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师领导班子一元化调整
1942年秋,陈毅代军长和韩振纪谈话,准备让他到2师任参谋长。陈代军长说:“郭述申已到延安,周骏鸣也要去延安学习,考虑到2师的具体情况,派你去淮南工作,是经过华中局和军部研究决定的,2师还有其他的变动,谭(震林)、肖(望东)、余(立金)也要去,一并报中央批准。”
由于军部驻在淮南路东黄花塘地区,韩振纪对这里的情况是了解的。淮南(又称皖东)抗日根据地位于安徽东部、江苏西部,与日伪总部所在地的南京隔江相望,津浦铁路纵贯南北,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高敬亭领导的新四军第4支队很早就在这一带开展革命活动。从1939年5月,张云逸、徐海东、罗炳辉、赖传珠、邓子恢率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与郑位三、郭述申等同志领导开辟了淮南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后,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所属部队编为新四军第2师,同时组建淮南津浦路东和路西两个联防司令部。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兼任2师师长,郑位三任政治委员,罗炳辉任副师长,周骏鸣任参谋长,郭述申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4、第5、第6旅,3个旅共9个主力团,1.5万余人。
1942年2月,淮南军区成立,张云逸兼任军区司令员。淮南地区曾经一度有过党、政、军领导机构不够协调的问题。1942年5月初,华中局代书记、新四军代政委饶漱石率巡视团到2师检查工作,华中局和军部司、政及供、卫各部门都派人参加,历三个月时间。1942年夏,张云逸奉中央指示到新四军军部任副军长,不再兼任2师师长,罗炳辉副师长主持2师的工作,不久任师长。
淮南战略区由津浦路西和津浦路东两块根据地组成。路东根据地包括安徽省的来安、天长、嘉山县和江苏省盱胎、六合、仪征县的大部分,还有高邮、宝应、江都、江浦县的一部分。我党的县级政权多数在路东,经济状况也比路西富裕,人口90余万人。路西根据地的条件较差,面积较小,包括安徽省的定远、凤阳、滁县的大部分和全椒、寿县、合肥、含山、和县、怀远、巢县的一部分,人口30余万人。
日军常驻合肥一带的部队有第13混成旅团,还有伪军第4、第6师及警备22师,在我抗日根据地周围设置据点120余个,部署兵力3万余人。日伪军大“扫荡”时,还有第13、第17、第61师团及伪军第3、第24、第46师部分兵力参加。在日伪军对我抗日根据地破坏的同时,国民党反动顽固派也趁机向我进犯,以扩充势力。由于日伪顽不断进犯、夹击,再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淮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形势十分严峻。
淮南津浦路西是淮南抗日根据地的前线,保卫淮南路西,对整个华中新四军的进退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时,2师罗炳辉师长患病,军部决定调整2师领导班子。
据《韩振纪自传》,韩振纪于1942年秋就开始到2师,与准备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的周骏鸣有一段工作交流。
韩振纪初次到2师司令部的那天,罗炳辉、郑位三(此时任2师政治委员)和他一起吃了一顿饭,地瓜干儿就着土酿酒,还炒了一盘从田里抓来的田鸡,就算是为他接风了。
罗炳辉,1929年在江西吉安领导靖卫大队起义,历任红12军军长、红9军团军团长等职。他枪法很准,治军极严,撰写过一些军事著作,领导第2师在淮南反日伪作战有重大贡献。罗炳辉身高体胖,待人诚恳直率,是个急脾气,说话很快。他这次不提“梅花战术”,再三强调带兵与军事训练,他说:“有人反映我罗炳辉过于严厉,让战士们摔得不轻,”
郑位三,大革命时期入党,理论水平高,参与领导开创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一位令人尊重的老同志。他在谈到2师兵力部署时说:“未看山时先看水,有山无水休寻地。”韩振纪说:“《水龙经》里写的。”郑位三说:“研究地形地物在军事上很重要,俯察山川水利,择我优势,充分利用水网与敌人周旋,大可兴我军之气!”听了这番话,韩振纪感觉郑位三似乎对“堪舆学”有所研究。
据《赖传珠将军日记》,12月20日上午,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不久的谭震林动身赴2师任政委。事先,按照军部指示,谭震林到2师与罗炳辉进行过交流谈话,他们当年在苏区时就是老搭档。同时,张云逸免兼2师军政委员会书记的职务,郑位三调任5师政治委员。在此之前,2师政治部主任肖望东已经到职。肖望东,1929年参加红军,在“抗大”第2期学习过,是豫皖苏、豫东敌后根据地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南京军区政委,国务院文化部代部长、济南军区第一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1943年1月,军部直属队、“抗大”总分校转移至路东黄花塘2师驻地,韩振纪参与2师的工作更方便。
1943年2月15日,刘少奇亲自起草《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同意第2师干部调整问题致陈毅、饶漱石电》:
陈、饶:
同意你们12日来电中的建议: (一)罗炳辉任2师师长,谭震林任政委,韩振纪与詹化雨任正副参谋长。 (二)以谭震林、罗炳辉、刘顺元组成为淮南区党委,谭任书记、刘副之。 (三)6旅与路西联防司令部合并,谭希林兼司令及政委,黄岩任副政委。谭任路西地委书记,黄副之。 (四)5旅与路东联防司令部合并,成钧兼司令,赵启明[民]兼政委。赵任路东地委书记,李世农副之。 中央书记处 15日 (《新四军文献》第3卷第379页)
当时,在这一地区还设有淮南区党委、淮南军区、淮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3个单位。为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密切党政军民关系,中共中央、华中局及新四军军部决定在各战略区实行“一元化”领导,淮南这3个单位统一在新四军第2师军政委员会领导下,进行抗日斗争。中央批准谭震林、韩振纪为新四军第2师军政委员会委员,谭震林任书记(《刘少奇同志生平年谱》)。
新四军第2师兼淮南军区,罗炳辉兼任军区司令员;谭震林兼任军区政委;韩振纪兼任军区参谋长,詹化雨兼任军区副参谋长;肖望东兼任军区政治部主任,余立金兼任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谭震林兼任苏皖边区(淮南)党委书记,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等职。刘顺元任副书记,新中国成立后任江苏省委书记处书记、中纪委副书记等职;方毅任淮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对国家外经济联络部部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等职。行政公署辖:路东专员公署,专员汪道涵,新中国成立后任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上海市市长等职;路西专员公署,专员郑抱真,新中国成立后任安徽省政府秘书长等职,1954年12月病逝。
新四军2师在华中是个主力大师,出干部是有名的,在2师工作过的老同志里面,其中有4位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国家领导人职务,1位开国大将,13位开国中将,60多位开国少将,上百位省部级领导干部。
《赖传珠将军日记》摘录:
2月15日,晚韩(振纪)、李(人俊)到此玩。 2月16日,韩(振纪)、余(立金)去2师工作,到此略谈。确定4师干部到黄塘圩等候2师干部同赴延安。 2月17日小雨。韩(振纪)今日上任2师参谋长之职。 2月21日,晨起后,饶(漱石)去新铺参加会议作报告。周参谋长(注:周骏鸣)来谈些问题后动身赴延。
皖南事变以后,新四军2师司令部设参谋处、情报处、军需处(后改为供给部)、军医处(后改为卫生部)、副官处和“抗大”8分校,后来恢复建立军工部,这些部门和单位都由参谋长协助师长领导。
2师供给部长胡弼亮,1926年参加革命,新中国成立后任总后营房部副部长、国家商业部石油局副局长、江苏省人民政府顾问等职。2师卫生部部长宫乃泉是奉天医科大学毕业的外科医师,“七•七事变”后参加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师后方医院院长林之翰,1929年参加红军,解放战争时期任第4野战军卫生部副部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卫生部药政司司长等职。
在刘少奇、陈毅、赖传珠等领导下,新四军的司令部工作很正规,重要事项向中央请示,干部任命、上下往来文电保存、归档齐全有序。2师司令部继承了这个好传统,报告制度坚持得不错,在抓部队的整训方面也较出色。对于这些,作为部队首长第一助手的参谋长韩振纪到任后都充分肯定,但他经过了解,也发现2师司令部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组织作战中较为松懈,制度不够统一,参谋人员缺乏战役组织经验,不能及时到一线去了解情况等。
韩振纪决心在淮南区作战任务繁重的情况下,首先强化司令部机关建设。詹化雨副参谋长是新四军老同志(新中国成立后任福州军区副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他协助韩振纪健全了一整套新四军第2师参谋工作制度,诸如作战计划、情报侦察核实与分析、号令检查、战勤值班、阵中日志、战斗简报及详报、勘察地形用图、统计复审等。司令部各部门之间互相协调,大大提高了司令部机关工作效能。
韩振纪到任时,曾经先后在新四军2师司令部担任过参谋处处长的有赵俊、钟明彪,两位都是红军干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师司令部参谋处下辖作战科(1科)、侦察科(2科)、通信机要科(3科)、管理科(4科)及教育科,还兼管处理日常事务的秘书,即副官之类的工作。原淮南社会部(老红军干部侯政曾任部长)并入侦察科。其中通信机要科负责有线电话、兵站、步骑、司号等工作。无线电台通信大队直属韩振纪参谋长领导。2师司令部参谋处的科长有瞿道文(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田贤成(新中国成立后任31军副军长等职)、汉一夫(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第31训练基地司令员、炮兵司令部顾问等职)、娄学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黄荣(新中国成立后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以及罗映青、李德安、罗兆年、杨采衡等,以上都是红军干部。罗炳辉夫人张明秀,红军干部,1943年春任2师司令部协理员,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第二医学院党委副书记等职。
为应付日伪即将进行的大“扫荡”,新的2师领导班子决定充实主力部队,并将一部分主力地方化。县、区政权进行调整,路东8县合并为盱嘉(盱眙、嘉山)、来六(来安、六合)、东南、天高(天长、高邮)4个县,原有的独立团和县属武装整编为盱嘉、来六、东南、天高4个支队,县委书记兼任支队政委。华中局指示,以全椒县滁河为界,滁河以北地区属新四军第2师辖区,滁河以南地区为属新四军第7师辖区。
新四军第2师4旅为机动部队,旅长梁从学,政治委员张劲夫,副旅长吴世安,副政治委员高志荣,政治部主任李世焱。梁从学是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老同志,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张劲夫是安徽本地人,1934年在上海参加地下党,曾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和2师政治部副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国家财政部部长、国务委员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等职。吴世安、高志荣、李世焱都于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新四军第2师5旅兼路东军分区,旅长兼分区司令员成钧和政委赵启民两位都在延安“抗大”第1大队学习过。成钧,新中国成立后任空军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赵启民,新中国成立后任海军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5旅副旅长兼分区副司令员罗占云(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1947年4月任淮北军区副司令员,不久病逝),参谋长张元寿(1927年参加革命,1937年秋任中央军委供给部部长,解放战争时任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1947年牺牲),政治部主任张树才(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副主任郎清荣(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纺织工业部技术司司长)。
新四军第2师6旅兼路西军分区,谭希林旅长兼路西军分区司令员、政委。副旅长张翼翔,副政委黄岩,分区副司令员陈庆先,参谋长朱绍清,政治部主任邓少东,副主任肖学林。张翼翔于1943年8月入淮南华中党校学习,同年9月改任新四军第2师5旅副旅长,陈庆先任6旅副旅长兼分区副司令员。谭希林,毕业于黄埔军校工兵科,参加革命后曾在苏区红军学校、长征中的干部团及“抗大”工作过,新中国成立后任驻捷克大使、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张翼翔,新中国成立后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第二炮兵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陈庆先,新中国成立后任军事学院副院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黄岩,新中国成立后任安徽省省长等职;朱绍清,新中国成立后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邓少东,新中国成立后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肖学林,新中国成立后任防化学兵部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自1943年2月以后,新四军2师师部驻来安县大刘营(大刘郢),师直各单位亦分驻附近大田营、芦店、杨山集一带。“抗大”8分校先驻龙岗,后转驻葛家巷。兵工厂设在天长县东北之金沟。
此时,4旅两个团在路西,旅部率第10团驻定远县西南之元守集,3月移驻盱眙县南下古城、杜山子。5旅两个团在连接淮南、皖东北、苏中、淮海之要冲的淮宝地区活动,旅部驻洪泽县高良涧镇以东之朱坝。6旅驻定远县东南邓家圩。
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后,新四军2师活动区域跨越江苏、安徽两省,罗炳辉、谭震林、韩振纪、肖望东率领主力部队、地方部队、民兵和广大民群众积极开展对敌斗争,淮南抗日形势出现了新局面。
二、反日伪、顽两面夹击的斗争
韩振纪担任新四军第2师参谋长不久,就投入紧张的战事指挥当中。1943年春,日军在盐阜地区出动3个师团的兵力,将国民党韩德勤的主力部队围困在车桥、曹甸地区。韩振纪接到军部电报,准备请示罗炳辉师长调兵支援。这时,经宫乃泉检查,发现罗炳辉大便有血,怀疑他胃里有问题,建议他设法到条件好的大城市检查一下。谭震林、韩振纪报军部同意了这个建议,但罗炳辉以战事为重,仍坚持带病指挥作战。
新四军第1师、第2师、第3师、第4师以民族大义为重,奉命出兵打击日军,替韩德勤解了围。罗炳辉亲自率部队乘虚奇袭日军占领的淮阴城,一度攻入了城内。
3月1日,韩德勤忘恩负义,趁日军向新四军大举“扫荡”之机,突然率部侵入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新四军呼吁维护团结抗日大局,但是韩德勤执迷不悟,又于3月14日亲率主力偷渡运河,侵入淮北根据地中心地区山子头一带,杀害根据地抗日干部和群众。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新四军军部发起“山子头自卫反击战”。
韩振纪带参谋及警卫战士十余人,快马兼程赶抵5旅驻地,向成钧、赵启民、罗占云、张元寿扼要传达了军部陈代军长和师部的作战意图:“这次自卫战役由4师彭雪枫师长、邓子恢政委指挥,我2师5旅两个团参加,与4师、3师7旅及淮海分区部队一起搞个合围。罗师长让我转告你们,这次你们的行动是主力之一。韩德勤这个家伙,几次挨打都记不住教训。他的弱点是指挥打仗没有章法,向日本鬼子学着构筑据点,到处骚扰,打算把我们新四军撵跑。陈代军长命令我们再狠狠地教训他一次,打就打在他心口上,让他以后集中精力抗日!”
之后,大家在一起研究作战方案。成钧、赵启民详细地谈了他们的想法,并请韩振纪向罗师长报告:“我先头部队已在韩德勤部的要害位置埋伏,日本人离我们不远,我们拖不起,对付韩德勤,就是要发挥猛烈攻击的作风,动作灵活,速战速决!”
三人商量完了,天色渐晚,成钧招呼通信员去弄了一盆芋头稀饭,一边谈一边吃。这时,成钧取出了一壶当地酿造的水酒,说:“请韩参谋长尝尝!”韩振纪拿起酒,放在鼻子前边闻了一下,觉得香气袭人,便笑着说:“这酒暂且留着,等打完仗,我借花献佛,给你庆功!”
成钧在长征时任红2军团的团长,和政委余秋里率部担任军团前卫,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出色将领。赵启民是军事指挥员出身,曾任新四军第5支队参谋长,沉稳而机敏,善打硬仗。17日,成钧旅长、赵启民政委不负众望,率领2师13团和留在淮宝地区的14团,参加了淮北山子头战役。经过一天一夜激战,18日解决战斗,顽军韩德勤总部、王光夏保安第3纵队大部被歼,新四军共俘顽军韩德勤本人与参谋长以下10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40余挺,步枪700余支。其中,5旅毙顽军旅长李仲寰,俘顽军3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24余挺、步枪250余支、掷弹筒3具。(以上数字见《新四军文献》第3卷400页)
陈毅以民族大义开导和批评韩德勤,双方签订了《新四军陈毅军长与韩德勤会谈备忘录十条》。陈毅与邓子恢、彭雪枫等设宴后将韩德勤送归,还赠钱8万元。之后,韩德勤残部退至皖北。
战后,新四军2师5旅13团奉命返回淮南津浦路东,14团暂留淮宝地区。韩振纪根据罗炳辉师长的指示,指导2师5旅兼路东军分区扩大队伍,还扩充了东南支队。不久,东南支队就打了一仗,消灭敌伪江都常备大队。 1943年4月初,韩振纪和詹化雨副参谋长参与制定了《2师关于经济制度的规定》,针对前一时期2师存在的若干问题,给予具体的纠正,这对于严肃纪律、经济民主公开、勤俭节约、树良好风气,起到很大作用。该《规定》经军部审查后,得到肯定。
淮泗县顺河集是边缘区,日军多次对该地区“扫荡”,焚烧村庄,抢掠财物、牲畜,屠杀老百姓。4月10日,韩振纪协助罗炳辉、谭震林指挥2师5旅第13、第14团配合4师31团,攻击顺河集一带日敌。本来,韩振纪是准备打一次大仗的,但出乎意料,在我强攻之下,午后,敌人竟不战而撤至陈集。当夜,5旅部队向陈集之敌发起攻击冲锋,猛扑入村内,展开巷战。日敌连放毒气3次,我军英勇不惧,战至天明,此时敌增援部队自淮阴赶到,我5旅部队奉命撤出战斗。此役,敌伤亡30余人,我5旅伤亡108人。(以上数字见《新四军文献》第3卷402页)
据《赖传珠将军日记》,4月下旬,罗荣桓根据中央安排,拟化装去上海看病,先抵经华中淮海区,军部派罗生特医生前去接护。罗荣桓向军部首长谈到请新四军支援八路军115师购药款项约8万元。军部首长决定分别向第2、第3、第4师下达拨款任务。之后不久,2师又接受军部分配任务,筹送中央款30万元。当时,2师经费也十分紧张,韩振纪接任务后,当即与师供给部商讨,千方百计克服困难,给予解决。
4月24日,韩振纪到军部赖传珠参谋长处汇报,谈了不少关于兵力部署的具体事宜。鉴于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趁日军“扫荡”之际,不断向淮南津浦路西抗日民主根据地进攻、屠杀我军民,韩振纪根据中央的精神提出,我军应当坚持以对日伪作战为主,采取多变的战术,迷惑敌人,制造机会主动打击敌人,对顽军的进犯需坚持自卫的原则,能忍则忍,顾全大局,尽量不使事端扩大。他不扰我不动,当他们逼人太甚或与日伪配合进攻时,坚决不予之可乘之机,坚决回击。韩振纪建议将路西部队的前沿轮值取消,不可有一方懈怠,还建议调一精锐团随时候命出动。韩振纪还与赖传珠参谋长交谈了有关财政经济问题的规定。赖传珠对韩振纪的意见都很支持,报告军部首长后,这些意见均获同意。
这一时期,韩振纪在新四军2师的军事行动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参与指挥过大小许多次战斗,其中新华社报道过好几次。
1943年5月20日,驻六合城的日伪军千余人及骑兵一部,携机枪、重炮,分3路进攻八百桥镇地区,抢麦子。新四军第2师兼淮南军区司令部事先侦获情报,基本掌握了敌人的动向。韩振纪按照罗、谭的指示,与5旅成钧、赵启民商定,当敌人刚进入根据地时,当地游击大队首先出动袭击,随即派出主力部队13团,在东南支队配合下,与敌展开激烈战斗。敌人依仗优势火力掩护,冲进八百桥镇街道。成钧命令13团与东南支队抓住敌人疲惫之机发起冲锋,与敌进行巷战,双方拼刺刀,血溅街墙,终于将敌人打退。日伪军撤回至六合城途中,又遭我游击大队多次跟踪追击。成钧、赵启民继续加强兵力,直逼六合城郊,又命令驻天长附近的部队猛烈出击,将天长之敌围困。战斗中,日伪敌伤亡百余人,我军一位连长牺牲,一位副连长负伤,战士伤亡数人。这次战斗后,六合、天长两座孤城以外的广大地区被我军控制。
5月底,黄克诚从苏北到路东军部做头部手术,治疗休息,随后罗荣桓一行也抵军部。两位老首长就住在距2师师部驻地不远的地方,可韩振纪因前线吃紧,未能前去看望。
6月15日,日伪进占陈集,我地方部队出动,歼敌30余人。6月19日晚,成钧、赵启民指挥5旅13团与东南支队,攻克谢家集伪军据点,激战一夜,全部歼灭守敌伪军,俘敌119人,毙5余人,缴获长短枪150多支,我军伤亡96人。(以上数字见《新四军文献》第3卷402页)此役后,我军收复天长、仪征、扬州地区的20个乡镇。
同月,为加强地方武装,韩振纪指导甘泉县委组织甘泉支队,参与组织铁路工委、成立了新四军2师铁路便衣大队,调5旅14团副团长张宜爱(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等职,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和参谋长胡彬甫(新中国成立后任驻匈牙利大使馆武官、贵州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分别任正、副大队长,2师卫生部政治处主任程明(新中国成立后任沈阳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等职,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任铁路工委书记兼大队政委。该工委和大队驻嘉山县自来桥,执行特殊任务,在铁路沿线建立两面政权,打击日伪军,瓦解反动帮会,保障交通。1944年8月,汪少川(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国家建筑工程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任铁路工委书记兼铁路便衣大队长、政委。
6月28日,日敌300余人又一次进占八百桥镇,当夜,5旅成钧命13团一部出动,经过激战,于次日将敌赶走,敌伤亡30余人,我伤亡18人。
6月前后,我淮南地方部队配合主力,在金沟华家滩、关塘、月塘集、清水坝、横梁店、张山集、鬼门关、五里庙、红新铺、沉家港、杨庄、浪石、西坝、淮城、辛庄、陈庄等地,频繁夜袭、阻击、袭扰、伏击、追击日伪军,予敌以较大杀伤。
7月1日和2日,新四军军部召开干部会,纪念“七一”,陈毅连续作报告两天。《赖传珠将军日记》摘录:
7月6日,上午开干部会议,由饶(漱石)报告“七•七”及目前时事问题。谭震林、韩振纪来军部商讨问题,晚韩(振纪)在此谈至10时回去。8月10日,韩(振纪)参谋长来此谈一些问题。徐式潜于23日潜逃投敌,携款1.2万元。向2师提出一些工作意见。
三、鏖战桂子山
六合县东北边有座桂子山,东临马头山和八百桥镇,西与白云山遥遥相对。1943年8月13日,日伪军又到离六合县十多里路的八百桥镇抢粮,这一次还在此构筑据点,打算长期驻扎。8月14日,韩振纪向成钧、赵启民下达谭震林政委的指示,命令5旅13团(团长饶守坤,新中国成立后任济南军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军分区特务营,由罗占云副旅长率领,赴江苏六合、仪征一带,驻顾家石山、白云山。这时,13团正集中在安徽天长县汊涧一带整训,并保卫根据地人民秋收。罗占云副旅长、饶守坤团长命2营及团侦察队先行,于17日拂晓前占领桂子山一线,团直属队及第1、第3营随后于天亮后抵达桂子山附近。
8月16日下午,5旅13团侦察分队深入八百桥北面的和尚庄、徐庄进行侦察,于17日黎明在桂子山一带与敌人接触,发现日军有1个大队加上伪军共约600余人。
这时,罗占云副旅长在13团驻地,谭震林政委接到报告,立即命令罗占云副旅长率该团打击进犯之敌。韩振纪参谋长通过电话对罗占云说:“我军装备差,机枪不多,有些战士还使用大刀。据我们掌握的情报,来犯的这部分日伪军装备精良,每个连十来挺轻机枪,还有重机枪、掷弹筒和九二步兵炮,你们的困难不小。”罗占云说:“这个硬骨头,我就是要狠狠咬他几口!”韩振纪对罗占云说:“日军摩托化、且多据点,我们面临无距离战争。仗能否打赢,不仅仅看装备,兵力,主要是指挥。由于日伪军有后续扩大袭击的迹象,谭政委指示,仗一定要打巧,歼日伪大部就是胜仗,切记不可胶着。”此时,韩振纪在师司令部一面参与指挥路西,一面关注5旅13团的战斗进展。
饶守坤团长命侦察分队边打边退,并抢占桂子山主峰和丁家山头,阻击和牵制敌人,1个多小时后撤离。与此同时,饶守坤另派一部分战士将敌人引入了顾家石山附近。
罗占云、饶守坤命令部队跑步前进,13团1营在右,2营在左,以极快的速度进入顾家石山区域伏击敌人。3营和特务营紧紧跟上。当敌人前哨部队进入伏击圈的时候,我第1、第2营猛烈开火,打死、打伤不少敌人。
日军受挫后,迅速占领了六冶大路两侧的制高点,后续增援部队又抢占了桂子山、丁家山头一带,依靠桂子山主峰制高点的火力,在丁家山头小高地上死守。趁日军立足未稳,罗占云、饶守坤指挥13团,以第2营担任正面主攻,以3个营和特务营向敌人发起连续冲锋。
仗打起来了,电话线路断了,只能靠电报联络,成钧旅长不断有战况报来。军部赖传珠参谋长也关注着此次战斗,时有紧急指示。这时,师司令部电讯队就在一处很不起眼儿的平房里,离韩振纪住的地方只有十几米远。韩振纪为了对战事作出快速反应,就坐在电讯队等着译电员出前方战报。有时收到某上级领导从大老远的地方发来一般性电报,韩振纪就放到一边暂不予答复,可是对赖传珠、成钧的电报,他每一份都仔细琢磨,逐一及时复电。
韩振纪比平时更严肃,要求译电员不能搞错一个字,凡不够具体、准确的,他都要立即询问,直到搞准确才向谭震林报告。韩振纪见双方有胶着的可能,这样会对我方十分不利,便通过电报对罗占云说:“一定要不惜代价拿下丁家山头制高点!”电讯队某同志在译电码时将“制高点”3个字漏掉,结果变成“拿下丁家山”,韩振纪懂得发报技术,一下子发觉了这个问题,立即严肃批评:“你竟然修改司令部的命令!拿下一座山与拿下制高点,战术意义完全不同,为此,战斗员要付出多少代价?”该同志吓得满头大汗,赶紧改正过来,经韩振纪再次审阅之后发了出去。事后,韩振纪命令给予该同志处分,并调离现岗位。
13团第2营第4连的1个排冲上丁家山头的半山坡,一直打到中午,最后只剩下3个人。罗占云、饶守坤冒着敌人密集炮火,一面组织火力支援,一面命令第2营营长吴万银(1948年2月任皖西第4军分区司令员,作战牺牲)指挥该营第5连投入战斗。战士们身背大刀,发起了6次冲锋,与日敌裹在一起混战。吴万银多处负伤,但他仍然坚持与敌人拼搏,终于带着部队占领了制高点。这时,敌人竟接连向我军阵地施放毒气。
成钧旅长向师司令部报告了这个情况,韩振纪冷静处置,当即要求部队拉开散兵线,迂回行动,并及时向谭震林政委报告。谭震林指示罗占云调动兵力向东突击。罗占云、饶守坤坚决执行命令,派13团副团长陈宗胜和政治处副主任李秉初指挥第1营指战员冒着敌人的机枪密集扫射,攻占了东侧高地。罗占云、饶守坤见1营突击成功,立即抓住战机,命令第2营、第3营和特务营发起冲锋,控制了西侧一线。
下午4点,敌人重新组织兵力向我1营阵地反扑。在弹药不足的情况下,新四军战士们与敌人肉搏。激战中,陈宗胜和李秉初中弹牺牲。在万分紧急时刻,罗占云、饶守坤先后派作战股长罗湘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和参谋孙传家到第1营阵地接替指挥战斗,带领部队猛烈地冲杀,奋力夺回了一些阵地。
黄昏,罗占云、饶守坤再次组织力量向敌人发起攻击,战至夜11时,日伪军消耗过大,终抵挡不住,撤往八百桥镇。该团参谋长李木生(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在第2营指挥战斗时负伤,该团司令部参谋傅浩阵亡。 这时,谭震林政委和韩振纪参谋长研究了一下,认为已经达到歼敌大部的目的,不宜恋战,便命令成钧并告罗占云率部队撤出战斗。战后,日伪军也从八百桥镇撤走。
桂子山战斗是一场恶仗,罗占云、饶守坤率部经过一天浴血奋战,反复冲锋5次。此役,敌伤亡180余,新四军伤亡指战员260余人(以上数字见《新四军文献》第3卷第404页)。据饶守坤将军于1987年回忆,这一次毙伤之敌多数为日军。
18日,我淮南军区来六支队进袭占据雷官集之日军,与敌300余人激战,敌伤亡30余。
关于桂子山战斗的经验教训,据《在粟裕身边的战斗岁月——老侦察科长严振衡的回忆》(自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严晓燕编著),当时,粟裕听取2师参谋处科长汉一夫介绍的情况以后,是这样说的:
我看,别的经验是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应该拿最坚强的部队守住桂子山阵地。工事要坚固,要构成环形,要配置猛烈的火力,严密作好伪装。鬼子经过八百里桥向桂子山前进时,把鬼子放到最近距离,给他个突然猛烈的火力袭击,就是让他攻不下桂子山。逼得他把后面的主力都调上来攻桂子山;等到鬼子都离开了八百里桥镇,我们埋伏的一部分部队以最快的动作占领八百里桥镇,切断他的退路,八百里桥再也不让他占去。前面攻不动,后面回不去,这时我们预先埋伏在两边的主力突然杀出去,一下子将他截成几段、几块,就好消灭了。这次桂子山未守住,日寇后面部队又没有完全离开八百里桥,我们两边又过早出来,敌人有八百里桥作依托,就很难打成歼灭战了。
后来我们打的车桥战役、三次孝丰战役,尤其是解放战争的莱芜战役,当时粟裕不同意4纵队过早攻击莱芜城,一定要等到李仙洲集团的部队完全离开莱芜城后,4纵队才可去占领莱芜城。这几仗的胜利都是接受了桂子山战斗的经验教训所取得的。
严振衡,新中国成立以后曾任装甲兵参谋长等职。
四、淮南路西野战司令部
从1943年下半年至1945年,淮南津浦路西是反日伪“扫荡”和反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磨擦”斗争的主要战场。
李品仙属桂系,是国民党21集团军总司令(亦称大别山兵团)、安徽省政府主席,还兼任淮南进剿区总司令,驻地立煌。他屡次集结重兵向新四军淮南、皖中根据地进犯。
李品仙部辖第84、第7、第48军及鄂东、鄂皖边区两个师挺进纵队,防区主要包括豫南、鄂东、巢南、巢北一带,他称之为4个“清剿区”。新四军2师被划入巢北“清剿区”,又分淮南路东、路西两地区。路东由171师(师长曹茂琮)负责;路西由172师(师长朱乃瑞)负责(以上见《第21集团军李品仙部机密作战日记》,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
据《第21集团军李品仙部机密作战日记》的大量内容来看,李品仙兵力众多,抗日不积极,但是处处以防御为招牌,积极反共。国共合作时期,他仍坚持“剿匪”政策,称“进剿奸匪须不分境界,彻底协同实施之。”他还实行经济封锁,搞“协助剿匪除奸”的“保甲情报网”“连坐法”“调查户口,以免匪类混入”等反共措施,“对匪自首自新者免罪,余杀无赦。”李品仙部对活动在大别山地区的“奸匪周志坚、李先念部”(注:该日记原称)武装袭击多次,均遭坚决自卫反击,损失惨重。
1943年9月中旬,李品仙部进犯津浦路西,抢占了路西门户界牌集、肖家圩等地。这期间,罗炳辉病情较重,主要精力放在路东,路西方面的若干战事主要由韩振纪协助谭震林指挥。肖望东一度也到路西,参加领导淮南津浦路西军民进行反“扫荡”、反磨擦斗争。
1943年《淮南区军事工作综合报告》中有关秋季军事情况讲道:
9月下旬,2师组织野战司令部,率5旅13、14两团赴路西组织反顽战斗,并调6旅谭(希林)旅长率16团赴7师任师长,将16团拨归7师建制,加强7师力量,则将6旅番号取消,原17团改为15团,归5旅指挥,即以5旅与西分区合并坚持路西阵地,以4旅与东分区合并坚持路东阵地,其他各地部队仍驻原地无变动。
(《新四军文献》第3卷第403页)
《定远大事记》中也有相关记载:
是月,新四军2师组织野战司令部,率5旅第13团、14团来路西开展反顽斗争。
谭震林、韩振纪、肖望东组成的师野战司令部领导了多次军事行动,包括歼灭伪军徐郁堂部、五尖山战斗、攻克凤阳殷家涧战斗、淮南津浦路西反“扫荡”战役、占鸡岗战斗及周家岗攻坚战等。
5旅到路西,部署在西南部的宣家岗一带,担负保卫淮南津浦路西根据地的任务。5旅兼淮南路西军分区,除13、14、15团外,并辖定(远)合(肥)总队(由原路西18团兼)、定(远)凤(阳)怀(远)总队、定凤嘉(山)总队、滁县总队、定远总队、巢(湖)北支队、淮西独立团。
4旅改兼淮南路东军分区,部署在得胜集一带。路东军分区辖来(安)六(合)、盱嘉、天高、东南(定远东南藕塘地区)、甘泉5个支队和独立团,担负保卫华中局、新四军军部、淮南党政军机关和路东地区人民群众安全的任务。不久,为防止顽军对淮南路西根据地发动新的进攻,4旅旅部奉命率11团返回路西地区,加强防御,罗占云留路东工作。
谭希林率16团调到皖中后,6旅番号撤销。此时,2师兼淮南军区辖第4、第5旅及地方武装。军部决定,除原17团改为15团归5旅指挥之外,18团兼定合总队,归路西军分区建制,原属7师的巢合县及巢北支队,也调归淮南2师领导。淮南实际兵力未有减少。
2师上述兵力部署的变动,被李品仙司令部及时掌握了,原因在于他们在路东、路西的部队都设了情报点。韩振纪、肖望东为解决这个问题,指示师政治部保卫部(部长瞿道文、副部长耿道明)在行署保卫部门协同下采取行动,把这几个情报点摸清,并控制住,进而拔掉了埋在新四军内部的“钉子”。据说其中有个敌情报员还是师直属队的炊事员,东打听西打听,了解到一些情况。此事发生之后,肖望东主持保密工作教育,还处理了几个负有相关责任的当事人。
同月,新四军2师4旅配合3师10旅清剿伪化土顽,取得不小的胜利,军部指示:“胜利很大。暂不要将俘获的土顽头子放掉。”
这一时期,韩振纪在路西参与指挥作战的同时,还指导2师路东各部队制定战术教育及战前训练方案。9月27日,2师接军部通知:路西的这一阶段作战行动停止,听候命令。
1943年秋,在罗炳辉、谭震林、韩振纪、肖望东建议下,经军部批准,将2师所属的“抗大”8分校改名为2师教导团,团长冯文华(后任9旅参谋长),政委刘毓标,参谋长黄元庆,政治处主任朱云谦(后刘述叙、张鏖),训练处副处长王淑明。朱云谦,新中国成立后任广州军区空军政委、总政治部副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原8分校学员于1943年秋结业,教导团第1期开学,学员500人,分编为5个队,1945年春结业。1945年5月,第2期开学,至8月日本投降后,2师教导团结束。1940年4月至1945年8月,8分校及教导团共办了6期,毕业学员四五千人,其中上干队的营、团干部学员基本上是红军干部,如廖成美、陈祥、李世焱、余明、程启文、叶泰清,这几位都是开国少将。
1943年下半年后,罗炳辉、谭震林、韩振纪、肖望东、方毅、刘顺元等同志领导淮南地区军民,逐步转入对日伪攻势作战。日伪军对淮南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清乡”、伪化“蚕食”,占据集镇,修筑碉堡群,与国民党顽军两面夹击,给淮南抗日根据地造成很大困难。韩振纪到路西部队,传达贯彻罗炳辉师长有关“南防北攻”作战方针的指示,研究巩固作战防线的具体措施。
从路西返回路东后,韩振纪向罗、谭及军部提出建议:各旅应分别派出大量武工队深入敌后,采取以游击战争、正规部队重点打击和统一战线相结合的策略,积极主动地开展反“蚕食”斗争,截敌补给,毁其交通,断其联络,孤立围歼。罗炳辉和谭震林对此很赞同,并加上了“依靠群众,多种方式”8个字。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淮南军民克服种种困难,拔除敌人据点,瓦解分化日伪政权,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
《赖传珠将军日记》摘录:
10月7日,韩振纪、余副主任(注:2师政治部副主任余立金)来此谈问题,在此吃中饭。
伪军徐郁堂部盘踞在定远高塘铺及年桥一带,跟随日军作恶,经常向新四军2师防区张桥镇、下马铺进攻,烧、杀、劫、掠。徐部人数虽不多,但与定远日军相呼应,危害较大。10月23日及27日,罗、谭、韩、肖指示:“为防前后夹击,打击伪徐部,应速歼之。”成钧和赵启民指挥5旅第14团的两个营和定远总队,先后两次进攻,将徐部包围在东兴集等三处老巢内,遂全歼之。
定远城内日军得知徐部被围,急忙派出600多人出城增援,5旅部队早已在城外设伏,与敌拼杀。敌不敢恋战,退回城内。5旅部队乘胜一举拔除定远外围的东兴集、陈圩子等据点。这次战斗,5旅部队攻克日伪据点3个,缴获步枪220余支,驳壳枪18支,轻机枪1挺,俘伪200余。5旅亦伤亡24人。
随后,谭震林、韩振纪又派巢北支队、淮西独立团在淮南铁路两侧频繁出击,开辟了新的游击区。
在此前后,韩振纪主持2师司令部参谋会议,詹化雨副参谋长和各旅参谋长参加,会议根据敌我形势和兵力情况,制定了这一阶段对敌顽作战部署,经与罗、谭反复研究,上呈军部。军部复电2师准予执行,并指示路西谭震林、韩振纪,及时、主动做好敌顽突然向我主动出击的准备。为加强淮南自卫力量,军部将磨店子区拨归2师路西管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