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长篇连载>>《开国中将韩振纪》>>正文
第五章 “红校”历史沉钩
2016-02-25 11:17:46
作者:陈浩良、韩纪民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你爸爸人品很好,和我很对脾气,在政治营,我任连长,他是我的领导,但我管他叫老韩,一有时间,我就到他那里聊天,大家无拘无束,畅谈工作及各种想法,推心置腹,直至深夜。我很赞成韩振纪!
    (以上内容为2000年5月20日韩振纪子女看望孙毅老将军时的记录稿)

    1933年3月初,福建军阀卢兴邦、张贞部3个团进占闽西清流县城。这卢兴邦是土匪出身,被粤军“招安”后当了旅长、师长,所部被编为新编第2师。

    20日,中革军委决定由叶剑英兼任福建军区司令员,并以福建军区部队、红19军、瑞金模范团及红军学校第5期学员为骨干,在宁化禾口组建东南战线部队(又称东南作战军),下辖3个纵队,共有1万多人,由叶剑英任总指挥兼政委,欧阳钦任政治部主任。

    3月下旬,叶剑英率东南战线部队,分为3个梯队,在红军地方武装、游击支队的配合下,经长汀、连城,由南寨和北寨两个方向,同时向清流城内发起猛攻。经过一天战斗,红军突破了敌人两道封锁线。清流城墙高大,三面环水,背倚高山,易守难攻,红军又缺乏重型攻城武器,战斗渐入胶着状态。

    韩振纪率“红校”部分学员在第一梯队,奉命在清流城外参加设伏,叶剑英对他下达指示:“最大程度消灭敌人。”  

    这时,有一批敌人欲冲出城外,韩振纪派出1个加强排,40余人,最先抢占了有利地形。这个加强排中有五六人是经过挑选的优等射手,由一位姓杨的同志指挥,专打敌人指挥官及轻重机枪射手,当敌人进入射程后,就进行精准射击。 

    杨同志在北伐战争中曾在叶挺独立团当过班长,枪法很准,飞鸟、跑兔都打得中,他指挥优等射手消灭了不少敌人,大大挫伤了敌人锐气和战斗力。后来,这位姓杨的同志在红二方面军当团长,英勇作战牺牲。

    韩振纪预先指挥学员在路旁构筑茅草屋若干,作为伪装,屋内设置装满煤油的铁皮桶,旁边放有小型火药包。当敌大队人马冲近时,他命令学员用枪把铁桶打漏,燃烧的煤油流淌遍地,火药包随即被炸开,很快,大火把敌人围了起来。这时,上千人的第三梯队早已迂回至敌人两侧,正当敌人慌乱不堪之际,3个梯队的红军同时发起冲锋,手持大刀,英勇作战,敌人不得不退回清流城内。

    红军在叶剑英指挥下,稳扎稳打,战至黄昏有最新的情报传到,敌人大批援兵很快要杀来,叶剑英立即调整部署,撤出战斗。

    清流城外设伏,后来在《韩振纪自传》中被称为是一次“小战争”。这场战斗,虽然未能攻克清流县城,却也杀伤不少守敌。

    这次战斗中,红军缴获了新式的德国造轻机关枪,还有一部分捷克造的自动步枪。叶剑英命令部队将这些武器带回红军学校,作为教学用的实物。

    当有个别从战斗部队中来的教员不安心学校工作,教学质量不高时,叶剑英校长就在校务会上举例说:“韩振纪同志也是从战斗部队来的,他搞教学很扎实,而且肯下苦功夫学习,工作有声有色,别的同志也可以做到。”韩振纪受了表扬,就去找叶剑英校长检讨自己的思想深处也有不安心的情绪,想上前方作战。叶剑英听了之后就笑了,他说:“想打仗,这个难免,但首先要把教学工作搞好,说实话我还想上前线呢!”

    红军学校成立初期,使用的军事教科书主要是采用旧式军官学校的,还有德国、日本操典的一些东西。后来,叶剑英亲自主持,组织教员在短短的时间内翻译了苏联的《步兵战斗条令》,编写了《指挥艺术》等几十种新教材。叶剑英校长言传身教,一丝不苟,亲自教授《步兵战斗条令》。韩振纪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又有比较丰富的作战经验,因此被叶剑英挑选参加了部分军事教材的编写工作。

    韩振纪按照叶剑英校长的要求,没有完全照搬旧军队那一套,而是从实战出发来安排军事教学,努力把有益于红军建设的东西传授给学员们。教学中,他启发学员结合亲身经历的战斗经验及以往红军著名的典型战例,学习军事理论,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在叶剑英校长领导下,韩振纪参与红军学校的基础军事训练,从单兵战斗动作、操练、射击、看地形、筑工事、参谋作业,到分队侦察、警戒、大部队进攻战、遭遇战、防御战,都进行系统的教学。叶剑英校长领导韩振纪等教员们采用战斗实践、基础训练与战术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员的水平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较快提高。

    几十年后,在一次会议上,叶帅遇见韩振纪说:“你们那个团每周都要进行一次夜间演习,搞训练很严格。”韩振纪也回忆说:“那时学习防空袭,组织学员挖防空洞,还有防毒气的训练演习,这些现在部队也在搞。”叶帅对身边的总参作战部长王尚荣说:“部队实战演习的经验,可以找些老同志总结一下。”

    在红军学校,韩振纪讲过一堂课,题目为《攻守作战中的侦察与联络》,这堂课下来,学员们都反映收获不小,也引起了叶校长的重视。这次讲课的提纲,现在只残存下来断断续续的一些文字,归纳起来内容如下:

    知己知彼是作战胜利的前提。敌情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在战前、战中及战后都应重视。侦察是知彼的重要手段之一,连排以至团应设侦察员、侦察队,作战兵团则应设侦察机构。侦察队于3个阶段不断派出,利用各种形式获得敌之部署情报。我军指挥员对敌军人数、武器、运输、官长历史及作战特点也应了解。对敌作战顾前不顾后,对敌来援情况不清楚,估计不足,导致战后被反扑、截围,属于盲战。败仗原因之一就是侦察不力。红军各部携电台数量不多,常有故障,由于部件缺乏,未能及时解决,所以联络仍要靠参谋或通信战士进行,少有物质信号方式。有的首长不重视联络,部队出去不知踪迹,上级难以完成指挥调遣,所以,为使战争统一指挥,可在作战兵团设通信联络科。

    韩振纪在上述文中所说兵团是指作战集群而言,一般为师以上作战单位。

    为了让学员了解作战工事结构的作用,及各种新型武器性能,增强学员们的学习兴趣,“红校”设有模型室。韩振纪发挥特长,和其他教员们一起制作了工事、兵器等模型,并绘制图解,这种直观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起了不小作用。

    “红校”实行官兵互教、互助、互学。每次课后,韩振纪都要深入各连队,和学员们一起进行讨论,交流学习心得,讨论战斗和演练的经验教训,接受学员们的意见。

    红军学校的政治课主要是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介绍苏维埃、反对帝国主义、共产党和红军的发展历史、红军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三大任务、红军内部的官兵关系等。那时,叶剑英校长经常邀请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王稼祥、项英、凯丰等领导同志来校讲课、作报告。朱德等还分别担任了《游击战术》等课程的教学。

    《韩振纪历史思想自传》中写道:
    这一时期的工作情况:工作学习热情都高,对政治学习很注意,但工作方法是简单的。

    韩振纪一贯对自己要求很严,他在抓好军事教育的同时又当学员,注意自身政治修养的提高,刻苦学习,主动接受革命理想和人生观的教育。他按时和学员们一起听政治课,学习《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列宁的一些论述,学习毛泽东、周恩来、瞿秋白(时在上海)等人写的文章,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三、军事教育正规化不是抵触人民战争

    韩振纪在“红校”总共工作过3期,他在第4期的时间没多久,到第6期还没结束,“红校”就改编了,他担任政治营营长及军事团副团长都是在第5期。

    当时“红校”是特殊的教育机构,红军的军长、师长可以到“红校”当教员、连长、营长。例如粟裕是红4军参谋长,曾调“红校”任学员连连长;葛耀山是红3军政治委员,调来“红校”任营政委;刘西平曾任红11军政治部主任,到“红校”任营政委。在苏区,军政教育工作十分受中央的重视,在工农红军序列中,红军学校的地位相当重要。韩振纪到“红校”之前就是师团级以上干部,到“红校”之后,从教员到副营长、营长、副团长,也就是不到半年时间,看似提拔了好几次,实际上却是原地未动。对共产党人来说,岗位变动乃责任所在,大家对职务高低尤为淡然,很少有人计较这些,韩振纪同样如此。

    据《叶剑英大事年表》:1933年5月30日,叶剑英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长兼第一方面军参谋长。据孙毅和“红校”第6期学员罗洪标等老同志回忆,1933年6月,叶剑英和刘伯承再次对调,刘伯承接任红军学校校长兼政委。刘伯承曾为川中名将,足智多谋,骁勇善战,后毕业于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和伏龙芝军事学院,是人民军队功勋卓著的军事家。刘伯承在红军学校系统地讲授战略战术,作军事报告,并结合红军作战的实例,组织编写、翻译了大量军事教材。

    刘伯承校长尊重教员的工作,曾下指示给予教员们尽可能的生活照顾。韩振纪对子女回忆:刘伯承校长对教员们也提出严格的要求,他常到课堂上听教员讲课,认真记录,到现场上去实地考察真实的训练水平,还经常抽时间约上教员们到学员宿舍里,一同交谈,研究改进教学。刘伯承校长这种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领导艺术,对韩振纪影响很大,使他受益匪浅。

    当时,红军学校的学员着装统一,每人都有一顶斗笠,背着“汉阳造”步枪。“红校”作息﹐像起床、早操、就餐、集合、点名、熄灯等﹐都严格按照连队管理士兵的规定执行。

    在红军学校,韩振纪一再强调正规化,要求学员一定要号令统一,决不允许各行其是。他要求部下所有教员和学员的都必须重视军容风纪,不允许稀松散漫。

    一次,韩振纪亲自带领学员上操场进行队列基础动作训练,他声音洪亮地喊了一声:“立正!”学员们“唰”地一下站好,各连连长都身子笔直地站在队列的前面。韩振纪先用目光扫了一遍,然后点名让一名学员出列。韩振纪指着他对大家说:“你们都看看,这像个军人的样子吗?”原来,这个学员的腿有些打弯儿,大家一看就发出了笑声。韩振纪大声说:“不要笑,作为军人,要求有最基本的姿态,必须严格按照要领去做!”说着,他先是做了一个标准的立正姿势,然后又正步向前,给学员们示范。那个学员立即自动纠正了姿势,韩振纪很高兴,当众表扬道:“这位同志做得很好,希望大家向他学习,入列!”

    韩振纪言传身教的训练方式让学员们都很服气。多年以后,那位学员担任了大军区一级的领导职务,一次到家里去看望韩振纪,在交谈中,他笑着说:“当年,你把我叫出队列单站着,还真有些不好意思呢!”韩振纪见这位将军仪容威武,心里也十分感慨。

    韩振纪非常赞成刘伯承校长提倡的红军军语规范措施,例如把军官称指挥员,士兵称战斗员,传令兵称通信员,伙夫称炊事员,马夫称饲养员等等。他不但自己带头称呼,而且认真纠正别人不正确的称呼。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新的军语在“红校”渐成风气,还把这种好风气带到了红军各部队。

    红军学校有位革命资历较深的同志,思考问题总是有些框框。有一次,韩振纪在讲课时使用了一句古兵书中的话:“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此人听得不顺耳,就想开会整人,刘伯承校长知道以后及时制止,还说:“国家兴亡在于人心,‘红校’育人何错?”对韩振纪再三强调的正规,此人较反感,指责他有军阀主义残余,抵触人民战争。韩振纪说:“军阀的部队里瞎胡闹的事多了,他们是啥‘正规化’?打胜仗的军队都应当军纪严明,人民军队更应如此。”刘伯承和叶剑英两位校长都认为正规化和人民战争不矛盾,红军有正规军和地方武装,正规军照样进行游击战,红军要发展壮大,就要有自己训练有素的正规军。

    面临敌人重重封锁,苏区物资供应匮乏,为减轻人民负担,红军学校办起了军人合作社、养猪场、碾坊、菜园子,以改善生活。

    黄火青回忆:“在前方各部队的支援下,红军学校每人每天1斤2两米、1斤菜,油盐各3钱。”当时,学校有经委会,专门负责民主理财,连队每个月结一次账,而且账目公开,有时每人可以分到一些伙食尾子,大约在1元钱左右。韩振纪常常把剩余的钱送给从连队来的新学员,让他们用来购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因此,韩振纪经常囊中空空,成为名副其实的无产者。

    红军学校设有文化课,学员们学习识字,学唱《国际歌》、《当兵就要当红军歌》等。红军学校还办了军人书社,供大家学习阅览。红军学校的业余文化生活也十分丰富。俱乐部和连队都设有“列宁室”,举办墙报、球赛、演讲会等各种活动。学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小组。红军学校组织了文工团,新中国成立后主演《赵一曼》的电影演员石联星就是其中一员,这些文艺骨干在红军学校的表演十分精彩,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红军学校办了好几种刊物,有《红色周刊》、《革命与斗争》、《红色战场汇刊》等,经常刊登红军领导同志的文章。红军学校还有个足球队,搞得相当正规,和大城市里的学校一样,队伍齐整。与兄弟单位打比赛时,队员们穿着统一的背心,胸前印着“红校”(红军学校的简称)二字,大家都十分认真,一场比赛下来都是汗流浃背的。韩振纪由于教学工作太忙,同时对此也无太大兴趣,但他的态度是支持的,在时间安排上尽量给予方便,原则是不能耽误学习和军事训练。

    红军学校第5期学员分为两批毕业,第一批于1933年8月1日毕业,第二批留校编入第6期,继续留校学习。韩振纪仍担任军事团副团长。

    四、公略步兵学校训练主任

    1933年9月下旬,蒋介石亲自指挥50万军队,发动了对中央苏区第五次“围剿”。这时,大规模的“扩红”运动开始了,中央苏区红军总数达到8万余人。

    1933年10月17日,中革军委发布命令,将红军学校陆续分为5个学校。在当时的情况下,把摊子搞得这么大,究竟有无必要,有些同志是持不同意见的,韩振纪就是其中一位。他觉得培养人才似不宜以机构多少而论,在敌强我弱的状况下,教育机构太多,太分散,行动也不方便。当时的校首长也倾向于这个看法,说去找项英谈,可未有回音。

    《黄火青回忆录》中写道:
    红军大学是在原上干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原上干队队长何长工任校长,李德(德国人)讲课,伍修权任翻译。

    红军大学主要培养师、团级指挥员。为了纪念郝西史(苏联驻广州领事馆副领事,因参加广州暴动被杀害),中革军委将“红大”命名为工农红军郝西史大学校。1934年2月,何长工调任粤赣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由周昆接替他的工作,不久,由张宗逊任校长兼政治委员。

    原红军学校第6期改为红军第1步兵学校,为纪念彭湃、杨殷烈士,又称彭杨军校。该校培养连、排级指挥员。陈赓任校长,黄火青任政委。不久,黄火青奉命到第19路军搞统战工作,由刘西平接任政委。这个刘西平(又称刘希平)1935年9月担任红四方面军党校校长,参加西路军河西作战,1937年随西路军余部到新疆,1942年叛变,1949年被人民政府处决。

    这时,红军学校第7期刚开学,改为红军第2步兵学校,为纪念在第三次反“围剿”中牺牲的红3军军长黄公略,中革军委将该校命名为工农红军公略步兵学校。公略步兵学校校址初设在驻雩都(今于都)县城昌村小学,又称中央苏区雩都公署步兵学校,后迁至雩都县水头镇附近。

    与此同时,原红军学校的工兵营、炮兵连、重机关枪连、防空连和装甲车连合编,改为红军特科学校。原游击队训练班改为游击队学校。

    韩振纪所在的公略步兵学校,其学生来源、课程设置基本与彭杨军校相同,也是培养训练步兵连、排军事干部和连队政工干部,四个月为一期,共毕业了两期。全校人员最多时达千人。

    公略步兵学校校长林野,政治委员张际春兼任政治部主任。林野,黄埔4期毕业,1924年加入共产党,曾任红12军参谋长等职,1934年底在江西被错杀,1945年平反昭雪;张际春,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曾任红4军师政委,在公略步兵学校期间曾“挨整”,改任校“训育处”副处长。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西南军区副政委、中宣部副部长等职;陈铁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毕业,他是在张际春“挨整”时任公略步兵学校政委的,不久调任江西军区独立第4师政治委员,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任粤赣边区军政委员会委员,在作战中牺牲。

    《韩振纪历史思想自传》表格中填写:
    1933年12月  中央苏区鄂﹝雩﹞都公署步兵学校训练主任  主要证明人  张际春

    韩振纪在《自传》的其他地方又写:公略步兵学校。这一段说明几个问题:第一,中央苏区鄂﹝雩﹞都公署步兵学校、第2步兵学校、公略步兵学校为一个单位的不同称谓;第二,韩振纪在公略步兵学校担任的职务为训练主任;第三,公略步兵学校正式成立并开学的时间为1933年12月,并非有些资料说的1933年10月17日。1933年10月17日是中央下达红军学校分设命令的时间,期间还有不少具体工作要准备、落实,所以肯定会有个过程;第四,此时,张际春已在公略步兵学校任政委;第五,从红军学校一分家,韩振纪就到公略步兵学校工作,并未像有的资料说是先到了红军大学任教。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第六章 长征中的军委干部团
·下一篇:无
·第六章 长征中的军委干部团
·第七章 延安“抗大”铸群英
·第八章 转战晋冀鲁豫
·第九章 协助黄克诚驰兵南下华中
·第十章 创建新四军军工部
·第十一章 华中“抗大”的领导者
·第十二章 淮南风云
·第十三章 东北军工艰苦创业
·第十四章 为实现工业救国的理想
·第十五章 领导全军车辆管理工作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第五章 “红校”历史沉钩
第六章 长征中的军委干部团
我馆举办《福建土地革命的先驱 中国农村变革的开拓者
龙晓曦:缅怀先烈,展望未来(组图)
特稿:缅怀先烈,展望未来(组图)
龙晓曦:甘肃省民委到两当兵变纪念馆参观学习(组图
特稿:甘肃省民委到两当兵变纪念馆参观学习(组图)
第七章 延安“抗大”铸群英
胡遵远:新年新部署 新举写新章——金寨县党史县志档
特稿:新年新部署 新举写新章——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
习仲勋漫步在深圳滨海大道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东北七旬土匪座山雕有多厉害?(组图)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兴(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开国上将李达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组
特稿: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暨慰问新四
特稿:祝贺女红军王定国103岁寿辰活动在京举行(组
特稿:猴场会议:伟大转折的前夜——朱德外孙刘建
特稿:山西昔阳大寨举行纪念陈永贵诞辰百年活动(
特稿:旷伏兆中将百年诞辰纪念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2014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
特稿:“人民情•公仆颂”首都各界集会隆重纪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