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长篇连载>>《历史转折之魂——西柏坡精神》>>正文
第三章
2007-07-03 09:58:20
来源:《历史转折之魂——西柏坡精神》
作者:谢忠厚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第三,会议进一步确定,新中国政权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必须认真地团结全体工人阶级、全体农民阶级和广大的革命知识分子,同时团结尽可能同我们合作的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它们的知识分子和政治派别。并强调: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政权的组织形式,应该采用民主集中制的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制度,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应当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还强调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及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的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会议批准了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
    第四,会议把执政党建设问题尖锐地提到全党面前。毛泽东强调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会议还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作出了不作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等六条规定。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是在中国革命伟大历史性转折的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确定了新中国的大政方针,描绘了一幅新中国的宏伟蓝图,为促进和迎接全国胜利的到来,实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作了充分准备,使全党在新的形势下,达到高度的团结和统一。因而,它不仅是建设新中国的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也包含了西柏坡精神的诸项内容,成为西柏坡精神形成的主要标志。
    (三) 西柏坡精神的历史特征
    西柏坡精神作为代表历史性转折的时代要求的一种革命精神,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继承和发展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党的革命历史精神和优秀传统、风范,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宝贵风格和独特风蕴,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宝库中闪烁着特有的光辉。
    1.时代性
    西柏坡精神是在中国革命处在伟大历史转折时期所形成的党魂、军魂、民族魂,这是它的最显著的一个特征。西柏坡时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即将到来的时期。这标志着自鸦片战争以来战乱频仍、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将转入人民渴望已久的和平时期,党的工作重心也将实现由农村到城市、由革命战争到经济建设的伟大转变。面对巩固胜利和实现历史性转折的严峻课题,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把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城市和经济建设上来,提到了巩固政权和开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高度。毛泽东深刻地指出:“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否则我们的政权就不能巩固,就会站不住脚,就会失败。西柏坡精神使全党的精神境界提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新的理想目标、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促进革命的重大转折,具有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2.探索性
    西柏坡精神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始源点。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一个新的历史纪元。中国向何处去?未来之路如何走?中国人民面临新的历史性选择。在西柏坡,毛泽东以非凡的革命气魄,高瞻远瞩,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基本国情相结合,为新中国建设精心谋划了一条光明路途,这就是继往开来,走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这是历史的选择,是井风山道路、延安道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必然延伸,也是已经反复证明了的唯一能够使中国从革命胜利走向独立富强的民族复兴之路。
    自鸦片战争起的一百多年来,无数仁人志士和革命先驱为寻求一条救国救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道路,进行了种种努力和尝试。但历史一再证明,照搬别国的社会发展模式,无论革命还是改良,都无法拯救灾难深重的中国。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开辟了中国革命崭新的一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依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中国革命道路。沿着这条道路,终于迎来了最后的胜利时刻。这个胜利,给了中国人民一个明示:革命胜利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革命胜利后社会主义建设要取得成功,同样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道路只有一条,走中国自己的建设之路。在1948年中共中央九月政治局会议上,专门研究了新中国建立后的发展道路问题,明确阐述了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转变问题。随后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进一步阐明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途径和总任务、总政策。毛泽东着重分析了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情况,特别是当时中国经济各种成分的状况和党必须采取的正确政策。这是当时党对如何建设新中国的国情最初的和比较完整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不能照搬苏联的模式,马上搞社会主义,而必须经过一个建设新民主主义的过渡阶段,必须努力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逐步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过渡到社会主义去。这是按照中国国情选择的独特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也是实现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还就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方式方法、依靠力量、政治保障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西柏坡由此成为探索中国式的建设道路的原始起点,成为中国式的革命道路和中国式的建设道路这样两条伟大道路的转换处。探索中国式的建设道路的历史主动性和创造性,是西柏坡精神最光辉灿烂之点。
|<< << < 1 2 3 4 5 6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第二章
·下一篇:第四章
·第十三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一章
·第十章
·第九章
·第八章
·第七章
·第六章
·第五章
·第四章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黄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深切缅怀
特稿: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深切缅怀
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
王小霞: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
特稿: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
特稿:周恩来的家风同毛泽东保持一致(组图)
周秉宜:周恩来的家风同毛泽东保持一致(组图)
特稿:周恩来的家风同毛泽东保持一致(组图)
一幕悲壮,一个故事(图)
不忘历史教训,铭记烈士功勋——茅山老区革命英烈事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