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联和东欧各国,许多人冲破当局的阻挠,以各种方式表达对周总理的哀思。有的人冒着风险来到中国大使馆吊唁,站在总理遗像前,泣不成声。有的人写信,代表自己、全家和亲戚朋友们表示深切哀悼。
当周恩来总理逝世的消息1月9日上午传开后,巴基斯坦全国举哀。所有公共建筑物上的国旗都下半旗,各界人民充满哀痛,到处是默哀的忧郁。巴基斯坦议会作出决议,决议说:“巴基斯坦人民一向敬爱周恩来总理,并极尊重地把他视为自己忠实可靠的朋友。他是巴中友谊的主要缔造人之一。由于他的逝世,亚洲的一座灯塔熄灭了,世界失去了我们时代最伟大的革命家和政治家之一。”周总理曾多次访问卡拉奇,卡拉奇人民特别熟悉周总理。当地朋友曾多次谈到周总理捡起一面巴基斯坦国旗的动人故事:在周总理到该城市的一次访问中,由于欢迎的人群十分拥挤,有一面纸做的巴基斯坦国旗不慎挤落在地,周总理看到后,马上弯腰捡起来,用衣服擦掉旗子上面的土,揣到自己怀里,在场的巴基斯坦朋友无不为之感动。
菲律宾外长罗慕洛在获悉周恩来逝世的消息后,立即发表声明,他说:“中国总理对促进国际谅解作出了重要贡献,没有这种谅解,世界就没有稳定的和平。周恩来是对历史进程产生深刻影响的中国革命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他已经名列最伟大的亚洲人之一,他还被认为是当代巨人之一。”
印尼前外长阿卜杜加尼发表谈话说:周恩来是一位很有才能的政治家。他对世界形势的分析能力是惊人的,他的交际方式是最和蔼的并且永远是谦逊的。他在谈判时坚持原则,但又总是表示愿意和解。万隆会议之所以成功,是由于周总理所显示的这种精神。
新西兰《人民之声》的文章说:从新西兰到冰岛,世界各地劳动人民都由于周恩来的逝世而蒙受巨大损失。他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以他极大的才能为人民服务,他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最高需要,因为他是同人民结合在一起的。正因为如此,他才表现出非常真诚和非常明显的谦虚,他耐心倾听和细心关注任何一个同他谈话的人。
斯里兰卡政府宣布,全国为中国总理周恩来志哀三天。一位政府发言人说,在北京为周恩来举行葬礼的当天,将宣布为公休日。班达拉奈克国际研究中心2月5日为已故中国总理举行了追悼会。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亲自主持追悼会并致悼词。
中国驻泰国大使馆1月15日在曼谷举行了隆重的吊唁仪式,克立总理等泰国政要、旅泰华侨等一万多人前往吊唁,对周总理逝世表示哀悼。当天一早,周恩来总理灵堂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在一阵阵低沉的哀乐声中,成千上万前来致敬的人们,排着队,沉默地向周总理遗像行礼告别,向站在灵堂左侧的中国代办吕子波和馆员握手慰问。不少团体、个人献上花圈,题上悲痛的悼词,不少人泪水盈眶默然啜泣。吊唁的会场,充满肃穆悲戚气氛。
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中国大使馆,这两天开放给公众人士向周恩来总理灵堂凭吊以来,一时前往吊唁的人络绎于途,川流不息。几乎所有内阁部长都亲自前来,这种情况即使不是空前的,也该是罕见的现象。一名老摄影师,在灵堂上放声痛哭;有的在凭吊时满含热泪,泣不成声。在送花圈挽联的一行列中,有不少是个别工友或职员亲自送来的。一名建设工友,手持一幅用镜框镶好的匾牌,上书:周恩来总理逝世,世界领袖模范。像这种超越国界的热情和敬爱,可见周恩来总理一生事迹感人至深,不仅是中国人民同声悲悼,而世界各国人民对他的贡献和伟大,永铭难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