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为什么要写这么多呢?几十张纸条儿都快用完了,还在写,正面写满了,反面写,翻来覆去,就是这几个字。一边写还在指派警卫员:“小冷,地上有根大头针,把它拣起来!”小冷一边拣,一边想,他的眼早花了,又正在写字,怎的就看见地上那根大头针了?
小冷在拣那根大头针的同时,把地上一团擦过墨的烂纸也拣起来,正要扔出去,只听董老又说:“不要扔哩,把它翻过来还可以擦墨用嘛!”
跟董老时间长的人,都知道他是个“过光景手”,勤俭节约会打算,是没人能比得了的。他在长征路上用的一块破军毯,别人跟他一样破的,那时就扔掉了。他把别人扔掉的拣起来,补在他的军毯上,一直用到了西柏坡,还铺在他的床上呢。
不会过日子的人,走在那长征路上,草鞋破了,脚一甩,扔到路边去,干脆光脚板走路。可是,到了那满路石子,甚至长有蒺藜的地方,可就出洋相没办法了。董必武却不这么办,他常常把别人扔到路边的草鞋拾起来,到了休息的时候,拆一双,补一双,两双破的,变成一双好的。他的脚上,从来没缺过鞋穿,而且还给伙伴们支援了不少。同样的条件,富的富,穷的穷!
这些事,警卫员们当然都知道。现在还弄不清,董老写那么多一模一样的字干什么。这一天晚上,墨备好了,他没写,却跟警卫人员们说:“你们也来写两条。”
“我们都写不好。”
“试试嘛。写完了咱们再来挑,谁写得好就用谁的。”
原来他是为了挑选!竟然写了这么多。警卫员们早知道他那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精神,却没想到,写几个字也这样。
“不用试了,我们的字要跟你的比,那是天上差到地下,差得太远了!”
“你写的这几十条,哪个也不错,条条都能用。”
在:董老的书法的确很好,写出的这几十条,很难分出哪个好一点,哪个差一点。条条都用心写了,一撇、一捺、一个点儿,全是一丝不苟的。董必武见他们谁都不写,才说:“那你们就帮我挑吧。”
于是,每人都挑了一大把。董老只好自己又从中细细比较挑选。最后挑出三条比较满意的,让人送交给负责印制人民币的人。送三条的意思,当然是让人再挑一遍。
有一条印上了人民币。是好,是坏,后来的人,甚至是人人都可以看得到。只要在我们中国大陆生活的人,谁家里也不会没有人民币。只是早年印制的是,“中國人民銀行”,后来印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将“国”与“银”两字简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