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长篇连载>>《民族英魂》>>正文
《民族英魂》:热血铸字 真情撰文
2010-08-24 13:48:48
作者:徐有力、李群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耄耋老人自办《研究通信》

    白玉琢,1922生,辽宁省凤城市人,离休前一直从事教育工作。1976年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他和全国人民一样,内心无比悲痛。1982年离休后遍访全国各周恩来纪念地,对周总理愈发敬仰,萌生了在有生之年学习、研究、宣传周恩来精神,向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念头。他收集整理周总理少年时代在铁岭、沈阳读书时的事迹,收藏全国各地周恩来纪念馆的门券、说明书、有关资料和宣传周恩来的书。多年来他以“小车不倒只管推”的精神,余热发光,积极宣传周恩来精神,在三方面取得了成效:一是在凤城市各中小学巡回举办“学习周总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展览,受到广大师生和市民的热烈欢迎,省市报刊先后做了相关报道;二是在报刊上先后发表了《周恩来与魏家楼子》、《周恩来少年时代在东北史实辨证》、《周恩来与黄显声》等文章;三是自费试办了民刊《周恩来研究通信》,无偿寄给相关单位和周恩来研究爱好者,前后已出7期,其中还精印了《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专刊》。由于他的执着精神和所做出的成绩,1996年白玉琢75岁时被淮安周恩来研究会吸收入会,成为年龄最大的会员。

    现已是耄耋之年的白玉琢同志虽然老病体衰,但他牢记周总理“活到老,做到老,学习到老,改造到老”的名言,“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一方面辅导当地青少年学习宣传周恩来,并向他们捐赠关于周恩来的藏品;另一方面在有生之年,借助手中的笔写文章,将自己所知奉献社会。

    矢志三十载研《资料目录索引》

    孙国权,1971年入徐州矿务局庞庄矿,先后干过采煤工、质检员,后来被选进矿职工子弟学校图书馆做管理员兼历史教师。1976年1月8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噩耗传来,孙国权在悲痛之中萌发了搜集相关资料,弘扬总理思想和功绩的念头。此后,他从各种报纸、期刊和学报上,搜集有关周恩来的文章信息,做卡存档。他还经常到徐州图书馆、中国矿业大学查资料,一泡就是一天。后来他又给台湾、香港地区和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图书馆写信,自费征集国际上有关研究周恩来的资料。

    功夫不负有心人,漫漫30载,他搜集到了中外相关周恩来的文章、书籍、歌曲、曲艺等24000多张卡片,足有40公斤重,并将其汇编成30多万字的《周恩来资料目录索引》书稿。他先后在报刊上发表了《有关周恩来的书籍之最》、《周恩来民国时期书籍简介》等文章,堪称周恩来资料研究的“专家”。多年来,他一直梦想将书稿出版。但苦于经济拮据,无力自费出版。面对诸多无奈,孙国权并没有气馁,他计划建立一个网站,无偿为用户提供服务。他动情地说:我为周恩来研究做了事,我从内心深处走近了周恩来,虽辛劳30载而无憾无悔!

    与癌魔抗争绝唱《周恩来的少年时代》

    《周恩来的少年时代》一书的作者胡景芳同志,1956年在北京参加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时,受到过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1976年周总理逝世时,胡景芳在辽宁省从事文学创作工作,他想起周恩来曾在辽宁省铁岭银冈书院、奉天(现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过书,于是便产生了一个愿望:对周总理这一段人生进行调查研究,为孩子们编写周恩来少年时代故事,教育孩子们向周恩来学习,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

    他走访周恩来少年时读过书的学校,生活过的地方,采访了健在的老师、同学和乡亲们,广泛阅读纪念、回忆文章,先后出版了《周恩来童年的故事》、《为中华民族之崛起:周恩来同志青少年时代的故事》等读物。1998年前夕,与辽宁少儿出版社协商,他决心不顾年迈和癌症病魔缠身,赶写《周恩来的少年时代》一书留给后人。在众多亲友和同志们的帮助下,他把病房当书房,和癌症病魔赛跑,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以至后来只能躺在床上忍着剧痛口述……争分夺秒,日复一日,该书终于在周恩来百年诞辰前夕如愿出版,辽宁省委老书记郭峰同志百忙之中为该书作序。书中用细腻的描写,生动的故事,为读者展示了少年周恩来立志报国的宏伟志向,以及为中华腾飞而进取的精神。

    不幸的是两个月后他便带着弘扬周恩来精神的欣慰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周恩来的少年时代》一书也就成了他战胜癌症病魔留给世人的绝唱。

|<< << < 1 2 3 4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民族英魂》:情归周恩来
·下一篇:《民族英魂》: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对党和国家的巨大贡献
·《民族英魂》简介(图)
·《民族英魂》:作为总理我应多拉几车
·《民族英魂》:遵循周总理的遗愿纪念周总理
·《民族英魂》:追忆周总理坚持实事求是搞建设的思想和实践
·《民族英魂》:周恩来尊重人才和重视教育的模范实践,为各级领导干部作出了表率
·《民族英魂》:周恩来总理视察邢台地震灾区纪实
·《民族英魂》:周恩来——中华民族道德理想的范型
·《民族英魂》:周恩来中国式的革命家(节选)
·《民族英魂》:周恩来在中国革命武装斗争中开创的十个最
·《民族英魂》:周恩来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九大贡献(缩编)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将军胸怀 书写天下——鉴赏赵勇田珍藏的中国人
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耿仲琳: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十八大提出要重视“智库建设”
努力推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探索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
红色文化与中国梦
黎荣华: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特稿: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黎荣华:永远的老兵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