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几乎都是有梦想的,做文学梦便是其一,至于是否真正能把梦想变成现实,那是以后的事情。陈颖杜先生在年轻时就曾这样做过文学梦的。
陈颖杜先生生于海南,青少年时期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在学校读书时虽然喜欢文学创作,但迫于生计,受父辈的影响,最后走上从商的道路了。他从贫困的家乡出发,过罗湖桥到香港时,身上只有三元港币。凭着自己坚定的信念和艰苦的努力,在香港立足落户后,为求更大的发展,又到泰国开公司做生意,独立创业。经过数十年的奋斗,他最后以生产和出口天然香干花系列产品获得成功,被誉为泰国天然香干花大王。如今他既拥有了财富,也获得了各种荣誉。现在他在摆脱了商业事务之后,又不甘坐享清福安度晚年,而是重新开始了文学创作。这位商战宿将,为圆年轻时候的文学梦,而成为了文坛的新兵。近年来他陆续出版了传记文学《三元港币闯天下》、诗集《陈颖杜短诗选》和《人生之歌》,并在海内外发表了不少短篇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实现了他老来当作家的愿望。
人生之路也许就是这样曲折和复杂的,但喜剧的结局,终究还是艰苦奋斗和不倦追寻的结果。陈颖杜先生已经是物质财富的拥有者,但他还要做精神财富的拥有者,这样他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富翁了!对于陈先生来说,在某种意叉上他的人生也该是完美而无憾的了,我们从他的身上也许可以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
陈颖杜先生老来当作家的事实,自然有他人生经历的特殊境遇。但若是他年轻时就顺利走上了文学之路,岂不说会少一个华人在国际商战中的宿将,而文学之路能顺利地走多远,今天我们却无法去猜想了。陈颖杜先生老来能当作家,除了他自己的文学才能,更为主要的还是他有了人生的丰富经历,为他的创作积累了厚实的素材。列入“海外炎黄精英”丛书、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题写书名、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传记文学《三元港币闯天下》自然就是有力的证明。就是他的诗,也是表达的他对人生经历的真实感情体验。如《红树林——泰国普吉岛见闻》这首诗:“把根深深扎在海底/把头骄傲伸出水面/……/还把地盘向深海扩展/显示英雄本色”。这种触景生情的生存体验和顽强意志的表达是绝不同于那种有闲者的吟风弄月无病呻吟的。其实他的诗和文无论写什么题材内容,都是离不开这种思想感情的基调的。他的创作既不为名更非为利,完全是一种生存感受的表达和精神创造的需要,因而更显得真实与真诚,让人读来更容易理解和感动。
陈颖杜先生老来当作家,还源于他的心灵世界中那种宽阔而广泛的爱。他是商人,但他并不遵从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自私法则。他说“人活着,彼此相互关怀、相互帮助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要“从助人为乐中得到幸福和满足”。他爱家乡,爱亲人,爱朋友,爱员工,尽其所能,做了许多善事好事,而自己生活却十分俭朴,家中没有雇工,自己做家务,除了在电脑旁写作办公、浇园、种花、养草就是锻炼身体和休息。他拥有财富,但并不骄矜,只把自己视为普通人。他在《自白》这首诗中写道:“我爱太阳/它给人类的光和热是无偿/我爱大海/它波涛澎湃胸怀宽大/没有一点自私”。他把自己比作“野草”:“只愿默默地用诗的语言/为人间添一点绿”。应当说,正是这种博大的爱心,使他具备了一个作家的很好的基质,因而他的作品既非物欲的.也不是抽象说教的,人情和人性的美好追寻,使他的文学之树必然常青。
由此看来,老来当作家.对陈颖杜先生来说,既是幸运,也是必然,作为一种文学创作现象,我以为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发表于2003.4.12《文艺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