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长篇连载>>《开国中将韩振纪》>>正文
第九章 协助黄克诚驰兵南下华中
2016-02-24 15:32:14
作者:陈浩良、韩纪民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一、辛寨遇险

    1940年4月1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关于目前华北、华中军事方针作出指示:
    我八路军有抽调足够力量南下华中增援新四军,打退反动派进攻,消灭投降反共势力,建立新的伟大抗日根据地之任务。此根据地以淮河以北、淮南铁路以东、长江以北、渤[大]海以西为范围。其指挥人员与兵力配备由朱、彭总[统]筹之。其到达时间分为3期,第1期须有一个主力团以急行军于一个月内外到皖东;第2期为344旅须有两个月内到淮河附近;第3期须有相当大的兵力(不少于3.5万人)于三个月内外到达苏北扬州附近。第1、第2、第3期兵力总数共须4万至5万人,方能完成此紧急伟大任务。
    (《八路军文献》第491页)

    1940年4月17日,中央电示:
    新2旅及344旅共1.2万人,由太行出发,在冀鲁豫边界设法消灭石友三部后,准备随时调往陇海路南,配合彭雪枫部行动。
    (黄克诚:《新四军第3师的战斗历程和苏北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新四军回忆史料》第2卷第1页)

    左权原应率部南下华中。据韩振纪遗留的一段什记,左权“因伤病调回集总”,所以在南下行动实施之前即不再兼任第2纵队司令员。据《八路军文献》1940年4月12日和5月5日的电文中有关左权的称谓来看,他离开第2纵队的时间应在1940年4月中旬。临行,他还写了一封信,委托黄克诚捎给杨得志,交待工作。1942年5月,左权在山西辽县麻田指挥对日军作战中,壮烈牺牲,年仅37岁。

    此时经过调整,八路军第2纵队的领导成员为:政治委员黄克诚,副司令员、代司令员杨得志,参谋长韩振纪,政治部主任崔田民、副主任唐亮,仍然是原344旅旅部的一套班子。

    4月中旬,奉中央军委命令,黄克诚、韩振纪率八路军第2纵队司令部、直属队和教导营为一路,韩先楚、康志强、吴信泉率第2纵队下属的344旅为另一路,从晋东南的武涉跨过平汉铁路,越过敌人的封锁线前往冀鲁豫地区,准备与杨得志率领的冀鲁豫支队等部会合后,过陇海路南下。华北抗日民军第1旅也随黄、韩到冀鲁豫。韦杰、唐天际率新1旅留在太行山坚持斗争,不久归属八路军129师建制。

    南下的第2纵队是精干的,当时,黄克诚、韩振纪两人没有家属,这支部队中的干部不少人到了皖东北或苏北才组织家庭。一路上,韩振纪为照顾部队,经常步行,警卫员牵着马在后面远远跟着,他跑前跑后,和基层指挥员、战士一起行军,这样就把士气带动了起来。部队经过急行军,于夜半时分到达离永年县城西北30多里、北紧临小沙河的辛寨村,韩振纪下令部队在此宿营,由教导营担任警卫。部队刚驻下,侦察员报告,驻守永年县城的日军调集沙河、永年、平乡、鸡泽等县兵力包围辛寨村。

    部队来不及转移,敌人的进攻就开始了。黄克诚、韩振纪率领纵队机关、教导营和警卫连,固守寨墙、房屋与敌人展开激战。

    日寇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发动了多次进攻,均被我军击退。韩振纪命令1名作战参谋带两名战士越过围墙,用机枪把敌人的一个火力点摧毁。

    有老同志回忆,担任警卫的教导营武器装备差,轻重机枪很少,步枪多是老旧太原造、汉阳造老套筒,有的枪支仅打了两三发子弹就炸膛,没打敌人先把自己伤了,还有的枪栓拉不开,要用脚丫子蹬。战士们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顽强和敌战斗,从清晨打到黄昏,打退日寇多次进攻。

    傍晚,日寇突然向村内施放瓦斯毒气弹,我军当即有不少干部、战士中毒,黄克诚政委也中毒昏倒在地。韩振纪急忙一边命令教导营的战士们把毛巾用尿浸湿,围住口鼻,一边指挥部队阻击敌人的进攻。黄克诚被抢救醒来后,继续指挥部队,迎击敌人新的冲锋。天黑以后,日军害怕八路军有增援部队赶来,只好撤回永年县城。

    辛寨战斗,是八路军第2纵队从山区来到平原后的第一仗,击毙日军300多人,我教导营有20名学员和1名政治指导员阵亡。

    晚9时,黄克诚决定不在此久留,便命令韩振纪组织部队撤出辛寨。为防敌人报复,还通知当地村民随部队撤离。第二天,日军进村,发现村内空无一人,放火烧毁了整个村庄。

    二、冀鲁豫会师

    黄克诚、韩振纪率部队离开永年县境,在敌伪据点中迂回前进,由大名、楚旺之间渡过卫河,穿过内黄,于4月底进入濮阳地区,与杨得志率领的冀鲁豫支队会师。原中共太南区委员会书记张玺随344旅也来到冀鲁豫边区。

    这时,中共冀鲁豫边区委员会正在举行成立大会,同时热情欢迎和慰劳八路军第2纵队司令部及主力的到来。黄克诚、韩振纪与杨得志、崔田民等老战友见面特别高兴。杨得志把黄克诚、韩振纪等一一介绍给参加边区党委成立大会的干部们。在会上,黄克诚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解决目前困扰民族统一战线中有关策略问题的指示。中央原定王从吾任冀鲁豫边区党委书记,张玺任副书记,因王从吾赴延安学习未到任,张玺任书记。以后,鲁西区合并于冀鲁豫区,张霖之任书记。

    冀鲁豫边区位于河北、山东、河南三省交界处,连接太行、鲁西、华中抗日根据地,辖18个县,村镇万余,约200万人口。

    据《黄克诚自述》(第165页)及《黄克诚1986年2月19日给中共河南省委党史征编委专门函复》(《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第1卷第200页,中共河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编纂委员会,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我自太行山区率部进入冀鲁豫与杨得志同志会合后,即以八路军第2纵队政委任兼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和政委、冀鲁豫军区军政委员会书记。

    《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中组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馆、中央档案馆编,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3卷第639页:

    冀鲁豫军区:司令员黄克诚(兼)(1940.4-6)、杨得志(兼)(1940.6-1941.6),政委黄克诚(兼)    (1940.4-6)、崔田民(兼)(1940.6-1941.6),参谋长韩振纪(兼)(1940.4-6)、卢绍武(1940.6-1941.6),政治部主任崔田民(1940.4)、唐亮(1940.6-1941.6)。

    《1940年4月冀鲁豫边区的概况》(《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第1卷)记述:冀鲁豫军区司令部由第2纵队兼。依据上述资料,从1940年4月至1940年6月,八路军第2纵队驻冀鲁豫期间,韩振纪兼任冀鲁豫军区参谋长。

    冀鲁豫会师不久,部队又一次进行改编。据《黄克诚自述》,及刘震、吴信泉:《新四军三师十旅在抗日战争中发展壮大》《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第1卷)及《八路军•表册》等资料介绍,八路军第2纵队兼冀鲁豫军区下辖:

    新2旅,由冀鲁豫支队第1、第2、第3大队编成,下辖第4、第5、第6团。旅长田守尧在延安学习,先由杨得志兼了一段(该旅南下后即不兼),崔田民兼政治委员,该旅南下后,吴信泉任政委,副旅长常玉清,参谋长卢绍武,政治部主任李雪三。

    新3旅,由豫北独立支队和冀鲁豫支队的豫北大队编成,辖第7、第8、第9团,旅长韩先楚,政治委员谭甫仁,副旅长赵基梅,参谋长李星三。

    344旅,由687团、688团、689团编成,韩先楚副旅长曾代理旅长,改编后,旅长为刘震,政治委员康志强,参谋长沈启贤,政治部主任高农斧。

    民军第1旅,辖第1、第2团,旅长朱程、政委闻允志。

    新1旅(旅长韦杰、政委唐天际)、决死3纵队(司令员戎子和、政委董天知)留太行山,此时仍属八路军第2纵队建制。

    据1940年4月《冀鲁豫边区的概况》(摘自军事科学院卷宗),八路军第2纵队兼冀鲁豫军区还辖3个军分区,分别由新2旅、新3旅及民军第1旅兼。

    据黄克诚:《挺进华中敌后,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一文,八路军第2纵队还一度指挥属于第3纵队建制的南进支队,司令员赵承金、政委谭冠三,该支队辖回民支队、16团、21团。据《张池明将军》及《杨得志在1960年7月2日接受济南军区战史编辑室访问时的记录》(军事科学院图书资料馆),赵基梅、谭甫仁支队是豫北独立支队,与赵承金、谭冠三的南进支队虽都称赵谭支队,都到过冀鲁豫,却不是一支部队。

    这时,八路军第2纵队兵力共2万余人。

    三、先打石友三这只“拦路虎”

    早在1938年9月至1940年2月,彭雪枫、张震、肖望东、吴芝圃领导的新四军第6支队开辟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1940年3月,蒋介石密令李品仙和韩德勤向华中新四军发动攻击,该部受到很大的压力。

    4月17日,中央电示:
    “新2旅及344旅共1.2万人,由太行出发,在冀鲁豫边界设法消灭石友三部后,准备随时调往陇海路南,配合彭雪枫部行动。”
    (黄克诚:《新四军第三师的战斗历程和苏北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

    关于黄克诚部南下,中央有多次电示,1940年5月5日,毛泽东、王稼祥致电彭德怀、黄克诚、陈毅、罗炳辉、彭雪枫、胡服(注:刘少奇在华中的化名)(摘录):
    华北敌占领区日益扩大,我之斗争日益艰苦,不入华中不能生存。在可能发生全国性的突变时,我军决不能限死在黄河以北不入中原。故华中是我最重要的生命线

    黄(克诚)率344旅在现地休整,并与胡服、雪枫取得电台联络后,应遵朱(注:朱德)、彭(注:德怀)令开入淮河北岸,胡服己先至该地等候,该旅到达后,即听胡服意见部署兵力布置工作。彭(注:明治)吴(注:法宪)支队亦听胡服、克诚意见,向苏北出动,从徐州附近逐步南进,先占盐城、宝应以北各县。344旅与彭吴支队南下口号,仍是救援新四军与配合友军抗日,如届时李品仙己撤退进攻皖东部队,并恢复立煌办事处,释放张夫人(注: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张云逸的夫人韩碧,被当地国民党保安团扣留)及一切被捕共产党员,退回军款,则我军暂时可不开入淮南,第一步以盐城、宝应、蚌埠、蒙城为界。如韩、李来攻,则消灭之;如韩、李愿让该线以北为我防区,则暂时妥协之。如彭吴兵力不足,则344旅协助之。唯整个苏北、皖东、淮北为我必争之地。凡扬子江以北,淮南路以东,淮河以北,开封以东,陇海路以南,大海以西,统须在一年以内造成民主的抗日根据地。
    (《新四军文献》第1卷第683页)

    上述电文十分重要,把发展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战略路线及八路军各南下部队的兵力、时间、步骤及指挥关系都讲明确了。电报中仍习惯称黄部为“344旅”,实际是指八路军第2纵队南下部队。类似惯称,在当时各部上下往来的电文中并不鲜见。

    5月6日,彭雪枫致电彭德怀等:请速令344旅南下增援(《新四军文献》第685页)。

    这时,曾遭八路军两次教训的国民党顽军石友三部勾结日敌,积极反共,集结主力于东明、菏泽一线,向冀鲁豫根据地濮阳地区的八路军进攻,阴谋与日伪军沿陇海路封锁,成为八路军第2纵队南下华中增援新四军的拦路虎。

    5月15日,韩振纪协助黄克诚、杨得志指挥第2纵队新2旅、新3旅、344旅和赵承金、谭冠三支队,向石友三部发起全面进攻,仅用两天时间,歼顽军2000多人,俘500多人,缴获武器装备一批。冀鲁豫边区的国民党反共顽固势力被基本上肃清。后来,石友三与日方商谈投降当汉奸,据说被高树勋部活埋了。《刘震回忆录》记述:
    反顽战役后,新2旅、新3旅返回黄河以北,我344旅集结于东明、曹县一带,准备南下向华中挺进。

    四、协助黄克诚率八路军第2纵队分兵南下

    《黄克诚自述》(第165页)记述:

    5月下旬,344旅(辖第687、688、689团)在旅长刘震、政治委员康志强率领下先头出发,我与第2纵队参谋长韩振纪率纵队部、教导营及新2旅于6月初出发。新2旅(辖第4、第5、第6团)旅长田守尧在延安学习尚未到职,由该旅政治委员吴信泉、副旅长常玉清带领。行进途中,杨得志来电说留在冀鲁豫的主力部队不足,提出从南进部队中调回一个主力营。我接电报后,即从新2旅抽出一个主力团(第4团)调回冀鲁豫。

    黄克诚同志在《新四军第三师的战斗历程和苏北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一文中也作了有内容相同的记述。刘震、吴信泉两位老将军著文《新四军三师十旅在抗日战争中发展壮大》,较详细、清淅地记述了这一过程:

    第1梯队由刘震、康志强率344旅687团、689团和新2旅6团,于5月中旬从定陶出发,从黄道口越过陇海路,6月下旬分两批进到新兴集与新四军第6支队会师,并在油张集击退日军400余人的进攻,歼敌150余人。6月上旬,开封日军万余人向冀鲁豫进行大“扫荡”。我第2梯队由吴信泉率新2旅4团、5团和344旅688团,适时跳出敌人包围圈,进到范县东南郓县以北地区。第二天拂晓,黄克诚、韩振纪率教导营、警卫连与新2旅会合,从韩城[郓城?]以北经巨野金乡南下。这时杨得志来电,要求将新2旅4团留下,并将新2旅参谋长卢绍武留下任2纵队参谋长。黄、韩同意了杨的意见。于是卢绍武率4团中途返回,黄、韩率部继续南下。

    (《新四军回忆史料》第2卷第38页)

    从此,八路军第2纵队又一次分兵两部,黄克诚、韩振纪率1.2万余人先行南下,杨得志、崔田民、卢绍武另率一部暂留守冀鲁豫,两部都称八路军第2纵队。从中央前后的有关电文来看,这次分兵,在黄克诚、韩振纪率部南下之初这一阶段仍然是八路军第2纵队的统一战略行动,为以后的会合作准备。

    1940年5月中下旬,刘震、康志强部最先出发,在江苏省肖县瓦子口,与从河南省永城前来拦阻的日军400余人遭遇。当时,纵司有两种意见,一种是应以南下任务为重,宜避之而进。韩振纪建议:既敌扰,不打则不进。黄克诚命令刘震和康志强率344旅与敌激战一个下午,毙伤日军百余人。刘震、康志强部于6月9日穿过陇海铁路日军封锁线,在永城、肖县间集结。

    6月初,黄克诚、韩振纪率第2纵队纵队部(含教导营)出发,在新2旅吴信泉政委率部掩护下突围南下。

    这时的八路军第2纵队机关只有二三十人,例如卫生部,仅有集总调来的张化一,人称“一把手”。这一路上,由于人手少,里里外外,韩振纪参谋长都要管,为黄克诚分担了不少工作。

    部队先后到达陇海铁路附近,敌人大队人马渐近,为尽快摆脱敌人追击,黄克诚命令部队急行军,不得于途中耽误。

    夜里,部队行进到距离铁路不远处。韩振纪下达命令,各单位每人束紧绑腿,右臂拴白毛巾为记,不准有任何响声。越过陇海铁路后,部队跑步前进,一夜强行军近百里,于拂晓在路南数十里的张圩子(一说张大屯)宿营。

    后卫营(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7师师史介绍为688团2营)营长贻误时机,未能及时进入驻地,宿营后,又疏于检查,担任警戒的哨兵睡着了。就在这此时,日伪军300余人包围了张圩子。吴信泉指挥新2旅主力及时赶到,经两小时激战,掩护纵队机关撤离。张圩子一战,纵队机关有伤亡。后卫营是由地方武装改编的,曾一再出问题,查明情况后,纵队部决定将该营营长予以军法惩处。此战,毙伤敌人150余人,我部也伤亡80余人。

    部队经过艰苦行军,路上几次遭遇敌人阻截,韩振纪通知各单位执行黄克诚政委的命令,甩开敌人主力,不与敌纠缠,就近消灭小股前来骚扰的日伪军,速战速决。边打边前进。

    韩振纪要求部队在长途行军中,注意执行群众纪律,决不允许遗留下不良影响。纵队司令部设纪律检查组,随部队后面向群众询问,检查有否借物未还、购物未付款或损坏东西未赔偿等情况。有老同志回忆:这时,纵队教导营有个司务长,向营部报销了赔偿费。纵队司令部检查组发现并查实这个司务长的报销条子是假的,金额虽不多,但为了严明军纪,纵队部召开了军民大会,以贪污、破坏军民关系罪把这个司务长枪毙了。

    五、豫皖苏会师彭雪枫

    《赖传珠将军日记》(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摘录:

    6月9日,我344旅3个团已到彭(雪枫)部。

    这里说的是八路军第2纵队的先头部队刘震、康志强旅。以往,史学家都讲“白驹镇会师”,即1940年10月10日的那一次,实际上,1940年6月9日,刘震、康志强率344旅先行至豫皖苏新四军第6支队驻地,这应当是八路军与新四军的第一次会师。

    《赖传珠将军日记》摘录:

    6月14日,找胡(炳云)、田(维扬)大队谈115师编制及老底子的情形。

    胡炳云为八路军115师苏鲁豫支队第1大队大队长,田维扬(原名田文扬)为该大队政治委员。

    1940年6月20日上午,黄克诚、韩振纪率八路军第2纵队纵直,吴信泉率新2旅,抵达位于淮北平原的安徽省涡阳县新兴集。这里是彭雪枫的新四军第6支队司令部驻地。

    彭雪枫司令员带领新四军6支队的干部、战士们等候在新兴集外面的大路上。当八路军同志们走近的时候,彭雪枫骑着马迎了上来,和他在一起的还有早些天抵达这里的八路军第2纵队344旅旅长刘震和政委康志强。这时,新四军战士们高呼口号:“向八路军老大哥学习!”八路军的战士们也高呼口号:“向新四军的同志们致敬!”

    黄克诚在前,韩振纪紧跟着策马急驰,到了跟前,大家几乎同时跳下马来。彭雪枫一手拉着黄克诚,一手挽着韩振纪,激动地走到前来欢迎的新四军6支队指战员面前,顿时欢呼声、口号声四起。这次会师,一些久未见面的战友又聚在一起,新四军第6支队张震参谋长和吴信泉是平江县同一个镇子的老乡,参加红军后都曾经在红3军团并肩作战,两人见了面,高兴得不得了,一起聊了好久。

    这一天,新兴集的大街小巷贴满了红色标语,民兵、农协会和儿童团都来欢迎。八路军第2纵队指战员们都忘记了长途跋涉的疲劳,精神抖擞地走在街上。

    会师大会后,彭雪枫准备了大盆的红烧肉,招待八路军第2纵队的指战员。经过大半个月的昼夜行军,大家好些日子没吃上一顿正经饭,都瘦得不像样子了,这次会餐令人难忘。

    韩振纪看到彭雪枫的新四军6支队装备很差、干部、战士衣着简陋。彭雪枫说,他的部下参加过长征的没多少,基本上是抗战后新参军的,他向军部报告过6支队供给方面的困难,但一直未得到很好解决。对于这些,黄克诚和韩振纪由于初来乍到,因此不好表示什么态度。

    会餐后,6支队拂晓剧团演出慰问。两支部队的团以上干部顾不得休息,就到6支队司令部开会。彭雪枫向八路军第2纵队的同志介绍了6支队和豫皖苏边区的情况。黄克诚传达了中央关于八路军第2纵队南下支援新四军的指示,以及太南、冀鲁豫地区的抗日斗争的形势。韩振纪介绍了部队南下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情况。

    6月27日,毛泽东、王稼祥、朱德致电雪枫、胡服并告集总、陈(光)、罗(荣桓):

    (一)同意彭、黄两部合编为纵队,以雪枫为司令,黄克诚为政委。活动于津浦路西、陇海路南,以对日寇作战,巩固豫皖根据地,扩大与整训部队为中心任务。
    (二)彭雪枫部,对外仍旧保存新四军第6支队名义,黄克诚[部]不必改新四军。
    (三)请陈(陈光)、罗(荣桓)令彭(明治)朱(涤新)支队到徐州以东南下,活动于津浦[路]东地区。彭、黄应设法抽调一部兵力过津浦路东,帮助苏北发展,俟彭朱支队到达后,苏北部队再行合编,成一八路军纵队。军政负责人选,再电商。
    (四)华中确应成立统一的指挥部,但只有大会后才能设法。现在华中部队归胡服指挥,苏北、淮北部队,    可归彭(注:雪枫)、黄(注:克诚)指挥。
    军委毛(泽东)、(王稼祥)、朱(德)
    感酉
    (《新四军文献》第1卷第686页)

    彭朱支队即八路军115师苏鲁豫支队,支队长彭明治,副支队长梁兴初,支队政委原为吴法宪,后吴改任支队政治部主任,政委由朱涤新担任,彭吴支队遂改称彭朱支队。

    彭雪枫、黄克诚两部遵令合编,称八路军第4纵队,原新四军6支队指挥机关改为纵队机关。张震任参谋长,肖望东任政治部主任。第4纵队下辖第2、第4、第5、第6旅,共9个团1.7万余人(其中原第2纵队1.2万人)。原第2纵队的新2旅改称第2旅,原第344旅改称第4旅。刘震、吴信泉、康志强、孔石泉、滕海清、饶子健、赖毅、谭友林都是八路军第4纵队各旅的主要领导干部。

    据当时彭雪枫给中央报告中说“克诚带干部不多,据情况予以调剂。”《张震回忆录》(第172页)记述:
    此外,还有豫皖苏边区保安司令部,负责领导和指挥地方武装,开始由我兼任司令员,吴芝圃兼任政治委员,后由八路军第2纵队参谋长韩振纪任司令员。

    豫皖苏边区保安司令部是在八路军第4纵队成立后组建的,下辖:萧县抗敌总队,宿县、永城、睢杞太3个独立团及亳北独立大队,约5个团的队伍。这是一支地方武装,其构成、来源都十分复杂,韩振纪担任这个保安司令的时间很短,不久就随黄克诚进入皖东北地区。耿蕴斋接任豫皖苏边区保安司令,此人在历史上一贯动摇,1940年10月,他与手下两个团长带兵叛变投顽。不久,彭雪枫部与国民党顽固派的反“磨擦”斗争失利,与主要地方政权机构退出豫皖苏,这个保安司令部也就不存在了。

    六、挺进皖东北

    皖东北是苏皖区的一部分,是豫皖苏通往苏北的门户,这一地区很早就有党组织,曾有过中共皖东北工委、皖东北特委等机构,苏皖区党委亦按中共山东分局指示开展工作。在黄克诚、韩振纪率部到达此地之前,郑位三、彭雪枫、罗炳辉等都参加过这一地区的开辟工作,八路军115师苏鲁豫支队先前已派部队向皖东北地区渗透,张爱萍由豫皖苏边区彭雪枫派入皖东北,和国民党安徽第6区专员盛子瑾搞统战,成立了八路军、新四军驻皖东北办事处,组建新四军第6支队第4总队。为皖东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立,很多同志先后作出了牺牲和贡献。

    江华在其回忆录中写了他在该区域活动(摘要):

    1939年9月,山东分局和山东纵队决定成立八路军苏皖纵队,由江华任司令员兼政委,并任皖东北军政委员会书记,统一指挥在那里的部队,开辟新的根据地。陇海南进支队,司令员兼政委钟辉,后韦国清任政委;苏鲁支队,司令员张光中,政委李乐平,主要活动在陇海路以北的徐州、枣庄、邳县一带地区;115师胡炳云、田文扬(注:田维扬)大队(团)和孙象涵及运河汤三团等地方部队。江华率苏皖纵队3个团活动于津浦路东、陇海路以南、运河以西、淮河以北的苏北、皖东北地区。

    1940年4月下旬,胡服(刘少奇)北渡淮河,到皖东北视察指导工作,成立新的皖东北军政委员会,刘瑞龙为书记,金明、江华、张爱萍、田维扬等为委员。据刘瑞龙回忆:胡服这次来,为皖东北地区各部队之间的团结、统一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胡服审时度势,于1940年6月6日向中央报告:

    我在皖东北之部队,系统指挥不统一,内部外部情况均复杂,请中央及朱、彭令黄克诚同志速来苏皖地区统一指挥,任军区司令。如能多带兵力来为更好,否则不能完成任务。
    (黄克诚:《新四军第三师的战斗历程和苏北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

    在彭、黄两部合编的同时,中央要黄部去苏北的战略计划并未变动,彭部对外依旧保留新四军第6支队的名义,黄部不改新四军。韩振纪仍然协助黄克诚工作。1940年6月29日,中原局书记胡服等致电彭雪枫、黄克诚等:

    两部合编后,订出两星期的整训计划。准备20天复派3个团过津浦路东活动,其余部队除坚持原有根据地外,分向怀远及淮阳以北两个方向活动。

    (《新四军文献》第1卷第687页)

    两部会师以后向哪个方向行动?胡服、彭雪枫、黄克诚向中央、集总和中原局发过多次电报陈述意见,进行讨论。当时,彭雪枫的想法是让黄克诚部留豫皖苏边区,加强抗日力量。

    在韩振纪的印象中,彭雪枫办事洒脱,思考问题的独立性强,而且口才很好,把黄克诚说动了。后来,有老同志向韩振纪问起彭雪枫,他说:“才高八斗!”

    黄克诚有些倾向于彭雪枫的意见,但他也有自己的见解,由于部队长途行军,疲劳减员,迫切需要一个时期休整补充。这时,黄克诚思考在平原地区不如依靠山区,并提议部队向西,在大别山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彭德怀也曾发过电报,认为彭雪枫、黄克诚两部目前应在黄河以北,巩固根据地,发展主力兵团,彭明治的苏鲁豫支队也不宜过黄河,只有在顽军进攻时,才可过黄河进行坚决打击。

|<< << < 1 2 3 4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第十章 创建新四军军工部
·下一篇:第一章 家乡在高邑东林
·特稿:纪念开国中将韩振纪诞辰110周年活动在北京远望楼宾馆举行(组图)
·纪念开国中将韩振纪诞辰110周年活动在北京远望楼宾馆举行(组图)
·赵朋洋:纪念开国中将韩振纪诞辰110周年活动在北京远望楼宾馆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开国中将韩振纪诞辰110周年活动在北京远望楼宾馆举行(组图)
·《开国中将韩振纪》(组图)
·前言和目录
·韩振纪将军传略
·第一章 家乡在高邑东林
·第二章 弃文从武寻找出路
·第三章 宁都起义的准备者之一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铭记历史 坚定信念 继往开来——中原军区老战
铭记历史 坚定信念 继往开来——中原军区老战士及其
赵朋洋:铭记历史 坚定信念 继往开来——中原军区老
特稿:铭记历史 坚定信念 继往开来——中原军区老战
特稿:常州嬉戏谷or上海迪士尼——两大乐园实景照片
特稿:常州嬉戏谷or上海迪士尼——两大乐园实景照片
《采桑子》——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
朱德铜像纪念园悼念朱德同志逝世40周年举行缅怀活动
罗淑蓉:朱德铜像纪念园悼念朱德同志逝世40周年举行
特稿:朱德铜像纪念园悼念朱德同志逝世40周年举行缅
习仲勋漫步在深圳滨海大道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东北七旬土匪座山雕有多厉害?(组图)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兴(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开国上将李达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组
特稿: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暨慰问新四
特稿:祝贺女红军王定国103岁寿辰活动在京举行(组
特稿:猴场会议:伟大转折的前夜——朱德外孙刘建
特稿:山西昔阳大寨举行纪念陈永贵诞辰百年活动(
特稿:旷伏兆中将百年诞辰纪念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2014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
特稿:“人民情•公仆颂”首都各界集会隆重纪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