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在特殊情况下,有着特殊任务的,一次“杨成武毛儿盖受命”。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亲自召见了红四团政委杨成武。
如今又是在特殊情况下,有着特殊任务的一次“杨成武西柏接受命”。又是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及军委副主席、中央书记,召见了第三兵团司令员杨成武。
十万现洋,我怎么带
毛泽东接着说:“出兵绥远,困难是很多的。这跟我们过草地,有一点类似的情况:毛儿盖那里的藏民,受反动统治者的宣传与强迫,我们买都不易买到粮食;绥远那里,也一直在敌人的统治下,那里的老百姓对共产党和解放军还不甚了解,粮食也不容易搞得到。我们的大批部队进入以后,粮食就是个最大的困难。
朱总接着说:“傅作义在那里经营了20多年,打下了较强的基础。第一,他有两个兵团,即孙兰峰兵团与董其武兵团,武器装备还不错,有着较强的战斗力。你想消灭他,他不会轻易束手就擒的,一定要跟你拼命干一场。这又是一个困难,不能轻视了敌人!
“第二,傅作义多年经营那里,群众对他抱有幻想,对我们像对鬼子那样实行坚壁清野,我们的部队要搞不到粮食,那就站不住脚!这又是一个不可轻视的问题。”
“成武啊,你们到绥远要站住脚,那就得准备饿3天肚子,吃两天草啊!”毛泽东说。
“怕是要饿4天肚子,吃3天草!”少奇又加一句。
毛泽东接着说下去:“再困难,也要站住脚。这是让你们开辟的新战场。不一定要全部消灭敌人的两个兵团,但一定要把它拖住,使华北敌人不能够出关,辽沈战役的胜利也就可以保证了。你们这是间接参加辽沈战役,武器弹药要补充好,粮食问题,我们可以帮助解决一部分。”
毛泽东说到这里,稍稍思考一下,转向周恩来说:“你跟薄一波同志说一下,给杨成武部队发10万块现洋,让他们背着。到揭不开锅的时候,就用现洋买。在毛儿盖不好买,在绥远还是可以买得到的。”
周恩来点了点头说:“好吧,我立即通知薄一波同志,请他拨出这笔款子。”
“10万现大洋,我怎么带得动啊!”杨成武倒有些发愁了。
朱德听了杨成武的话笑了:“你们可以用红军时期那个办法嘛,连长背50块,排长背50抉,分给大家背,没有吃的就用现洋换,搞不到小米,可以买土豆。”
毛泽东坚定地说:“首战必胜!站住脚以后,第一仗就把集宁那个师消灭掉!然后向西,把包头夺过来。中间就给他剩下一个归绥。”
少奇说:“占领包头很重要,包头以西就是宁夏的马家骑兵,卡住包头这个口子,‘二马’就不敢东进。”
这像在下命令吗?不像。像在开座谈会,共同研究这一仗如何打。实际,还真是在下命令,下得十分具体,替执行命令者,把一切都想到了,困难如何解决,仗如何打,先打哪仗,后打哪仗,安排得周周到到,妥妥贴贴。让执行命令的人,口服心服,信心百倍,必胜无疑了。
已经这么细了,可是几位总指挥的话,还没有说完,他们还觉得不细呢。下面又教给杨成武必须要注意哪些事情。诸如,军队的纪律,必须要秋毫无犯,买卖公平,帮助群众治病、挑水、扫院子。还有严格执行俘虏政策,工商业政策等等。
这个下达命令的“座谈会”,开得更热闹了,一个个越讲越兴奋,越讲越激动,连开头讲话少的“大胡子”任弼时、刘少奇,也都讲上劲来了。已经不像命令出征的“座谈会”,倒又像已经获得胜利的随意议论了。
使接受命令的杨成武,得益匪浅,因而出兵十分顺利。
但是,也多少带来一点“副作用”。杨成武进兵绥远,开拔后仅20天,敌方误把烟堡当成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所在地,即如前面说的,遭受了一次大规模地空袭。不久,敌方便发现,华北解放军全部开往绥远、冀东、平北与平西。因而在北平与西柏坡之间,发生了一次现代战争中的“空城计”。
应该说是“空城不是计”,因为毛泽东并没有用计,只是造成的结果,有点儿像诸葛亮在西城对司马童基用的空城计。
空城倒是真的。杨成武出兵绥远之后,华北部队全部调到了平津的东、西、北三面,华北的广大地区,尤其是冀西四周的广大地面,可以说是无华北野战军的一兵一卒了。西柏坡这里,也仅仅留了不多几个警卫人员。司马董事调来10多万大军,要向诸葛亮发起攻击时,西城尚有2500士兵,敌我悬殊,相比之下,便等于空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