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长篇连载>>《日出东方》>>正文
第八章 董必武为何学纺线
2007-07-04 15:00:05
来源:《日出东方》
作者:阎涛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几万,甚至几十万双鞋底,一个小小军工厂,没有这么多的工人来纳。只好把垫好又裁好的鞋底,雇人来纳。雇的对象主要是“以工养学”的学生,和要缴纳小米任务的机关干部。于是中央机关,包括董必武在内,便有生产门路了。

    这个军鞋厂,在西柏坡西北方向60多华里远的清水口。中央机关的行政处,派牲口,到清水口去把剪裁好的鞋底驮来.,分给大家,等纳好了,再用牲口驮去。纳一双鞋底,总可以挣到几两小米。

    董必武的生产方式,主要是纳鞋底儿。工具很简单:一把锋利的锥子,一个夹板儿。鞋底在夹板上,董老有空了,就坐在小凳上或草墩上,用两腿再夹住夹板儿,纳上几锥子。

    费劲不小,收入不大。但没人埋怨挣几两小米太少,董老就更不嫌少了。一是技术差,纳得慢;二是他懂得这是半义务性的。妇女会员,自贴布料和工夫,一两米都不挣呢。公家的人,给公家干活儿,还挣几两米,能嫌少吗!

    就这几两米还都抢着干哩,甚至抢不到活儿,纳完这一双,下一双还不定有没有。董必武本来是想依靠纳鞋底来完成生产任务的,看来这并没有把握,必须再开拓生产门路,才能保证。

    寻找什么门路呢?董老的夫人何连芝在纺线,不少人都纺线,线的需要量更大。机关、学校、老百姓,还有数百万解放大军的服装、鞋帽用布,都靠的手摇纺车,抽出的那一根线!

    解放区连一座纺织厂也没有。打下了石家庄,有了一座大兴纺织厂。可这个厂让敌机炸得破破烂烂,一时半晌还开不了工。就算开了工,也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必须还要依靠这笨拙的纺车儿。

    董老下决心要学纺线。可他的警卫人员都不同意:“你有一项生产就可以了,何必盘腿窝膝地受那个罪!”刘国安劝他。

    “你上了年纪,腿僵腰硬的,盘不住腿了。”小冷也劝他。

    “你的任务,我们给你包着还不行。你一斤不生产,我们也能全给你添上!”警卫员们一齐表态,要包他的任务。这群年轻人正在拉沙子、抬石头,搞建筑,活儿重,收入自然也多些。

    “每人都有每人的任务,你们完成的再多,也是你们的超额,却不能说是我董必武完成的任务。我们各自都要尽自己这个义务,谁也不能代替谁的!”

    他的夫人何连芝倒是支持他:“那你就拜师学艺吧,我保证可以把纺线技术传授给你。”她倒真是个纺线能手。

    “哪一天看不见你纺线,再复杂的技术也偷到啦。甭说就那么两下子,一手拧,一手抽,还用的着拜师傅?”董老这一辈子,经历的事情不比别人少,他当然懂得,不能把简单的事情,都看简单了的道理。可这纺线的活儿,他还真看简单了,认为拿起来就会,顶多一试就会。

    “咱可说好了,你要纺不成或纺不好的时候,可不能问别人。”

    何连芝说这“不能问别人”的意思,是不能向她求教。

    纺线的工具,比纳鞋底多少复杂一点儿,必须要有一架纺车。纺线的人这么多,老乡家里的也都用着,何连芝用的那架,闲的时候很少,也不会借给他用。

    于是便张罗买木料,让警卫员去借木工工具,他想自己动手做。做纺车不难,不管做好做歹,是可以做成的。警卫员想,他工作那么忙,拿出两天时间做纺车,得不偿失,还不顶生产任务。刘国安没跟他商量,说去找木工借工具,头次去说正用着哩,二次去,搬回来一架纺车,说木工自动帮忙给做成了。

    董老的主要目的是纺线,看到纺车做成了,自然很高兴,也不再细问怎么做了。他让小冷到行政处帮他把棉花领了来一一这是有严格规定的,领一斤棉花交一斤线,差一两也不行的。

    董必武高高兴兴投入新的生产劳动,强迫那僵硬的两腿,盘坐下来,一手摇起纺车轮子,一手抻住棉线。轮子摇得嗡隆隆转,棉线却是抻不出来,一抻就断。

    幸好有个场外指导:“慢一点,悠着劲儿!”何连芝是不请自到,自动在旁指挥的。

    董老抻不出线来,自然老老实实听了夫人的指导。放慢了抻的速度,果然神出线来了。但是,粗一轱辘子,细一轱辘子,粗的像大绳,细的如发丝。不用说织布,连麻袋片子也织不成!

    “停!停!”何连芝喊。

|<< << < 1 2 3 4 5 6 7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第七章 毛泽东的室外办公处
·下一篇:第九章 十万现洋,我怎么带
·第九章 十万现洋,我怎么带
·第七章 毛泽东的室外办公处
·第六章 把总司令“丢了”
·第五章 周恩来撞在了树上
·第四章 邓大姐授来虮虱
·第三章 毛泽东来到西柏坡
·第二章 花山不速客
·第一章 大山环抱的京都
·引言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黄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深切缅怀
特稿: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深切缅怀
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
王小霞: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
特稿: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
特稿:周恩来的家风同毛泽东保持一致(组图)
周秉宜:周恩来的家风同毛泽东保持一致(组图)
特稿:周恩来的家风同毛泽东保持一致(组图)
一幕悲壮,一个故事(图)
不忘历史教训,铭记烈士功勋——茅山老区革命英烈事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