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长篇连载>>《碧血黄沙白骨青山——关于红西路军问题的历史考察暨红西路军失败七十五周年祭》>>正文
第九章:石窝分兵—西路军近乎覆没(一)
2012-07-05 16:17:43
作者:郭建波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如果西路军领导人真正认识到我党的根本利益在河东,河东红军面临的压力比河西大得多,从兵力分布上河东红军也难以再向河西提供援助,而且一旦失去河东会给我党领导的革命力量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那么他们就不会要求河东红军主力援助,而是象中央对他们指示的那样不要依靠外力援助,而要把西路军在河西的立足点放在依靠自我奋斗上。我们看到在三月十四日西路军领导人致中央的最后一封电报中仍然坚持西路军执行中央正确路线,而不是执行张国焘路线。可是我们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到西路军领导人之所以多次要求河东红军援助,恰恰是因为西路军领导人执行了张国焘的西退路线,而没有真正领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执行的东进路线。因而我们说正是由于西路军领导人没有真正理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执行的东进路线,才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没有派遣河东红军援助西路军耿耿于怀,认为西路军所受的损失应由军委来负责。

    历史已经证明,中央的东进路线是正确的,而张国焘的西退路线是错误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正是由于坚持以河东而不是河西作为我党的工作重心,才在抗日战争开始后,挺进敌后,建立了华北、华东、华中根据地,并于抗战结束后及时派兵进军东北,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我党的根本利益着眼,河东红军是难以置河东于不顾而去援助河西的,正是基于此,中央才一再提醒西路军领导人要把战胜敌人的希望放在依靠自我奋斗上,不要依靠外力援助。但是我们看到西路军领导人却始终难以执行。这不仅反映了他们没有认识到河东在我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而且也反映了他们自己信心的不足。因而西路军领导人认为西路军失败应该由军委负责的观点是错误的。

    我们前文曾对河西地区西路军与马家军正规军之间的兵力对比作过比较,马家军并非象有人说得那样主要是骑兵部队,马家军正规军中的骑兵约占其兵力的百分之二十六点五。西路军与马家军(正规军和民团)总兵力对比约为一比六,西路军与马家军正规军兵力对比约为一比一点五。如果考虑到西路军的机关、医院、病号及勤杂人员占百分之四十,这部分人基本上没有什么战斗力,把他们抛除在外,西路军作战部队与马家军正规军的兵力对比约为一比二点四。

    由以上我们所引用的西路军与马家军正规军的兵力对比数字可以看到,马家军虽占有优势,但不占绝对优势。马家军民团的战斗力要远逊于其正规军,因而将马家军民团与其正规军同样看待,从而得出西路军与马家军在兵力对比上一比六的绝对劣势,是不适当的。因而中央说的从敌我力量对比上西路军战胜二马是完全有可能的,也并不是没有依据的。

    从当时的敌我力量对比上,西路军是有可能战胜二马的。西路军领导人从河西地区的敌我力量对比出发,要依靠自己,而不要依靠外力,方能保持主动,积极地去采取措施,谋划歼灭战,战胜敌人。这是身处外线作战,使我军保持主动灵活态势的必要手段。

    我们看到,在西路军失败之际,西路军领导人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在西路军失败原因上的分歧趋于激化。西路军领导人认为西路军失败的原因是由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不能及时派遣河东红军进行援助,因而西路军失败应该由军委负责。同时认为西路军是执行中央正确路线的,对中央批评西路军领导人所犯的政治错误提出了反驳。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认为由于我党的根本利益在河东,同时河东也面临着国民党的重兵威胁,这样河东红军就难以为西路军提供援助。既使在河东红军难以为西路军提供援助的情况下,但是从河西的敌我力量对比来看,西路军也是完全有可能战胜马家军的。西路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没有依靠自我力量战胜敌人的信心,另外战略战术及群众工作方面的失误也是重要原因。

    通过分析我们看到,西路军领导人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在河东红军援助上的分歧根源于东进西退路线上认识的不同。从河东河西敌我力量对比的状况进行比较,显然河东要比河西面临的敌情更为严峻。从河西的敌我力量对比来看,西路军并不处于绝对劣势,而是处于相对劣势。西路军实际上具有战胜马家军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西路军领导人却没有确立依靠自我奋斗战胜敌人的信心,仍然寄望于河东援助,特别是高台失陷后西路军失败的阴影已经显现的情况下,没有断然东进,最终遭到了失败。这显然是西路军领导人信心不足造成的,也是受到张国焘路线影响的结果。因而我们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对西路军领导人的批评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3、以已经公开的电报为依据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在西路军危难之际为西路军提供援助的历史评析。

    我们首先对在西路军危难之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为西路军提供军事援助方面已经公开的电报进行简要的解读,然后我们再对此作出历史评析。

    (1)从已经公开的电报中反映出当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为西路军提供军事援助时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

    下面我们就以已经公开的电报为依据来解读这个问题。

    ①当西路军处于危难之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在积极谋划派兵对西路军进行援助。这种援助是在维护河东我党根本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因而对河西的援助也就受到这个因素的制约。

    西路军领导人致中央的电报中一再告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也意识到西路军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地步。尽管一月二十四日二十四时中央致西路军领导人的电报中已经下放了西路军行动方向的自主权,但是西路军领导人却又选择了西退。现在中央除了出兵援助外,已经没有更有效的办法来使西路军摆脱危机,于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开始着手对西路军进行直接军事援助。

    二月二十一日十五时,毛泽东致电周恩来:“西路军甚急,目前已到不能不出兵援助之,募得款方可成行。”[345]
二月×日,军委致电彭德怀、任弼时、杨尚昆并告周恩来:“为克服为和平统一而奋斗中可能发生的一切困难,为准备派队增援西路军,处置如下:(一)各种新的困难的可能性向高级干部说明,提起警觉与紧张性。……(三)极秘密准备派出三分之一力量向西增援,并准备能在一星期内行动。(四)十分紧张的军事政治训练。”[346]

    我们看到,中央在这封电报中规定了河东红军出动的兵力及时间。准备派出三分之一的力量来援助西路军,并要求在一个星期内行动。当时的兵力分布,河东红军占红军兵力的三分之二,西路军占红军兵力的三分之一,如果河东再出动三分之一的红军援助西路军,这样西渡红军就占当时红军兵力的百分之五五点五,而河东红军仅占红军兵力的百分之四十四点五。从兵力分布上看,显然我党的工作重心有向河西倾斜之趋势。这样就严重消弱了河东的防务,在国民党中央军的威胁下,河东红军就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一旦国民党中央军乘机向河东进攻,河东根据地就有失去的严重隐患。如果失去了河东根据地,这将极大地损害我党的根本利益。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央作出增援西路军的决策是艰难的,也是不得已的。如果稍有不慎,就会给我党领导的革命力量的发展带来毁灭性灾难。

    二月二十二日十三时,毛泽东致电彭德怀、任弼时、周恩来并告刘伯承:

    甲、增援西路军尚未作最后决定,但已局势严重,考虑时机,因西路军已至极危险时候,其原因正如彭、任所述,如该军失败,则影响甚大。

    乙、增援军拟以十五军团、三十一军(或四军)、二十八军、三十二军及骑兵第一团组成之,以伯承任指挥,张浩同去。

    丙、估计增援军到达靖远(或狄道),西路军严重情况即可减少,到达永登即可解围。彼时,西路军即向安西增援,或仍东回,或向甘凉取货物,并改造西路军。

    丁、请你们密作(做)准备,并将意见以密电告我,伯承请即回。

    戊、国焘领导周纯全进行秘密活动。甚望彭、任极力改造部队。”[347]

    从这封电报中我们看到,虽然中央尚未对增援西路军作出最后决定,但增援的趋向是明显的。初步对增援动用的兵力,增援军的指挥员作出了规定。从电报中看,中央对增援军出动后对西路军的策应作了乐观的估计。张国焘当时与周纯全进行秘密活动,也就是仍然想使河东红四方面军部队脱离党中央的指挥,因而中央要求彭德怀、任弼时改造部队,使河东红四方面军置于党中央的绝对领导之下。

    军委二月二十六日致电西路军领导人徐向前、陈昌浩及军政委员会:“甲、固守五十天。乙、我们正用各种有效方法援助你们。”[348]

    对于当时西路军所处的困境来说,中央告诉西路军领导人正在用各种有效方法援助他们,要求他们固守五十天。这实际上是坚定西路军领导人信心的。后来,有人片面利用这封电报说中央让西路军在倪家营子固守待援,束缚了西路军的手脚,导致西路军固守在原地被动挨打。如果不是误会了中央电报的用意,就是为了推卸责任,认为中央应该承担西路军失败的责任。
 
    二月二十六日二十三时毛泽东致电彭德怀、任弼时、周恩来、刘伯承:

    甲、增援军决以四军、三十一军、二十八军、三十二军及骑一团充之。

    乙、立即准备完毕。

    丙、伯承接电即到淳化待命。

    丁、以外守秘。[349]

    在这封电报中,我们看到中央已经确定了援西军的组成部队,并要求准备完毕,待命出发,但仍然对外保守秘密。

    二月二十七日军委致电彭德怀、任弼时并告刘伯承及红四军、三十一军首长:

    (一)增援军以四军、三十一军、二十八军、三十二军及其骑一团组成,前方以刘伯承为司令员,张浩为政委,左权为参谋长,刘晓为政治部主任。

    (二)增援军司令部、政治部组织力求简单,必要之办事员由前方抽调,尔后由后方补充前方。

    (三)除罗、宋所部即日开镇原待命,准备附工兵连为先遣队,抢占靖远渡口,并督造船只外,主力两军限三日准备完毕,四日开始出动。出动前应准备事项如任务说明、经费、子弹补充等,由彭、任负责处理。[350]

    在这封电报中我们看到,中央任命了援西军的指挥员,确定了援西军的组成人员,并要求红四军、三十一军四日开始出动。

    二月二十八日二十三时,毛泽东致电周恩来并告彭德怀、任弼时、叶剑英:

    甲、增援应在军队开始移动后告顾,过早恐危险。

    乙、为避免平分兵力及准备万一时东面作战,一方面军以全部不动为宜。

    丙、增援步骤:第一步,在靖远地域渡河,徐、陈主力置西岸,罗、宋两部置东岸,估计此时即可解徐、陈之围;第二步,或徐、陈去安西而增援军东归,或徐、陈与增援军一同东归,或援军主力与徐、陈会合一同西进,但罗、宋东归看情形决定。似以第一种较有利。

    丁、十五军团准备移西峰、镇原、固原接东北军防,一军团在淳化、栒邑、正宁、宁县四地,二方面军暂在原地不动。[351]

|<< << < 1 2 3 4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第十章:西路军失败的原因及责任问题(三)
·下一篇:第八章:重返故地—西路军败局已定(二)
·第九章:石窝分兵—西路军近乎覆没(三)
·第九章:石窝分兵—西路军近乎覆没(二)
·第十章:西路军失败的原因及责任问题(三)
·第十章:西路军失败的原因及责任问题(二)
·第十章:西路军失败的原因及责任问题(一)
·第十一章:对几位历史当事人在西路军问题认识上的评述(三)
·第十一章:对几位历史当事人在西路军问题认识上的评述(二)
·第十一章:对几位历史当事人在西路军问题认识上的评述(一)
·第十二章:历史的启示与教训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将军胸怀 书写天下——鉴赏赵勇田珍藏的中国人
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耿仲琳: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十八大提出要重视“智库建设”
努力推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探索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
红色文化与中国梦
黎荣华: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特稿: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黎荣华:永远的老兵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