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长篇连载>>《朱先树散文集》>>正文
走进大瀑布
2013-04-12 12:00:43
作者:朱先树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还是在小学读书的时候,我就从地理课本上知道了闻名世界的贵州黄果树大瀑布。那时,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就已产生了对它的无比神往。

    1982年,我到贵阳出差,到的那天,省作家协会组织的一个笔会,正好早上出发到黄果树瀑布参观去了,要是我早到一天就会赶上一起去的。黄果树距离贵阳160多公里,那时路又不好走,单独去是很困难的。另外,我也因时间安排太紧,还急着转道四川办事,离大瀑布虽然近了,但仍失之交臂,终未能见到,只好留下了遗憾。自此,十多年过去了,终未能再有机会。

    这次我到重庆参加国际华文诗歌研讨会,台湾几位诗人:文晓村、金筑、刘菲、张朗、台客等会后要去贵阳,贵州省作协、《山花》编辑部特派何锐同志专程从贵阳来重庆接他们。何锐是我的老朋友,邀我一同去贵阳,说要安排去黄果树瀑布参观,如此机会难得,我答应了。再说文晓村几位,在北京我们就已见面相聚过,重庆开会又在一起,去贵阳也算再陪他们一程。

    我们一行到贵阳后,受到省、市文联、作家协会、《山花》编辑部、省出版社等单位的热情接待,见到了久别的许多诗人朋友,大家都说来到贵阳,不能不去黄果树看大瀑布。黄果树大瀑布吸引了那么多海内外的旅游者,到过黄果树大瀑布的人,没有不为这世界奇观赞叹不已的。贵州的朋友们说起黄果树瀑布来都那么满怀激情,黄果树大瀑布的确是贵州人的骄傲啊!

    省文联、作协的朋友们,他们都是因陪客人,多次到过黄果树大瀑布的,他们对这一风景区都已十分了解和熟悉。临去黄果树瀑布的前一天,诗人叶笛在电话中还反复给我谈到黄果树瀑布的情况,并一再提醒,要走进瀑布后面的水帘洞去,那会有更惊人的感受。陪我们一起去的何锐、罗绍书两位,他们也是多次去过了的,但绍书说,他去过那么多次,却还真没有走到瀑布后面去过呢!

    从贵阳到黄果树已经修通了高速公路,据司机同志讲,我们乘的车跑不起来,但也只三个小时左右就到了。下车后,大家约定了游览时间,并讲了一些注意事项后,就都急着向人口处走去。其实。这时大瀑布就在我们对面的山崖上,远远望去,恰似一匹大白练悬挂山间,这是我在宾馆等许多地方挂的画上早已见过了的情景,不同的是,现在有了一种亲临的真实感受了。这时,大峡谷中,瀑布声如雷鸣,烟雾濛濛,无声的画已变成了有声的诗了。就在入口处有一座飞檐峭拔的六角亭,据说建于民国初年,亭上有一楹联不知何人手笔,写的就是那大瀑布的情景。联曰:“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对仗工整,形象生动,但我以为,这也太过文人气了,比喻未免纤巧了些。因为从这里正面望去,远处的瀑布雷奔云泄,悬空飞流直下深谷,一开始就可感到一种豪壮雄伟的气势。不知楹联作者看到的瀑布是在什么季节,“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似乎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情景。而我们来的这一天又恰逢阴天,雨雾迷濛,更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红霞似锦”的情状却又全然不存似的。

    进了入口处,我们沿山坡迂回曲折拾级而下,台湾几位诗人忙不迭,纷纷拿着照相机一路寻找各种角度拍照。沿路除了卖工艺品、饮料、小吃等小摊与各地旅游点无异外,还有就是一些青壮年男女,背着背兜,里面全是雨衣和拖鞋,见着客人就揽生意,说下面雨雾大路湿,都要穿雨衣拖鞋的。开始我们不以为然,待走到下面时,果然如此。这时从人口处一直跟着我们的小伙子再三劝说,经过一阵讨价还价之后,我们每人都穿上了雨衣拖鞋,而换下的鞋袜之类,就放在了小伙子的背兜里,他也和我们随行,我们就沿着山边小路向瀑布走去。

    据说大瀑布在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风韵。我们来时已是9月,水量仍然十分充足。据测量,这瀑布高74米、宽81米,水流量最高可达每秒1000多立方米。我们走到瀑布面前时,仰头上望,大水由天而降,恰似一道宽大的白帷幕,而雨雾直冲云霄,吼声如雷,震耳欲聋。处身在这种情景之中,真感到人是何等的渺小啊!我们稍作停留,几位诗人又纷纷选择角度拍照。戴着眼镜的同志更极感麻烦,不时要取下眼镜,擦去镜片上的水雾,否则一片迷茫,简直无法走路了。

    进人大瀑布,即是走进瀑布后面的水帘洞。这水帘洞的位置十分奇妙,它紧贴着大瀑布后崖拦腰横穿而过。据《镇宁县志》记载:“路从左半崖横迤而入,上顶飞瀑,下临深渊,行时需面壁匍匐攀援而进,稍一疏忽便堕入深渊,其险可知。”近年来,为了开发旅游资源,经过艰苦的开凿,排除了危面,贯通了长达140余米的水帘洞通道,过去那种险况实际上已不存在了。1985年国际洞穴协会第一副主席D•C•福特教授称赞说:“这水帘洞是世界上最美的,还没有看到过如此好的洞穴。”我们进人水帘洞后,虽然强烈感受到天河狂泻,雷霆轰鸣,天威逞作于咫尺,使整个身躯与灵魂都受到震颤,真可算是一种撼心摄魄的生命体验了,但似乎都有惊无险,我们从容地寻着通道缓步前行。

    水帘洞由六个洞窗,五个洞厅、三股洞泉和六个通道所组成。洞内有石级、钢梯和铁栏杆,四处装有彩色明亮的电灯。我们也来不及细致参观,余下就只有用心灵去感受了,只感到这时身心与自然似乎已经达到一种高度的融合了。据说在三百四十多年前,旅行家徐霞客看到黄果树大瀑布时感慨道:“奔腾喷薄之状,令人可望而不可及!”如今,我们则进入到大瀑布内,不仅可望而且可及了。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洞窗、从不同的角度去仔细观赏大瀑布的千姿百态,尽情欣赏大自然充满力与美的雄壮的交响乐曲。特别是在第三洞窗,这是一个向外突出的平台,好象高楼上的阳台,边缘有铁栏杆,可容十几个人,伸手便可摸到瀑布,称为摸瀑台。我也小心翼翼地走到台上,但见台外大水帷幕直落深渊,由于地下有水流较滑,外面虽有栏杆,我终于不敢靠近边缘去摸那瀑布,站了一会儿,赶快回到洞内了。据说神话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花果山水帘洞外景就是在这里拍摄的,不过当时看电视也没引起特别注意,如今的感受却全然新鲜。这水帘洞,其实哪里是水帘,那完全是一道大水幕啊!也许到了冬天水小的时候,当是水帘的形象吧!水帘,人们可以尽情欣赏其美,而处身在这水幕之中,除了豪壮感之外,我却更多地感到了大自然对人的一种压迫,这时人只能融于自然,而却没有主宰自然的那种自信了。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冰山记行
·下一篇:目录
·目录
·冰山记行
·天池
·山不在高
·故乡的河流
·荔乡散记
·北海印象
·访台散记
·谒韩文公祠
·爨碑参观记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将军胸怀 书写天下——鉴赏赵勇田珍藏的中国人
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耿仲琳: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十八大提出要重视“智库建设”
努力推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探索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
红色文化与中国梦
黎荣华: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特稿: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黎荣华:永远的老兵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