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韶山,毛泽东故居的讲解词上,没有说明他的家庭是中农、富农,或地主。但来参观的人会感觉到,他家不会是当地的大财主,但也决不是贫下中农。而是个有地种,有饭吃,而又较为富裕的小康之家。毛泽东小时过得会是比较富裕的生活,至少;会挨饿受冻,不会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
但是,在他当了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指挥数百万大军,而且已经打下了半个中国,又即将取得整个“天下”的时候,过的却是贫穷的日子。单衣补成了夹衣,还在补,甚至有挨饿受冻的时候。
不可想象。没有亲眼所见,尤其是几十年之后的后代人,有可能不会相信哩。你想,旧社会的一个连长,管百多人的这么个小官儿,都会花天酒地;到了八九十年代,许多的普通老百姓,进饭店摆一桌,花个几十块、上百块,不算稀罕,甚至成了家常便饭。
毛泽东是什么样的人物,能这么"贫穷"吗?单是军队他管着有多少,他手下的将军们又都是什么人物,彭德怀、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徐向前、聂荣臻……一个林彪即指挥100万大军。仅仅为配合东北作战,牵制华北敌军,一次并不十分重要的出兵绥远,毛泽东一次即交给杨成武10万块现大洋。这说明他手里还是有钱的。
可是,他说这钱不是他的,他自己连一分钱也不能动用。只能过简朴的日子。过了这个冬天,到了1949年春天到来的时候,也就是在他取得整个“天下”的时候,他在西柏坡最后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上,又特别强调了一次“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他这种艰苦奋斗,是不是跟他的得天下,安天下有关呢?
他一天吃两顿饭
这一个冬天,是他最忙的一个冬天,也是他这一生获取胜利最大而又最多的一个冬天。这也是他奋斗一生,获取最大成功的一年,功绩最卓著的一年
这一年毛泽东55岁,已逾知天命之年,倒是他的精力最旺盛智慧最多,又发挥最好的年龄。那么多重大决策,没有一项出现大的失误,那么多决战的战场,他安排得那么细致周到,却没有一处错了的,没有一处败了的。他的对手,有着那么多赫赫有名的大军事家,却被他这个并未受过专门军事训练的人,打得一败涂地!有人说,这一年是毛泽东的鼎盛年,是他一生的鼎盛时期。
有迷信人讲,这是毛泽东的天命之年,出现的天命。要不为什么么他指到哪里,就打到哪里,就胜到哪里呢?他的对手有着430万训练有素的精兵强将,使用的是现代化武器,而他指挥的却多是临时征集的握锄把子的不会打仗的农民,换握在手里的又是小米加步枪,最多时也没超过500万。倒成了无往不胜,战斗力强大的部队。这是为什么呢?
好像毛泽东站在西柏坡的柏树坡顶上,把大手一挥,整个华夏大地上空那翻卷的乌云,便忽啦啦一下扫个净光,随之出现的是晴朗朗的万里晴空。要不西柏坡为什么在上几辈的老人中就传说,这个地方要出掌管天下的伟大人物呢?
这当然仅仅是巧合了一个民间传说,并加上了迷信。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其中有着复杂的原因,值得后人去细细研究。
冬天到来的时候,国共双方决一死战的战火,烧到了白热化。
11月2日,辽沈战役刚刚结束,仅仅隔了3天,11月6日,淮海战役即打响了。朱德总司令在辽沈战役打响之前就说过,“中原战场是决战的战场,自古以来谁在中原取得胜利,最后胜利属于谁的问题就能解决。”
对于南京政府来说,这个中原战场就分外重要。因为徐州是南京的北大门,如果让共军把大门打开了,南京也就完了。因此,蒋总统把他的80万精兵,调集到了徐州,是死是活,要拼死一战。他对他的几位有名的兵团司令刘峙、杜幸明、黄伯韬、李弥、邱清泉、黄维说:
“拼死-战,坚守中原,愿诸位与徐州共存!”
人民解放军在徐州四周布下的是95万人马。虽比国民党军队多出15万,实际上力量还差些,一是装备差,二是其中有40万地方武装,武器更差。但士气很高。双方比起来,仍可以说是势均力敌。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