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今天过节,怎的还吃野菜呢?”
“阜平那儿的老百姓还吃野菜吗?”朱总反问儿子。
“在青黄不接的时候,还吃。”
“今天本来可以不吃。可是我想起了平山县深山区的老乡,比如北冶、淴淴水那儿的老乡还吃野菜,所以,又弄来一盘,意思是让我们记着,老百姓还在吃野菜!”
“我们年轻人该吃,为了不忘过去的苦,不忘百姓的苦。你们上年岁的领导人,不该再吃了。"朱琦知道他爸经常吃野菜,春天里他还跟爸一起吃过几次柳芽儿菜呢。今天一边说话,朱总又大口地在吃马齿菜,所以朱琦在劝爸不要吃了。
“各级领导人都该吃,不管年龄大小。因为现在我们还不富裕!就算是有了条件,富裕了一些,也不能大吃大喝。老百姓还懂得丰收不忘歉年哩。打一斗吃一斗,到了歉年就得挨饿,甚至饿死!”
“爸,我懂了。你把野菜多给我留点儿,这马齿菜很好吃哩!”
朱总的胃口很好,他大口大口地吃得很香,一边吃,还一边说下去:
“国家和老百姓,干部和农民,是一个道理,过日子都应该简朴。浪吃海喝的人,没有一个过好日子的,甚至要家道败落!所以,不管到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总司令说到做到,先从他自己并教育儿子做起。只过了4个多月,中央机关果然要迁往北平了。临走,儿子跟他说:
“爸,我不跟你进北平了,行吗?”
“你想到哪儿去?”
“我不挑拣工作,哪儿最需要,就分配我到哪里去吧。”
朱总同意了儿子的选择。在中央机关迁走之前,朱琦由他的组织领导,分配到某火车机务段,由练习生到司炉——手握大锹,当了给火车头添煤的工人。后来又升为火车司机,仍然是无声无息的,像头老黄牛,拉着中国的人民,中国的物资,跑遍了中国的大地。
进京以后,朱总的侄子朱麟对他讲耐人不满意自己的工作和职务。他对侄子说:
“我们这些人,包括你自己,不要想做大?要想做大事。何为大事?大事应是为普天下劳动人民谋求解放二幸福。”
“李自成在进北京之前,他所率领的军队?是无敌雄师。进京;:骄傲了,腐化了!想做宫,想享受,结果变成不堪一击的乌合之。”
“隋文帝奋斗了一生,打下了江山,统一了中国。他儿子杨广,花天酒地,穷奢极欲,横征暴敛,没多久就垮台了。这个教训,我们必须要记取的!”
侄子点头称是,心服口服。
总司令又成了国家领导人,而且艰苦奋斗了一生,年纪也不小了,怕是没人说不应该的。可他仍然保持了艰苦朴素的传统。
他跟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是好友,两人经常起散步,甚至于挽着手,或席地而坐,纵观时局,畅谈未来。有时也一起写诗填词,谈论诗文。两人正好相差10岁,这一年朱总62,徐老72。一次两人谈论完了,朱总跟徐老说:
“今天我请你吃顿好饭吧。”
“你这个穷老抠,能有什么好吃的!”
“你不用推辞,保你满意。吃完了还得说一声?:真好吃!”
“那我就打扰了。”
徐老知道朱总的饭食不强,所以凡看到他那粗茶淡饭时,就劝几句,年纪大了,需要讲究点儿营养啦。莫非今天真的弄来了什么好吃的东西,让他也跟着大吃一顿。
当徐老看见朱总的家人,端上来一盘子缸炉烧饼,还有两大碗豆腐脑儿时,禁不住笑了:
“这就是你朱总司令、国家副主席招待贵客的上等好餐吗?”
“你先不要妄加评论,吃完了再说。”
朱总吃的狼吞虎咽,一扫而光。
徐老品的格外香甜,遗昧无穷。
“怎么样,好吃吗?”
“真好吃。我多年没吃豆腐脑儿了!”
“说好饭就是好饭嘛,我还能哄骗慢待客人与朋友!”
“我算服你啦!”徐老这句话里不知都含了什么意思。是服了总司令的招待特殊的上乘高级和雅致,还是服了他别的什么,旁人不得而知。
总司令与老马夫
不了解朱德的人,或者不是同时代的人,对于这位总司令的特别像普通人,而且不仅如此,还真的像一位公仆,那许许多多的事情,比如,警卫员把他也当成了警卫员,有些不理解,甚至根本不相信。“这不过是讲故事,哪能真的那样呢?”
既然写进纪实作品的故事,那就有所根据。既然是“作品”,又不可能无一点儿渲染,但主要事件决不可假造,即虚构。否则,那就不是纪实作品。有读者想查一查虚实的话,作者可以介绍,要看资料,有记载,要想访问,尚有当事者。因为发生这些事情的年代并不久远,总司令虽然不在了,在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却尚在。
|