,无一不“闻其风而悦之”。
在人际关系方面,他以诚交友,尊重自愿,设身处地,排忧解难,以其高尚的品格、渊博的学识、开朗的性格、宽广的胸怀,营造了磁力极强的人际吸引场。人人都说周恩来人缘好,这好人缘从何而来呢?是因为他真正做到了不念前嫌,不忘旧功,不计名利,甘当助手。他说:“要划一个最大的圈子,把凡是能够争取和我们合作的人士团结在一起”,对于那些有过宿怨、政治倾向和世界观完全不同的人,也要“化敌为友,化恶为善,尽可能地争取成为同道者和同情者”。有人说,他甚至能与魔鬼一道工作,并从那里榨取一点好处来。由此可见,他那超群的人格魅力和感化力量,达到了何等的境界。
在领导风格方面,他是一位直率坦诚的领导人,以恃德恃诚而风化天下。这种领导风格,不是宗法制度下的所谓“仁德”,而是以大多数劳动人民谋利益所表现出的风格特征。他这么做,是他一生热爱人民,把自己看作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把人民的利益看得比泰山还重,才怀着深深的道德责任感,去推动各方面的工作。对于领导方法,他既讲原则又不失灵活,既宽厚又不怯弱,既自信又不专横,既随和又有节制。真正做到了:理解为先,知音为乐,刚柔相济,分寸适宜,化蓝图为现实,化腐朽为神奇。
(三)
在个人修养方面,他仪表堂堂,风度翩翩,举止优雅,谈吐不凡,使人可亲可敬。这种美扬溢于外,根深植于内,是其素有修养的精神气质的表现。他几十年如一日,自备炉锤,锻造品格,为政清廉,朴素谦虚,弘扬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一方面,他身居高位,大权在握,却从不为自己和亲友谋私利,像一头牛一样,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另一方面,他不摆架子,不愿惹人注目,从各方面自觉约束自己,“不使人感到自己是领导人”。这两方面的统一,使他的领导艺术独具风格。这种独具魅力的风格是无以伦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