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德早年的事,已经不易寻到当事者了。比如传得很广的“朱德的扁担”。但仍可以考证得出,确有此事。那已经是60多年前的事了,传说与记载的细节上,虽稍有差误,但主要事件却是有根据的。
当时任红四军某连党代表、解放后授上将军衔的朱良才,记得扁担上写有“朱德记”三个字。为什么要写上名字呢?因为朱德跟士兵一起,由宁冈挑粮上井冈山,山高路远,相当吃苦,战士们为了爱护首长,不让他挑,可是说不服,也挡不住,就把他的扁担偷偷拿走了,让他挑不成。他丢了两次扁担以后,所以才往扁担上写了他的名字,以防再丢。
一 直到了1984年,当年替朱德往扁担上写字的人,当时为红四军军需处处长,此时为桂林市政协委员的范树德,发现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收藏的复制品,朱德扁担上的字有差误。因为后来回忆的人,只记得扁担上写有朱德的名字,忆成了“朱德记”。代朱德写名的当事者还记得清楚,所以又改成了“朱德扁担,不准乱拿”。这点小差误是小事,这却更证明了,朱德跟军民一起挑粮上山是真有其事。
不管是“扁担川老马夫”和“丢了总司令气”都说明一个问题:朱德在他担任50年军队统帅、国家领导人的过程中,一直是“公仆”,不是“官”!
正因为把“老马夫”“老伙夫”讲多了,又给一些人一个误解:过如此而己。真把这位总司令跟“老马夫”同样看待了。
他果真是“马夫”将军吗?
请看1928年的井冈山朱、毛会师。朱德与毛泽东在宁冈砻市会师之后,将几支革命武装
合编成了个红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这可以说,是在南昌起义之后,好不容易才产生出的,红军这个“婴儿”。
那时候,国民党就有数百万军队,而且他们也懂得,并付诸了行动,把婴儿卡死在摇篮里,才能“免除后患”。
朱德就是这个“婴儿”的统帅,率领“婴儿”对付强敌重兵,竟然粉碎了敌人的重兵进剿,三克永新,令敌心惊胆寒。如果他没有突出的军事家的才能,“婴儿”在这种情况下能成活吗?更不可能粉碎敌人的重兵了!
不仅仅是成活了,而且是成长迅速,几年之后,即发展到几十四万人,遭到敌人的五次围剿,最后一次,敌方竟动用了百万大军,可见这个“婴儿”在五六年之内,即变成了百万大军的对手,对手的统,帅就是这位“老马夫”!如果仅仅是“老马夫”,能有这个能耐吗?
能成活并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使用了他首创的一套游击战术。他20多岁时,即熟读了《史记》、《汉书》、《三国志》、《孙子兵法》。那时他在蔡锷部下当营长,曾在中越边界与许多惯匪作战,使用了古人的兵法,也创出了自己的经验。现于井冈山以后,他二把他的经验,总结出了游击战的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在敌疲我打,敌退我迫。”毛泽东觉得这个经验很好,写成文章,在红自军中传达。这个游击战术,在后来的坚持敌后抗战中,又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伟大作用!它同样起了由生存、发展到胜利的作用,甚至善再后来,迅速获得解放战争的胜利,不能说没有十六字诀的因素占主如没有敌后的生存与发展,哪儿来的100多万八路军!亦即最初的主解放大军。
请再看他对抗日战争的另一贡献。那是1937年的4月,即抗战爆发的前3个月,朱德在延安召开的一次西北青年第一次救国代表大会上,强调指出抗日战争的长期性,他说:“据我们的经验与估计来看,抗日战争不是一年半载就能解决的。战争的时间必会可久,战线必定会很宽。”那时他即考虑了这将是一场怎样的战争,以及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战略战术,并明确提出“必会长久”。那时他可能还没想到,只这几句话会给这场战争起到那样大的作用。
远在芦沟桥事变前12个月,毛泽东在跟美国记者斯诺的一次的中,即估计了中日战争的形势,他提到了一些条件,如能实现,“则这次战争将迅速结束”,否则,“战争就要延长气”“但结果还是一样,日本必败,中国必胜。”这时,他虽然尚未提出会是“持久”,却已经估计到有这种可能。
从那时过来的人都还记得,战争一打响,日本侵略军气焰嚣张,“所向无敌”,大嚷7天占领华北,仨月灭亡中国。中国军队在开始虽然作了坚决抵抗,但也确实有难以抵挡之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