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同志离开我们已经12个年头了。再过一个月,即3月5日,是他的90诞辰。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为了表达中国共产党人、非党人士和人民群众对恩来同志的怀念,邀请聂荣臻、薄一波等老同志和古耕虞、程思远等老朋友撰写了回忆文章;邓颖超同志也写了怀念文章。在几十篇文稿聚集之后,文献研究室的同志要我为这本集子写篇短文,作为序言。恩来同志是我的老战友、老领导,素来为我所敬重,我自然乐于接受这一任务。
恩来同志是值得人们永远怀念的坚贞的共产主义者。他从1919年参加著名的五四爱国运动开始,经历了许多艰难复杂而又光荣伟大的斗争:中国共产党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革命军北伐,上海工人武装斗争,南昌武装起义,白色恐怖下的地下斗争,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作战,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抗日大后方的统战工作,日本投降后国共两党和平谈判,人民解放战争直至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克服“大跃进”后的经济困难,进行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而后就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恩来同志终因心力交瘁,病重不治,于1976年1月8日逝世。这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正是被剥削、被压迫、被欺凌的中国人民进行翻天覆地斗争的年代,正是羸弱、贫穷、落后的中国开始走向强盛、富裕、文明的时代,恩来同志不仅从未间断地参加了由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领导的这些伟大而艰难的斗争,而且毫无保留地把全部精力献给了革命和建设的光荣事业,直到最后一息。
恩来同志在长期斗争中,同党内党外的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建立了亲密的感情。尤其在十年动乱时期,环境复杂而又艰险,他如同“在荆棘中潜行,在泥泞中苦战”,几乎耗尽了所有精力,做一切力所能及的工作:减少政治损失,维持经济生活,保护广大干部,支持正义群众,改善对外关系,等等。恩来同志这种为共产主义理想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在广大干部和群众中,以至在国际人士中,树立了忠诚、亲切、勤奋、坚毅、无私、无畏的崇高形象。当他逝世的消息传出以后,数以亿计的人痛哭失声,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连续几天自发出现前所未有的悼念人潮。1976年1月15日,首都百万以上的青年和老幼妇孺伫立在凛冽的寒风中几个小时,向他们最敬爱的人的灵车最后告别。有这么多的人民群众,自动走向街头,以最深沉的悲痛,来悼念一位共产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这是没有先例的。这不禁使我想到,对于一个政党来说,人民群众的信任和爱戴,才是远比钢铁还坚固的基座。有无这样的基座,关系着党的兴衰存亡。对无产阶级革命家来说,也是如此。
在这篇短文中,没有必要重复阐述周恩来同志对党对祖国对人民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他作为无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建设领导人、外交家等在各个方面所建立的巨大功绩。历史将记载这些功绩传之后世。我在这里只说几点我的深切感受,也是值得我和大家一起学习的几个方面。
周恩来同志是一位既有革命胆略又有求实精神的共产主义者。他在每一重大斗争中,善于把两者结合起来。他是非常务实的人,时刻不忘实事求是这一原则。每件工作,他都要弄清实际情况,考虑到前后左右,正反两面,以及当前和长远、国内和国际的种种条件及实际效果。他考虑问题的周密和细致是出了名的。我认为,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处理重大问题,即使是自己负责的日常工作,谨慎一点,周到一点,多花些时间和精力作调查研究,反复酝酿和讨论,是必要和值得的。恩来同志的这种认真处事的踏实作风,来之于他对党、国家、人民的事业绝对负责的态度。共产党人,首先是领导者,对人民的事业要负责任,这是根本的一条。恩来同志的这种求实作风,与他的谦逊也有很大关系。即使在工作很顺利很成功的时候,他也没有一点骄气。这确实不是容易做到的。有丰功伟绩的伟大人物,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现在,我们的任务更重了,工作更复杂了,也就更应象恩来同志那样,坚持求实态度和谦虚谨慎的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