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皮,读报读题”,这本来是挖苦一些不爱看书读报的人。但凭我的经验,拿到一本书总是看看书名,判断是否值得一看,每天的报纸一大堆,一般也就看看题目,有特别新鲜吸引人的再看内容。我知道这可能会漏掉许多好的东西,但时间有限,也属无奈。
一部作品,大凡题目好,我都会看,现在每天热播的电视剧,我都会看,但如果对名字都不感兴趣,就干脆不看了,反正频道很多,随便找吧!当然也有电视剧名不错,看了一会儿,看不下去,也只好放弃。我想如我这样的读者和观众,恐怕还是不少的。
一些在读者和观众中有较广泛影响的作品,一般它的题目名字都是深入人心的。当然作品的名字是根据内容来起的,有的大气,震撼人心;有的内容深邃,题目名字也精致;有的内容鲜活抒情,名字也含蓄或飘逸,等等,让人一看题目就会产生阅读和观看的兴趣。我想一些经典名著,或具有普遍影响的好作品,最初可能大都是这样取得成功的。
每天晚上我坐在电视机前,总要先看电视节目报,从中央到地方各台,寻找那些从题目名字判断认为值得一看的节目。但经常让我感到失望的是,很难找到我特别感兴趣的。一些各台正热播的电视剧不是“爱”就是什么“心”之类,如“××女人心”、“ ××你不懂我的心”,或者是“说出你的爱”、“爱到尽头”、“谁都会说我爱你”,等等,看到这些题目名字我就会觉得无非是谈恋爱的,没什么意思,当然我就不看。也许有的内容可能是不错的,但为什么不起一个好的名字呢?起码不要那么俗气和雷同不好吗?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大众传媒发达的时代,不能要求什么东西都是最好的,你不喜欢的东西,有人喜欢就行了,这也许有道理。那么我们一些有影响的作家,他们一些有影响的作品又怎样呢?一位著名作家有一部新著问世,据说在创作上有许多的思考和突破,书名就叫《作女》。乍一看,我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经作者解释,“作女”就是具有独立人格和创造意识的女性,这当然很好,但就《作女》的书名,我想一般读者怕很难明白,这应当是一本什么样的好书。还有一位活跃在文坛的作家,最近也出了一部长篇新作书名叫《受活》,据说反响也很强烈,一些作家和批评家都给予很高的评价,我想这也应当是一部很好的作品。但书名“受活”是什么意思呢?我没读到作品,也没见到作家和批评家们的解说,因此我仍然不知道,什么是“受活”。还有一位著名主持人写了一本书,叫《募的》,作者是位公益事业热心者,还是“形象大使”。据说这本书若能卖得好,赚了钱会全部捐给“希望工程”,为募捐而写的书,所以叫《募的》。作者的善良和高尚之举是让人赞颂的,但就“募的”这书名而言,谁能明白呢?看来,平庸的作者们在不断制造平庸的作品,而有影响的作家们则在认真地思考和努力创新。但就这些书名看,这种创新是否有些太超前了。我们的汉语是规范的语言,词语变迁总是“约定俗成”,许多新词汇都是这样产生的,当然作家作为语言艺术大师,也需要创造,但太过生硬,群众无法理解和接受,这种创造是否会失去意义?我这里没有故意挑剔的意思,只是希望作家和艺术家们能给自己的作品取个好名字,让读者和观众更喜欢和接受,而不是相反,仅此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