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打工潮的兴起,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由西部流入东南,从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这就是打工一族。在打工一族中,应当说主要是求经济上的生存和发展的,但也有一部分青年知识者,除了挣钱,他们还为了一种精神理想的追寻,他们打工,别名为“文化打工仔”。
“文化打工仔”,就其本质意义上和一般的打工族没有什么区别。如生存的艰难、工作的劳累、心灵的漂泊等,这种生存困境,他们是必须承受的。有一位曾在地方已小有成绩的青年诗人,放弃了家乡中学的教师工作,到北京一家图书出版单位打工,成天忙于找选题,看稿、编书、出差,几乎放弃了写作。他说因为要吃饭、要租住房、基本工资很少,只有靠自己为单位盈利提成,不加班加点就无法维持生存。他声明写作绝不放弃,但先要生存,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放弃原有的稳定工作和安静的生存环境,心甘情愿出来自讨苦吃,为什么?对这些文化打工仔来说,在某种意义上,挣钱并不是他们最主要的目的,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精神理想的追寻。他们打工,希望找到的是与自己兴趣理想一致的工作。据说前几年鲁迅文学院每一期培训班结业后,从全国各地来的学员,约有三分之一都不愿回自己的原单位而留在京城。他们或到各报刊打工,或自己一边写作,一边创办相关的文化产业,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宁愿漂泊流浪。这中间少数已经是成功者,而多数都还在努力奋斗中,当然也有的实在难于坚持回到自己的家乡,不过只要有机会,他们还会重新走出来的。他们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理想,是不会罢休的。
“文化打工仔”不同一般大学毕业生,只是为了找到专业对口、高工资的白领工作。一些文学爱好者,他们打工正是因为把写作看得十分重要。他们打工之余,有的还成立文学社、诗社,互相切磋、互相支持、互相鼓舞。由于他们对打工一族的生存状态了解和体验更直接更深刻,他们往往就以打工生活为题材写作,从而出现了一个特殊的文学品类,即“打工文学”。有的好作品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有的作者也因此成名,得到文坛的认可。记得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评奖时,有一个打工作者的诗集最后还进入了终评。这类题材作品,有的就因题材特别,写得真实生动,充满时代生活气息,很受读者欢迎。如有一位青年诗人,在广东打工多年,从做保安、质检员、流水线工人,直到杂志编辑,他曾写过一首诗叫《一位打工妹的征婚广告》,假借一个叫阿秀的打工妹征婚,写打工的艰辛、漂泊但自信,许多诗句写得十分动情:“如果你愿意与我北上/你必须懂得三月扶犁四月插秧”,“我不要你给我金钱结构的小楼/只要你一方厚实的土巴墙/能遮挡我人生的风雨……”等等,诗发表后引起很大反响,有许多人甚至误会为真的征婚,作者因此还收到了三千多封求爱信。诗虽然惹了“祸”,但也看出了诗是怎样受到读者喜爱和欢迎的。
一切都证明,文化打工仔已成为一种特殊人群,他们中许多人的确是有才华和创作能力的,如何关注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文坛似乎也应像政府帮民工讨工钱一样,也应有相当热情和一些好的措施去帮助和扶植他们,文化打工仔是值得关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