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长篇连载>>《东行漫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正文
第二十五章空城不是计
2007-07-05 09:12:32
来源:《东行漫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作者:阎涛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李涛转进后沟,来到三眼石窑洞的前面。朱总爬在桌子上,正在翻看一大摞资料,一会儿又站起来看看挂在墙壁上的作战地图,再拿起资料对照……他也把敌人包围突袭这里的事忘到脑后了。李涛清楚,总司令正在忙着准备亲赴淮海战场去视察,动身前不能不把淮海战役的打法考虑成熟,好协助前线的指挥员。看他的神情,思想早已在战场上了,李涛怎好这时进去打搅呢。
    他转回头,来到周恩来的住处时,脑袋上都挂上汗珠了。 这一次他走进院子不能先观察了,要那样还是不能打搅,他下了个决心,照直走进来了:
    "周副主席,我们的部队该调动了吧?敌人出了窝,不正是消灭它的好机会!"
    "你想调动哪个部队?"周恩来问。
    "只能是平津外围的部队。"
    "那么我们不要包围和牵制平津之敌了?"
    "可这里……"
    "这里不是我们跟敌人决战的战场!"
    "即使不决战,也要保卫中央啊!敌人的骑兵要是由保定直奔西柏坡,一天多就可赶到的,而我们这整个冀西可以说并无一兵一卒!"
    "一兵一卒还是有的嘛!"
    “不就是我们这一个警卫连,能挡得住敌人的十几万大兵?"
    "用不着兵都能退敌哩。只用两个清扫街道的老头,还大开了城门,不是也把十五万大军打退了吗?"周恩来微微笑了。他是眼李涛说笑话。可又不完全像,难道他与主席、总司令真有退敌的妙计?
    "你说的那是说书唱戏,是有人编出来的故事,不会真有其事的!"
    "那我们就来一次真的。省得再有人编造了!"
    "这个险也是我们冒得的?如果万一……
    "那好吧,既然你这么担心,那就拜托你通知行政处,让后勤人员把东西整理整理,作为转移的准备。只是准备,还不可行动!"
    李涛走出来,顺便看了一眼隔壁的任弼时,他还是平时时那个样子,不声不响地在埋头工作。满脸的黑胡子,看着挺严肃的,实际人和气着呢。
    再往西,穿过主席住处的门前,他又有意绕进少奇住的院子,还装做真有什么事的样子,在院子里停下来朝里看看,然后再装做"他正忙不去打扰"的理由,再走出来。一边走还一边想:原来他们几个好像已经商量过了,谁也不急不慌,眼看敌人的大兵就要到了,却好像根本没听说似的,一切照常,丝毫不受干扰!
    他走出来,在村边上站一会儿。田里的庄稼早已收割完了,还有人在割芦苇。村边的谷场上,堆了一堆晾干的玉米棒子,周围挡了些苇席,人在里面抡起木棒,在往下砸玉米粒儿。一盘大石碾上,在碾稻米……这些老乡也在照常过着安定的日子,他们不会不知道敌人要来骚扰的信息的,可他们也这样沉得住气!——那个时候,鬼子来"奔袭""扫荡"得多了,要等他到了村边,送上几颗手榴弹才转移呢。现在,敌人还有几百里,他们根本没把它当回事。
    李涛来到行政处,刚好有人从石家庄回来。他想,石家庄一定慌乱起来了,府见府三百五,由保定府到正定府,再到石家庄,也不过是三百多里,石家庄肯定也是敌人抢占的一个重要目标,而且那里也无部队驻守,那还不乱了套!没想到却听来人说:"中山路、大桥街、南花园,仍如平时一样的繁华,所有商店照常进行营业。"难道是有人在那里做了安定民心的工作?
    表面上,一切都平平静静。毛、刘、周、朱、任五大书记也确实是"稳坐钓鱼台",并未因此而影响到正常的工作。但是,这个"敌人动用大批兵力突袭冀西"的信息,很快便传到冀西群众的耳朵里,有的人心里早慌起来了,包括中央机关的不少人,尤其是那些警卫人员。他们担心首长的安全,是担心这个总指挥部的安全。既然不调部队来,那就只有撤离,可是,已经到了这个时候,根本还不想撤离,能不叫人心里发慌。
    在警卫员当中,张瑞岐的岁数最大,他的性格老成,经历的事情也多,工作也是老练的。在陕北转战中,他跟在主席身边,几次与敌人遭遇,甚至受到包围,也没惊慌。因为他感到有力量可以阻击,有时间可以让首长和整个机关转移,不会发生意外。现在却感到了危险和威胁,心情早已紧张起来了。
    这天,是他值班。他徘徊在主席住处的小院里,不时站在那棵梨树下面,朝北房的东间里瞅瞅。他想看看主席是否在做着撤离的准备,比如把文件分一分,哪个携带,哪个保存,哪个转交旁人办理……可是,瞅了半天,什么都瞅不出来,完全跟平时一个样!
|<< << < 1 2 3 4 5 6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第二十四章生来的“一目十行
·下一篇:聂荣臻题词
·后记
·第三十三章东方的黎明
·第三十二章洞中数月,世上千年
·第三十一章他在临终之前
·第三十章兵临北平城下
·第二十九章顺人人心悦,先天天意从
·第二十八章寒风雨雪花落去
·第二十七章决战中原
·第二十六章夜行千里奔濮阳
·第二十四章生来的“一目十行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黄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深切缅怀
特稿: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深切缅怀
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
王小霞: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
特稿: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
特稿:周恩来的家风同毛泽东保持一致(组图)
周秉宜:周恩来的家风同毛泽东保持一致(组图)
特稿:周恩来的家风同毛泽东保持一致(组图)
一幕悲壮,一个故事(图)
不忘历史教训,铭记烈士功勋——茅山老区革命英烈事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