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没有什么事物是永恒的,但真正的文学艺术精品,其魅力却是永恒的。
我们都知道江南有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腾王阁。它们声名远播,风光永在,全靠了文学艺术的精神支撑。其实三大名楼的真身原貌早已不复存在。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历代屡毁却又屡建,最后终毁于清光绪十一年,到20世纪80年代,一座比原来更大更精致的黄鹤楼重建起来了。岳阳楼和滕王阁分别始建于三国和唐初,也都屡遭破坏,屡次重建的。岳阳楼重建于清末,而滕王阁1926年毁于北洋军阀一把大火,也是最近才重建起来。其实我国各地许多楼阁庙宇,甚至文物古建筑,毁损而早已不存的有的是,为什么三大名楼能享有这种幸运呢?原来是它们因为文人的歌赞为其注入了丰厚的文化内涵。黄鹤楼有黄鹤升仙的传说的崔颢、李白的诗成为千古绝唱;岳阳楼则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吟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滕王阁则是王勃那篇震惊四座而轰动文坛的《膝王阁序》。正是这些高超精妙的千古名篇,使这些建筑已升华为一种文化象征,这也许就是他们能屡毁而屡建的原因吧!
的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如果没有“仙”呢?山高而风景好也是很难为人知晓和受人关注的。我就想到山东聊城的光岳楼。这座建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的楼阁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其形制、规模、结构,据说与北京的鼓楼、西安的钟楼,即使与江南三大名楼相比,也是毫不逊色的,而且从建至今,仍完好保存,时间之长,也是中国文明史上所罕见。但从一开始,那位用修城余木建造它的东昌守御指挥佥事陈镛,或许略输文采,也缺乏搞“形象工程”的远见,而只重其实用价值:“严更漏,窥敌望远”,而没能取一个好名字,只称“余木楼”。直到一百二十年后,河南人李赞路过东昌,太守金天锡陪同登楼,面对这楼建筑的巧夺天工、壮丽堂皇,认为是“天下所无”,才“取其近鲁有光于岱岳”,名之曰“光岳楼”。光岳楼从此也才热闹起来,一批批文人墨客,诗文题吟也不下百篇,甚至乾隆皇帝九次巡视这里五次登上光岳楼,为其写了13首诗,还题了“光岳楼”匾额。但遗憾的是,与三大名楼相比,这些题咏,可能还缺少大气和神韵,没有天才文人妙笔点石成金的魅力,直到如今,光岳楼形象还是黯然而寂寞。如果它在之前被毁,还会有人去重建吗?
文学艺术的魅力的确是深远的,前年我去敦煌,除了敦煌石窟和鸣沙山,我最想去的就是阳关。当地人说阳关已毁,还未重建没什么看的,但我还是执意去了,也是因为那“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还有一次我去山西运城,到黄河边“鹳鹊楼遗址”(实际上什么也没有了),吟着“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心里感到一种满足。现在鹳鹊楼已经又重建了,想必又可登楼俯瞰黄河和中条山,找到王之涣当年登楼的感觉了。
近二十多年来,我们重建黄鹤楼、滕王阁、鹳鹊楼,以及雷峰塔等等,固然有开发旅游,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但若不是这些名楼古建筑因是一种文化象征,具有丰厚的人文内涵和文学艺术赋予的永恒魅力,那么重建这些名楼还有意义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