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红军所占领的地区,宝兴是小县,在懋功以南大山的出口处,从这里往天全、芦山是比较平坦的地区。在这里作战,不但面对着装备较好的敌人,而且蒋介石的飞机大炮也得以发挥较大的威力。敌人在这一带已构筑起碉堡线,也阻遏了红军的前进。这些都不是当时红军的力量所能摧毁的。蒋军薛岳、周浑元部集结到了红军的正面,以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方法,不但粮食即将吃尽,军事形势也日益严重。敌向北进逼。而红军占领的这一带藏民地区,粮食供应不足,引起藏民反感。藏民不仅阻拦外来的军队,尤其不愿外来军队取得他们自己尚嫌不足的粮食。红军一旦驻扎久了,与藏民争食的情况就日益严重起来。藏族头人为了保护他们的粮食,往往集中数百人与红军对抗,发生武装冲突。
红军的处境越来越困难。
到了1936年2月,薛岳部队6个师配合川军主力开始向天全、芦山地区大举进犯,李抱水五十三师为策应东线敌军,也由康定向丹巴进攻。四方面军前有强敌,后无根据地,兵员无从补充,粮食得不到接济,向南向西向东均无法进军,只好经懋功向西康省的东北部转移。
当时敌人的兵力布置:邓锡侯部约20个团分布在牛头山、水磨沟、大邑、双河场、天官场、山岗地区。刘湘部的两个师、两个旅在玉林山、何场、平落坝地区。潘文华的两个师和一个旅在夹门关、朱家场、中峰场、观音场、名山、金鸡关地区。孙震部约14个团在金鸡关、白芷庙、草坝场、大兴场地区。薛岳部在荥经、新场、老金山地区。刘文辉部在雄州、汉原地区。李抱水部两个团在毛牛,两个团在康定,两上团在泸定、瓦斯沟区。李家钰部在大渡河与西昌、会理地区。2月上旬,四方面军制定了康道炉战役计划,决定撤离天全、芦山和宝兴地区。红军主力迅速向西康东北转移,而以一部在邓生、硗碛、达维、抚边钳制南东两方敌人。
当时全军最大的困难仍是物资缺乏。时已隆冬,部队的棉衣尚无着落,战士们把棕树上的棕毛撕下来絮在单衣中御寒,把未经熟制的牛羊皮做背心穿。口粮无着落只好以却菜果腹。由于粮食困难,当时在部队中组织了牵牛队,广泛训练捉牛、杀牛、吃牛方法。这时,张国焘打算“建立西北抗日根据地”,“准备宣传品及向西发展的工作计划”,也就是要进入甘西和新疆。张国焘在《我的回忆》中说:
“我们在西康停留的期间——1935年11月到1936年6月——前线大致没有战争。驻在康定的刘文辉部与我军隔着折多山对峙,相安无事。我军向西伸展到金沙江的左岸,西藏达赖喇嘛属下经英国训练的少数军队则驻防右岸,彼此也从未向对方射击。蒋介石、刘文辉也曾利用少数藏人,组成游击队向我军搔扰,但这些受蒋介石利用的藏人,往往被藏人视为“藏奸”,没有群众基础,经我军予以打击,也就烟消云散了,其他藏人的零星反抗,我军多数是用政治方法来解决。
我们是集中力量,进行部队的训练,主要是使一般战士了解西北情况和对骑兵作战的战术。我军大致可以在西康地区长期停留下去,但为了解决粮食困难,我们须花很多时间来从事农业生产。这样,会使我们的战斗部队,转化为屯垦军,因而放弃对全国革命的领导任务,这自然非我们所愿。有鉴于此,我们乃仍照预定计划进行,夺取甘肃的河西真诚廊和新疆,与在陕北的红军成犄角之势。训练工作便是根据这种方针来进行。
对张国焘的这段自白,值得注意的,是他有一个预定计划,这个计划就是要“夺取甘肃的河西走廊和新疆,与在陕北的红军成犄角之势”,由此可见后来三个方面军会合后,却发生了四方面军主力渡黄河向西到河西走廊了事,并不是偶然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