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记载为1941年,有的记载为1942年,也是两种不同说法。看来,涞源王二小的卒年有必要进一步查实。
小民兵
其次从小英雄的名字看。无论是涞源的王二小,还是平山的阎富华,在家都排行老二,乳名都叫“二小”,这是农村人家称呼自家第二个儿子的普遍叫法。涞源的王二小,姓王名二小,从字面看,完全符合歌词中“王二小”的词意,基于这一点,许多人推断这个王二小正是歌曲中的小英雄。对此,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不是姓阎还是姓王,而是歌曲中描述的故事与哪一个小英雄的事迹更接近、更吻合。用前边讲过的六条标准衡量,平山的阎富华的事迹更符合词意。
歌曲虽然是一首英雄故事歌,是以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基础写成的。但是,艺术的真实不等同于生活的真实。歌曲中的“王二小”不是真人的•版,而是一个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象,就是说,此“王二小”非彼王二小。而把经过艺术加工的“王二小”硬说是生活中的王二小显然是不恰当的。说到艺术加工,在歌词中可以明显找到。比如说是二小“把敌人带进我们的伏击圈”。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反“扫荡”的军事部署在当时属于军事秘密,不要说一个十二三岁的放牛娃,即使是村里的老百姓也是不可能知道的。但是作者这样写了,正说明“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使“王二小”这个英雄形象更加完美。又如“他的脸上含着微笑,他的血染红蓝蓝的天”。其实小英雄牺牲后的表情并非如此,这样写只是作者对抗日小英雄的赞美罢了。“血染红蓝蓝的天”,是一种烘托的艺术手法,但它是艺术的真实。所以,还是不要把一个艺术形象看成是百分之百的生活真人为好。
从以上情况看,笔者认为,涞源的王二小确有其人其事,但他不是歌曲《歌唱二小》中“王二小”的主要生活原型。主要的生活原型是平山县的阎富华。
这种看法,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编著的《晋察冀日报史》得到了印证:“关于老百姓智斗日寇的报道很多,对群众的鼓舞很大。从放牛娃王二小迷惑敌人的壮举中,可见一斑:平山县一个放牛娃,十三岁的王二小,1941年9月16日早晨去山坡放牛时,把进山“扫荡”的一队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伏击圈,突然我伏兵四起猛攻,把那队敌人全部歼灭。英雄的王二小惨死在日寇的刺刀下。当时隐蔽在附近山沟里的一批干部和老百姓几千人得救了,王二小的英雄事迹传到每个村庄、每个机关、每支部队,大家含着眼泪,颂扬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史》,晋察冀史研究会编,人民出版社出版,1993年4月第一版)。
至于歌词中为什么不称“阎二小”而称“王二小”,笔者认为,其一,前边已讲过,“王二小”是艺术作品中的名字,不是生活中的真实名字;其二,歌词之所以采取“王”姓,是因为“王”是中国的大姓,用“王”更具普遍性和代表性;其三,从音韵角度看,“王”唱起来比“阎”更上口,声音更响亮。
三、“九月十六日”意味着什么
平山的阎富华和涞源的王二小都是牺牲于9月16日。但阎富华牺牲于公历9月16日,王二小牺牲于农历9月16日。公历9月16日,正值秋季的白露已过,秋分将至时节。而农历9月16日,是公历11月4日,已近立冬(11月8日)节气,按现在的说法已到了快供暖气的时候了。涞源当地老乡也一致认为王二小牺牲的时候,天已经比较冷了。“那天是个雪天,山沟里有雪。仗打过之后,沟底下的雪都炸没了。”另据北京老作家陈模著《少年英雄王二小》(P94,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一书中也说,王二小牺牲后,“打扫战场时,灰蒙蒙的天空飘起了小雪花……,雪花落到了王二小的脸上。”两者相比较,不难看出,究竟哪个小英雄更符合“秋风吹遍每个村庄”的歌词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