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在小学读书的时候,我就从地理课本上知道了闻名世界的贵州黄果树大瀑布。那时,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就已产生了对它的无比神往。
1982年,我到贵阳出差,到的那天,省作家协会组织的一个笔会,正好早上出发到黄果树瀑布参观去了,要是我早到一天就会赶上一起去的。黄果树距离贵阳160多公里,那时路又不好走,单独去是很困难的。另外,我也因时间安排太紧,还急着转道四川办事,离大瀑布虽然近了,但仍失之交臂,终未能见到,只好留下了遗憾。自此,十多年过去了,终未能再有机会。
这次我到重庆参加国际华文诗歌研讨会,台湾几位诗人:文晓村、金筑、刘菲、张朗、台客等会后要去贵阳,贵州省作协、《山花》编辑部特派何锐同志专程从贵阳来重庆接他们。何锐是我的老朋友,邀我一同去贵阳,说要安排去黄果树瀑布参观,如此机会难得,我答应了。再说文晓村几位,在北京我们就已见面相聚过,重庆开会又在一起,去贵阳也算再陪他们一程。
我们一行到贵阳后,受到省、市文联、作家协会、《山花》编辑部、省出版社等单位的热情接待,见到了久别的许多诗人朋友,大家都说来到贵阳,不能不去黄果树看大瀑布。黄果树大瀑布吸引了那么多海内外的旅游者,到过黄果树大瀑布的人,没有不为这世界奇观赞叹不已的。贵州的朋友们说起黄果树瀑布来都那么满怀激情,黄果树大瀑布的确是贵州人的骄傲啊!
省文联、作协的朋友们,他们都是因陪客人,多次到过黄果树大瀑布的,他们对这一风景区都已十分了解和熟悉。临去黄果树瀑布的前一天,诗人叶笛在电话中还反复给我谈到黄果树瀑布的情况,并一再提醒,要走进瀑布后面的水帘洞去,那会有更惊人的感受。陪我们一起去的何锐、罗绍书两位,他们也是多次去过了的,但绍书说,他去过那么多次,却还真没有走到瀑布后面去过呢!
从贵阳到黄果树已经修通了高速公路,据司机同志讲,我们乘的车跑不起来,但也只三个小时左右就到了。下车后,大家约定了游览时间,并讲了一些注意事项后,就都急着向人口处走去。其实。这时大瀑布就在我们对面的山崖上,远远望去,恰似一匹大白练悬挂山间,这是我在宾馆等许多地方挂的画上早已见过了的情景,不同的是,现在有了一种亲临的真实感受了。这时,大峡谷中,瀑布声如雷鸣,烟雾濛濛,无声的画已变成了有声的诗了。就在入口处有一座飞檐峭拔的六角亭,据说建于民国初年,亭上有一楹联不知何人手笔,写的就是那大瀑布的情景。联曰:“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对仗工整,形象生动,但我以为,这也太过文人气了,比喻未免纤巧了些。因为从这里正面望去,远处的瀑布雷奔云泄,悬空飞流直下深谷,一开始就可感到一种豪壮雄伟的气势。不知楹联作者看到的瀑布是在什么季节,“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似乎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情景。而我们来的这一天又恰逢阴天,雨雾迷濛,更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红霞似锦”的情状却又全然不存似的。
进了入口处,我们沿山坡迂回曲折拾级而下,台湾几位诗人忙不迭,纷纷拿着照相机一路寻找各种角度拍照。沿路除了卖工艺品、饮料、小吃等小摊与各地旅游点无异外,还有就是一些青壮年男女,背着背兜,里面全是雨衣和拖鞋,见着客人就揽生意,说下面雨雾大路湿,都要穿雨衣拖鞋的。开始我们不以为然,待走到下面时,果然如此。这时从人口处一直跟着我们的小伙子再三劝说,经过一阵讨价还价之后,我们每人都穿上了雨衣拖鞋,而换下的鞋袜之类,就放在了小伙子的背兜里,他也和我们随行,我们就沿着山边小路向瀑布走去。
据说大瀑布在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风韵。我们来时已是9月,水量仍然十分充足。据测量,这瀑布高74米、宽81米,水流量最高可达每秒1000多立方米。我们走到瀑布面前时,仰头上望,大水由天而降,恰似一道宽大的白帷幕,而雨雾直冲云霄,吼声如雷,震耳欲聋。处身在这种情景之中,真感到人是何等的渺小啊!我们稍作停留,几位诗人又纷纷选择角度拍照。戴着眼镜的同志更极感麻烦,不时要取下眼镜,擦去镜片上的水雾,否则一片迷茫,简直无法走路了。
进人大瀑布,即是走进瀑布后面的水帘洞。这水帘洞的位置十分奇妙,它紧贴着大瀑布后崖拦腰横穿而过。据《镇宁县志》记载:“路从左半崖横迤而入,上顶飞瀑,下临深渊,行时需面壁匍匐攀援而进,稍一疏忽便堕入深渊,其险可知。”近年来,为了开发旅游资源,经过艰苦的开凿,排除了危面,贯通了长达140余米的水帘洞通道,过去那种险况实际上已不存在了。1985年国际洞穴协会第一副主席D•C•福特教授称赞说:“这水帘洞是世界上最美的,还没有看到过如此好的洞穴。”我们进人水帘洞后,虽然强烈感受到天河狂泻,雷霆轰鸣,天威逞作于咫尺,使整个身躯与灵魂都受到震颤,真可算是一种撼心摄魄的生命体验了,但似乎都有惊无险,我们从容地寻着通道缓步前行。
水帘洞由六个洞窗,五个洞厅、三股洞泉和六个通道所组成。洞内有石级、钢梯和铁栏杆,四处装有彩色明亮的电灯。我们也来不及细致参观,余下就只有用心灵去感受了,只感到这时身心与自然似乎已经达到一种高度的融合了。据说在三百四十多年前,旅行家徐霞客看到黄果树大瀑布时感慨道:“奔腾喷薄之状,令人可望而不可及!”如今,我们则进入到大瀑布内,不仅可望而且可及了。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洞窗、从不同的角度去仔细观赏大瀑布的千姿百态,尽情欣赏大自然充满力与美的雄壮的交响乐曲。特别是在第三洞窗,这是一个向外突出的平台,好象高楼上的阳台,边缘有铁栏杆,可容十几个人,伸手便可摸到瀑布,称为摸瀑台。我也小心翼翼地走到台上,但见台外大水帷幕直落深渊,由于地下有水流较滑,外面虽有栏杆,我终于不敢靠近边缘去摸那瀑布,站了一会儿,赶快回到洞内了。据说神话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花果山水帘洞外景就是在这里拍摄的,不过当时看电视也没引起特别注意,如今的感受却全然新鲜。这水帘洞,其实哪里是水帘,那完全是一道大水幕啊!也许到了冬天水小的时候,当是水帘的形象吧!水帘,人们可以尽情欣赏其美,而处身在这水幕之中,除了豪壮感之外,我却更多地感到了大自然对人的一种压迫,这时人只能融于自然,而却没有主宰自然的那种自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